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最可憐的古鎮,可與烏鎮相媲美,門票免費但遊客依舊少的可憐

2019-08-03     十三信步而行

江南一直都是大家都很喜歡的地方,不管是江南水鄉的古鎮還是園林都備受歡迎,江南古鎮以「小橋流水人家」與「粉牆黛瓦、馬頭牆」獨樹一幟,而且古鎮內大多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民俗風起古樸,古鎮風貌清麗婉約別有韻味,江南的大部分古鎮都被人們所熟知,其實也有著一些不知名的古鎮,除了冷門其他江南古鎮的特色一樣也不少,比如無錫的巡塘古鎮。

巡塘古鎮建於民國二年(1913年),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臨近巡塘河且三面環水,古鎮街河相依,很像一個小島,因此被稱之為「巡塘鎮」,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鄉小鎮,在03年的時候被無錫市列入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不管是進入古鎮還是離開古鎮,都會經過一座南北跨向的巡塘橋,此橋為單孔石拱橋,在清光緒年間重建,主要是用金山石材砌成,至今也有100多年歷史,巡塘橋與一般古鎮的橋有所不同,一般在古鎮見到的橋大多都是橋洞很大,台階高高的,而這裡的橋不是高,台階落地也是很低,差不多只有5-10厘米高,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鎮子三面環水,方便運輸用材,也方便老人小孩的出行。

如果真的要追溯巡塘鎮歷史的話遠遠不止這百年,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夫就下令在此開挖三條河道,其中規模比較大的河道就有巡塘、元塘及梁塘,由此來作為抵擋越王勾踐的屏障,到了後期這裡也是錫南貨物交易、人員集散的要地,儘管這裡也經歷了戰亂,但很慶幸保存依然完好。

巡塘鎮的面積相對比來講也比較小,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就能逛完了,雖然古鎮不是很大,但依舊是古色古香五臟俱全,只是如今鮮有人知,遊客很少,所以這裡顯得有些落敗。

古鎮樹影婆娑,藍天白雲下的中式建築風格甚是好看,可以這麼說,粉牆黛瓦是所有建築中最耐看的,百看不厭,不經意間的幾盞紅燈籠錯落的點綴其中,越看越好看,偶爾有行人走過,安靜的似乎都能聽到腳步聲。

近些年無錫不斷發展,城市擴展速度也很快,巡塘鎮被已開發的太湖新城所包圍,原先居民早已悉數遷離,街鋪也早已關閉,小鎮也已經失去了舊時的熱鬧氣兒,現在看來這裡更像是一個城中村,鬧市中的一片難得的凈土。

好在這裡的房屋還都能夠保留下來,現在依舊保留了最初的民國建築特色,青瓦坡頂雕梁木棟,就連巡塘鎮以前的救熄會、私塾及繭行等都完整保存,我想這個應該也是現在仍有一些人慕名而來的主要原因吧,走在街頭上的見到最多的就是一些學生和老年人,學生大多都是寫生的,而老年人應該是來這裡追憶吧。

在古鎮還有一座袖珍的江南園林,叫做「聽泉園」,名字流露出一種優雅的美,走入其中也確實頗有一種誤入世外桃源的驚喜感,院內亭台樓閣,小橋流水,長廊蜿蜒,園林的面積不是很大,布局緊湊,但假山奇樹清泉皆都擁有,坐在亭子中,吹著徐徐微風充滿了陣陣涼意,不要太愜意。

院落內的白牆灰瓦馬頭牆,竹影瓦影與之交相呼應,一切都充滿了最原始的味道,在當今社會,能夠尋找到一片這樣的清凈之地也實屬難得,而且這裡還不收取門票,找一個周末穿身古裝到這裡走一走,沿街邊走邊拍,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AS_WmwBUcHTFCnfhC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