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之後,英國的脫歐之路還有變數

2019-12-21     中國網觀點中國

董一凡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

12月20日,英國議會下院通過一份「脫歐」協議相關法案,以確保英國將在明年1月底「脫歐」——該法案中有條款明確禁止政府延長「脫歐」過渡期。這一條款的訂立,顯示了英國首相詹森在議會選舉大勝後謀求趁熱打鐵,兌現其「搞定脫歐」的競選承諾,但由於英歐雙方在這一期限達成全面經貿安排的難度較大,英國仍有較大可能面臨英歐經貿關係的巨大衝擊。

此次脫歐法案提交議會,是自「雙十二」提前大選以超高優勢獲勝後,詹森推動儘快完成脫歐進程的第一步,也是脫歐必須面臨的必要程序。由於英國議會要求在表決脫歐協議之前,就「脫歐」方方面面的具體事務編輯一套明晰法案加以表決,以立法的方式確定脫歐的程序、原則和基本要素,為後續的工作進行必要的頂層設計。就拒絕「脫歐」至2020年底再次延長的條款,是詹森為了實現乾淨利落「脫歐」,避免前任特雷莎梅領導下深陷「久脫不決」窘境的必要方案。即依靠成文法律的權威性,保證在2020年底無論境況如何都不會令英國繼續留在歐盟內部,這也和詹森接任首相之初承諾「無論如何都要脫歐」的表態遙相呼應。事實上,正是當時由於英國議會內部諸多議員對「無協議脫歐」抱有極大擔憂,使得他們通過阻止無協議脫歐的法案,從而令詹森在10月31日脫歐的計劃破產。

而從現在來看,英國更可能出現的狀況是有協議脫歐加上混亂的英歐經貿關係。在大選過後,保守黨擁有超過議會半數還多39席,且黨內就脫歐問題持不同意見者已基本被詹森清理,因此詹森此前與歐盟達成的協議均有較大的通過可能性,這就使得無協議脫歐基本可以避免,保守黨「搞定脫歐」的口號幾乎不會被議會所遲阻。然而,由於談判脫歐協議和英歐未來經貿關係構建採取了分別處理的「兩步走」戰略,因此詹森的計劃並沒有保證未來英歐貿易關係能實現平穩過渡。

歐盟方面並不看好英歐之間能夠在2020年底前理順雙方經濟交往規則。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詹森勝選後就表態稱,英國只有尊重歐盟有關「公平競爭標準」的原則,才有可能達成儘量降低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的經貿協議。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指出,經貿關係冗長的談判流程以及歐洲議會必要的批准程序都決定英國很難在2020年底完成全面的經貿協議構建,很可能面臨「斷崖式」經濟衝擊。這些表態背後反映了歐盟就英歐未來關係的一番打算,即歐盟並不情願在英國脫歐後使得其獲得更大自由的同時繼續享受零關稅、零檢查等歐洲單一市場的待遇,而希望通過「規則枷鎖」的准入門檻,令英國必須在無障礙英歐貿易與不受歐盟制度管轄之間做出必要選擇。同時,歐盟也需要必要手段限制英國的昂格魯-撒克遜式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對歐盟內競爭秩序的衝擊,特別是詹森提出就英國的「國家補助」採取最為寬鬆的管理模式。

英國經濟將因英歐經貿關係的不確定性而面臨較大挑戰。由於英國半數以上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相互投資均來自歐盟,其經濟走勢與英歐經貿關係密切相關。有研究曾指出,如果英國與歐盟之間貿易規則依據世界貿易組織成員間條款運行,那麼英歐間未來服務和貨物貿易額將比留在單一市場下降5-7%。而最大限度融合歐盟相關規則也是英國在後脫歐時代繼續無縫銜接歐盟產業鏈及進入歐盟大市場的最佳選擇。然而,依據歐盟的條件構建英歐經貿關係,則給詹森帶來較大的政治壓力,不僅英國國內強硬脫歐派對後脫歐時代歐盟規則痕跡仍留存英倫三島極其敏感,同時那些在工黨傳統「製造業鐵鏽帶」奪取議席的保守黨議員,也有著重振當地產業和就業的執政壓力,對黨首就國內經濟規則自由開放以及進入外部市場都將提出較高的要求。令詹森不得不認真加以回應。

在民眾普遍要就儘早完成脫歐,而對形式和內容的要求逐步麻木的背景下,詹森卻不斷給自己及保守黨劃定最後期限,最可能兌現承諾的方式即是將按期脫歐和達成經貿關係進行切割,但這很可能將英國經濟的發展前景引向難言的奇幻漂流。(責任編輯:樂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8okKG8BMH2_cNUgyR9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