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漫又爆了,但仍路迢迢

2019-08-03   娛樂胡扒醫

國漫崛起經歷了很長的一段路,直至近幾年,才開始密集爆發。2015年的《大聖歸來》,2016年的《大魚海棠》,再到年初的《白蛇:緣起》都標誌著國漫的崛起。




而今夏,根據《封神演義》而改編《哪吒之魔童降世》不出意料地引爆了暑期影院,位列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我反抗空洞的「反抗」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新版《哪吒之魔童降世》,那一定是創新。這是一部頗具創新精神的動畫電影。而它的創新也是「由外而內」全盤貫徹的。畫著煙燻妝,一臉邪笑,雙手插褲袋,到處惡作劇,嘴裡還念念有詞:「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片中的哪吒儼然一個妖氣十足的惡童。




至於哪吒的師父太乙真人,也不再是仙風道骨的智者,而是一個整日騎著豬、操一口川普的油膩小胖子。




哪吒的父親李靖,也一改封建家長的冷酷形象,成了一個大愛如山的慈父。




反派申公豹儘管依然陰狠,卻是一個口吃,總在關鍵時刻鬧笑話,這也部分消解了他身上的戾氣。




還有《哪吒鬧海》里那個形容猥瑣的龍王三太子敖丙,也搖身一變,成了一個白衣飄飄的翩翩少年。




而一個好的故事必須有一個中心精神,就像《大聖歸來》的內核,是明知救不了,也要救。哪吒這部故事的內核,應該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那麼什麼是命?靈珠魔丸,二元主角。靈珠的命運應該是拯救,魔丸的命運,自然是為害人間。魔丸反抗了嗎?




他反抗了,但這種反抗被刻畫得並不深刻。且不說電影演到三分之二哪吒也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更不用說反抗命運。就連最後對抗敖丙也主要是為了救他的父母。




從頭到尾,哪吒都沒有嘗試過消除過魔丸本性。從降生之初到生氣暴走,都是用乾坤圈進行壓制,直至最後,也只是自己將乾坤圈解放的程度縮小。




哪吒剛開始覺得自己是異類所以很叛逆,後來被父母欺騙覺得自己是靈珠是大英雄就很高興,最後知道自己是魔丸又憤怒到暴走,他其實一直都在被別人定義,他在乎的也是別人對他的看法。




對於哪吒而言,他的每次改變都是由外而內的,一直到最後都沒有由內而外過,沒有過對自己的命運的自主思考,每次的反抗更多的只能被稱為應激反應。




而全片最能體現主旨的也只有哪吒那句「是魔是仙我說了算,我命由我不由天」,然而在說完了這麼燃的台詞後,天劫來臨,哪吒卻毫不反抗直接閉眼等死。




反而是敖丙不認哪吒的命,直接祭出萬鱗甲,幫助哪吒對抗天劫。(所以藕餅是真的!)




說回正題,雖然有不少人認為哪吒對天劫的不抵抗,是因為他覺得改變別人對於魔丸的看法最重要,而自己的生死不重要,但胡扒醫覺得這恰恰是最重要的。哪吒命由天定,他要對抗的,從來都不是別人的看法,而是天命。




他的善惡和生死都是天定的,所以當天劫來臨時的束手就擒,實際上就是對於自身命運的妥協。既然我能主宰自己的善惡,那麼蒼天憑什麼能夠決定我的生死?連生死都不去抗爭,反而在乎自己在別人眼裡是什麼形象,這難道不是本末倒置嗎?這樣的哪吒又怎麼配得上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高燃台詞。







情理之中,邏輯之外


胡扒醫很樂意看到對於經典神話傳說的重新解讀,但這是建立在邏輯自洽,有理有據的基礎上。而《哪吒之魔童降世》顯然有很多說不通的地方。




很簡單的一個細節,「你身上有熟悉的味道」敖丙剛救了百姓,李靖便轉頭撕開他的面罩,發現他既是靈珠轉世,也是妖族,立刻拿出武器,準備殺人。




敖丙是妖怪,做了好事也要被殺。那哪吒呢?成天在城裡打砸嚇人,唯恐天下不亂。而李靖,依舊選擇保護自己的兒子哪吒。這不就是大型雙標現場嗎?




胡扒醫可以理解電影中想將李靖刻畫成一個慈父形象,但是他是一名父親的同時也是陳塘總兵,天命之人,知曉靈珠本性,會一見敖丙,就要大打出手嗎?同時,百姓態度也一言難盡,眾人迷信魔丸轉世為惡,卻沒人相信靈珠轉世是善,之前的普天同慶,仿佛不存在。




作為一部系列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世界觀搭建還有些許欠缺。太乙真人沒有能力沒有責任心卻被元始天尊委以重任;天庭對龍族冷酷無情強力鎮壓,而作為被壓迫者龍族不是想要反抗天庭而是希望以敖丙封神融入天庭來解救他們;




人族從頭到尾都愚昧無知,刻薄寡恩。整部電影除了哪吒和敖丙,其他的都被刻畫得一言難盡。一部以《封神榜》為基礎的電影,崑崙和天庭給人的都是負面印象,那封神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而豆瓣上也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短評,「儘管電影中的角色都在口口聲聲地說著「做自己」,「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但電影卻依然在用對肥胖、結巴、娘娘腔等各類缺陷產生的成見製造者毫無價值,且一點都不好笑的笑料。」




無疑,這部電影依然沒能逃脫國產動漫電影的通病,拿著低俗當搞笑,拿著弱智當有趣,在喜劇元素的把握上著力較淺,依舊停留在屎尿屁的低級笑點之上。




但是整體來看,從初看電影被川普圍繞的搞笑,到電影高潮為父母大愛感動的落淚,《哪吒之魔童降世》在笑點和淚點上,還是做到了較好的平衡。




不可否認《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出現,通過對原背景的顛覆,對故事結構的提高,藉由神話寓言塑造出真正的「小人物」。




山河社稷圖的天馬行空,夕陽西下時的踢毽子,《哪吒之魔童降世》將曾經只存在於想像中的物品具象化,也將中國神話的無窮想像力展現得淋漓盡致,帶給觀眾全新的體驗。




那些耳熟能詳的故事,不再只是故事,而是能看到,能聽到,能享受的一場視覺盛宴。今年的哪吒雖然仍有瑕疵,卻依然會是國漫的另一個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