1月3日,民革全國參政議政工作會議在廣東深圳召開,會議總結了2019年民革參政議政工作的豐碩成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份成績單有哪些亮點?
亮點一:高層協商成效顯著
民革十三屆二中全會以來,共參加中共中央、國務院和有關部門先後召開協商會、座談會、情況通報會30餘次,其中中共中央領導同志親自主持召開的6次。
在常規性的高層協商召開前,精選課題開展調研考察,充分發揮民革中央經濟研究中心、中山議政會等平台作用「內腦」「外腦」同向發力,最終形成會議發言。
提出了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高質量發展;做大做強國內市場,有效擴大內需;推動營商環境國際化,保護「走出去」企業合法權益;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積極培育消費新熱點;妥善應對台海形勢新變化,推動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等一系列意見和建議,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高度重視,其中一些建議在國家大政方針和政府決策中得到體現。
亮點二:專題調研碩果纍纍
全年選定26個課題開展調研考察55次,召開專題議政性會議15次,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報送書面建議20篇,得到領導同志批示57次。「直通車」成果數量和質量均創歷史新高。
打造「大調研」精品成果
將「完善法治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定為年度重點考察調研課題。從年初開始,萬鄂湘主席、鄭建邦常務副主席等領導同志親自帶隊,分別前往11省市開展系列調研。提出了《關於完善法治建設 優化民營企業營商環境的建議》,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的9次重要批示,其中多項內容得到重視、回應和採納。
助力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
選定中醫藥保護、傳承與發展問題,先後前往13個省區開展系列調研。報送的三份調研報告,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重要批示,對《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出台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
繼續建言「一帶一路」
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和區域經濟合作發展,提出了打造「一帶一路」北向新通道的建議,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的重要批示。部分建議在《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東北地區深化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得到體現。
攜手財政部共同破解地方債管理難題
發揮與財政部聯合調研機制,形成《關於進一步規範地方債務管理,防範隱性債務風險的建議》,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重要批示。此後,多個相關文件吸納了民革提出的建議。
此外,民革中央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能源供給側改革、三江連通工程建設、黃河生態經濟帶建設、現代農業發展、教育現代化等課題開展調研,形成了一系列高質量的參政議政成果。
亮點三:主動作為,兩會建言亮點頻頻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民革黨員中的全國人大代表共領銜提出議案9件、建議167件,其中3件建議被列為重點督辦建議。
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民革中央作了《實現幼有所育關係國家未來》的口頭髮言,提交了5篇大會書面發言和29件提案,民革黨員中的全國政協委員作了6個聯組會發言,提交個人提案198件、聯名提案82件,其中2件集體提案和2件個人提案入選全國政協重點提案。
在3次全國政協議政性常委會議上作了5個口頭髮言。
與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共同舉辦「網絡環境下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雙周協商座談會,3位民革黨員在會上發言。
9位委員參加了雙周協商座談會、遠程討論會和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
亮點四:信息工作穩步提升
在上一個統計年度,向全國政協報送260篇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國政協採用78篇,信息整體採用率在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中排名第二。
集中力量做好信息專題約稿工作。中央各專委會、民革各級組織和黨員專家,圍繞相關專題提交140多篇素材,經整合報送了25篇約稿信息,8篇得到全國政協採納。
亮點五:品牌建設久久為功
與浙江省政協在湖州德清聯合主辦「助力鄉村振興 共建美好家園——第二屆莫干山會議」,繼續為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建言獻策。
進一步發揮康養產業品牌效應,先後與重慶市政協聯合主辦「中國重慶(石柱)第三屆康養大會」。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在昌吉聯合主辦「2019中國康養產業(新疆)發展大會」。與河北、四川兩省政協在秦皇島市主辦「第四屆中國康養產業發展論壇」,促成多個重點項目正式簽約。
民革中央與四川、貴州、雲南三省政協在四川瀘州聯合主辦「2019年中國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髮展協作推進會」,繼續推動赤水河流域環境保護和產業發展協同並進。
作者_馬寅秋 胡珉瑞
本期編輯 _丁咪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