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了的愛情,柏拉圖式的愛情

2019-07-21     圖說安康


也許有人看了這個題目會笑我庸俗,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裡是否還存在著柏拉圖式的愛情。是啊,我們以不再愛的深沉,愛的熱烈,愛到肝腸寸斷。我們擁有了世間的一切,惟獨丟失了

高尚的愛情……

想必很多人都看過下面這個故事:

有一天,柏拉圖問他的老師什麼是愛情,他的老師就叫他先到麥田裡, 摘一棵全麥田裡最大最金黃的的麥穗。期間只能摘一次,並且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頭。柏拉圖於是照著老師的說話做。結果,他兩手空空的走出麥田。 老師問他為什麼摘不到,他說:「因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頭路, 其間即使見到一棵又大又金黃的,因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所以沒有摘; 走到前面時,又發覺總不及之前見到的好,原來麥田裡最大最金黃的麥穗, 早就錯過了;於是,我便什麼也摘不到。」老師說:「這就是愛情。」

一天,柏拉圖問他的老師什麼是婚姻,他的老師就叫他先到樹林裡, 砍下一棵全樹林最大最茂盛、最適合放在家作聖誕樹的樹。其間同樣只能摘 一次,以及同樣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頭。柏拉圖於是照著老師的說話做。 今次,他帶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樹回來。老師問他, 怎麼帶這棵普普通通的樹回來,他說:「有了上一次經驗,當我走到大半路程 還兩手空空時,看到這棵樹也不太差,便砍下來,免得錯過了後, 最後又什麼也帶不出來。」老師:「這就是婚姻。」

準確的說這是蘇格拉底的愛情觀,不是柏拉圖式的愛情,但卻很現實的描述出千百年來人們的愛情和婚姻。在愛情上人們往往會追求最完美,但對婚姻卻是妥協和讓步,因為它更現實些。

在定義柏拉圖式的愛情前,我們先來定義什麼是「愛情」。我最愛的電視劇《大明宮詞》中寫到∶ 愛情意味著長相守,意味著兩個人永遠在一起,不論是活著,還是死去,就像峭壁上兩棵糾纏在一起的長青藤,共同生長,繁茂,共同經受風雨最惡意的襲擊,共同領略陽光最溫存的愛撫。最終,共同枯爛,腐敗,化作墜入深淵的一縷屑塵。這才是愛情。她需要兩股龐大的激情,兩顆炙熱的心靈,缺一不可。不論她面對的有多麼強大、巍然,是神明,還是地獄;愛情是不會屈服的。因為她本身就是天堂,代表著生命最高健全的境界,世間最完美的家園。愛情不會屈服,她無堅不摧!愛得最深的人本身就是一尊神,並且具有同神明相匹敵的力量,具有一個凡人難以想像的強悍和決心!

這是建立在現實生活中的理想愛情,兩個人可以永遠在一起,抗拒一切阻礙他們的力量,但它不是柏拉圖式的愛情。

柏拉圖式的愛情是精神愛情。它是一種永久的,不求回報的愛.即使不能相守,只要看到對方幸福,這份愛便會綿延下去,直到永恆.有些人,上帝給了他們緣分,讓他們相遇,但是卻忘了給他們交點,於是這份愛,只能變成遠遠的守望,而這兩個人,也將永遠如同平行線一般,不能在一起.

柏拉圖式的愛情是一件永遠也得不到的東西,它就像風一樣,你可以感覺到它的存在,卻抓不住它。每個相信它的善男信女把它作為衡量愛情的標準,默默的守望這一份鏡中月、水中花的感情。

它略帶哀傷,註定了只有思念和一個永遠也不能擁有的人。但它遠離世俗,是最純潔不容玷污的。就像書中所寫的那樣:白茫茫大草地,真乾淨。

那麼在這個現實社會中它是否還有存在的價值?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精神之愛在這個時代被視為對人生困境,情愛睏境的解答,我把它歸到信仰這一類。不管世界多麼殘酷,我們都不可以丟失信仰,如果丟失、那麼我們人類才是最可憐的。柏拉圖的「理想國」,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雖然現實意義不大,卻給了我們一個向前奮鬥的夢,愛情亦是如此。

現代人的空虛使人容易對一件事情感興趣,但更容易感到乏味。追求純潔的愛情隨著這物慾充斥時代更多的消失已成為了許多人的一個夢。守住這最後的一片夢境也是最美好的。

但如果一味的追求柏拉圖式的愛情,必然什麼也得不到。脫離了現實,一切都沒有了意義。現代社會的生存法則是不允許我們這樣的。我們只有調整好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才能抓住真實的愛情。

我們更應該把這種精神愛情與現實愛情相調和,提高自己的精神空間,不讓愛情被物質和肉慾所腐蝕。世間萬物沒有絕對,最好的就是找到平衡。我們在愛情中也要找到平衡點,讓柏拉圖式的愛情在現實社會有著最真實的存在價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9TeMWwB8g2yegNDGpA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