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骨追兇,看看這些草原殺手都吃了啥!若爾蓋草原探秘猛禽食丸

2020-08-14     野去自然旅行

原標題:識骨追兇,看看這些草原殺手都吃了啥!若爾蓋草原探秘猛禽食丸

(最近好像殺人分屍,懸疑探案等主題很火爆,我也寫一個最近在野外「識骨追兇」的故事,不過這個不是懸疑恐怖片,而是自然科普片,老少皆宜哦。)

我和自然嚮導躡手躡腳地來到一處碎石小山坡上,據說這裡就是「兇案」第一現場了,而「犯罪嫌疑人」並沒有在,這也給我們提供了收集線索證據的最佳時機。我們趕緊在一些裸露的石塊表面和縫隙中尋找蛛絲馬跡。很快一個4-5厘米、表面看上去有一些毛髮的結塊出現在我們眼前!

這個結塊拿起來很輕,湊上去聞一下,依稀有一些淡淡的腥臭味,看來已經有一段時間在空氣中風化。在自然嚮導的指點示意下,我們開始輕輕捏開這團結塊,裡面的結構很鬆脆,很容易把裡面的東西和表面的毛髮分離開來。一根骨頭!兩根骨頭!「這兩根都是死者的肋骨,可以看到殺手無法消化這些骨頭,所以都原封不動保留下來」自然嚮導指著其中兩個細細、白色長條告訴我。很快,第一個結塊的拆解工作完成了,竟然在裡面找到了大小不一的5根白色骨頭,據說還不一定是一個死者的屍骨!

繼續尋找,有了第一次的經驗以後,發現在碎石堆裡面有很多類似的結塊,大大小小不一,有些看上去就風化已久,而有些感覺還是比較新鮮的。

我們耐心的拆解這一個個結塊,很快,在一塊大石頭上,一堆骨頭都擺了出來。很明顯,這裡有很多死者,從骨骼大小部位就可以清楚看到,有些細長條的就是之前第一塊裡面的肋骨,有些是股骨,更長一些。收集了十多個結塊,還真的發現了好幾個頭蓋骨,而且明顯大小也不一致。

我暗自思索,看來這個兇手不簡單,這麼多死者的遺骸都在這裡被發現,看來兇殺案的嫌疑是鐵證如山了,但這裡是不是兇殺的第一現場呢?還是殺害後拋屍的第二現場?到底這個兇手是有選擇性地進行行兇,還是隨機的呢?這些被害者在死前有沒有遭到虐殺呢?

「你真以為自己是CSI探案還是唐人街探案吶?!趕緊走啦,貓頭鷹馬上回來啦!」自然嚮導把我從雲遊思緒中拉了回來。「哦,知道了。」的確是我有點想多了,發揮了。呵呵!

就是我在若爾蓋草原自然探秘行程中的一個有趣故事,也是在草原上學到的一堂有趣的自然課程。而剛才說的這結塊其實就是猛禽吐出來的食丸,而故事的主角就是一種貓頭鷹,叫做雕鴞,也就是它!

說到這個食丸,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還會以為是一味中藥吧,其實這個草原上的猛禽很多主要食物都是鼠兔或者一些小型嚙齒類動物,甚至昆蟲,而它們吃進去的食物不能被砂囊吸收或被排泄的,那些沒有消化的骨頭、牙齒、皮毛等都會在胃中凝結成團狀物,然後從嘴裡反吐出去,這種行為就被成為「吐食丸」。這些食丸的形狀基本是橢圓形為主,這也符合猛禽吐出來這個動作。

而分析食丸里的組成元素也可以幫助我們來了解這個猛禽或者獵食性的鳥類所吃的食物,比如說有頭蓋骨的這些,從牙齒和頭蓋骨的尺寸可以分析,小一點的是草原上最基礎也是最多的物種:高原鼠兔

骨頭尺寸大一些的是喜馬拉雅旱獺的幼崽,尤其是這個比較明顯的下顎骨。

再比如在縱紋腹小鴞的食丸中可以看到未消化的昆蟲的足,那也說明一些甲殼蟲也是縱紋腹小鴞這種小型貓頭鷹所鍾愛的食物之一,而且可以從這個食丸分析看到,它之前同時吃了鼠兔和昆蟲,在一個食丸裡面同時找到了鼠兔的肋骨和昆蟲的足,厲害吧!

而通過研究這些猛禽的食丸不僅可以知道它們主要的食物,而且深度可以研究整個生態區域的生物鏈。

其實這些鳥類猛禽的行為對於專業鳥類學者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知識了,科學家們說有300多種鳥類有類似「吐食丸」的行為,包括我們平時看到的貓頭鷹、翠鳥、鷹類等,它們吞下去的鼠類、魚類、昆蟲等不消化的部件都是通過這個方式排出體外。但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了解了這個動物行為,並有機會現場去觀察,去分析,去認知,這就是深入學習大自然和野生動物的最好辦法。

除了觀賞分解食丸,整個若爾蓋自然博物探索行程中還有很多類似有趣的互動學習內容,包括觀察草原上的蟻穴了解它們獨特的「蓋房子」技能;傍晚和夜間驅車觀賞藏狐活躍捕獵;遠距離俯瞰觀察猛禽巢穴了解它們築巢材料的五花八門,尤其是大鵟;草原上高原鼠兔和白腰雪雀之間的共生關係;草原上狼毒花的盛行是草原退化的標誌等。而4-5天的行程更是可以觀賞到十多種哺乳動物,幾十種鳥類,尤其是不乏一些國家一級和二級保護動物。

一次由專家帶團的自然探索旅行不僅可以看到更多的野生動物物種,更可以有機會去了解這些不為人知的野生動物行為和棲息地的細節知識,讓一次自然旅行更有豐富內容和知識體系。

在若爾蓋草原上,自然嚮導陳兄夫婦就是深度耕耘這片土地十多年的資深博物專家,他們不僅知道什麼季節哪些野生動物各自的什麼行為,更是通過多年的觀察了解到這些動物的獨有行為,並通過類似於分解食丸的方式來傳遞這些有趣的知識點,這也就是自然博物探索旅行所需要的專業度。

當然也可以利用一些現代化的觀察拍攝設備來更好地觀察記錄,比如隨車人手一個高倍望遠鏡可以更好地尋找發現目標。在可能的動物巢穴或者獸道上放置紅外觸發相機有機會拍攝到夜行性動物的神秘蹤跡。

這就是若爾蓋草原自然博物探索行程的精彩之處,不僅是一次觀賞野生動物和拍攝的行程,更是可以深度了解若爾蓋草原、濕地、森林的生態博物知識的學習探索之旅。

最後不少朋友很關心我Jerry接下來的行程,提前預告一下,8月29日-9月4日就是若爾蓋的攝影行程,5整天時間探索若爾蓋的不同地貌,包括濕地、草原、峽谷森林等,尋找拍攝這裡的明星物種。

之後緊接著的是大西北的自然風光和可可西里行程,現在網紅的很多景點都一一囊括。

10月有精彩的滇藏線路,也是聯合松贊酒店集團的第二團,拍攝滇金絲猴、藏狐、雉雞類等很多野生動物,以及梅里雪山日照金山等自然風光,全程松贊酒店和路虎越野車頂配。

再之後是和彭建生彭老師聯合發團的獨龍江秘境野生動物攝影行程,有機會拍攝到很多神秘的野生動物物種,上百種鳥類,以及壯麗的三江併流自然風光和獨特人文景觀。有興趣的話可以加我微信諮詢。

更多自然資訊,請關注野去自然旅行公眾號(yetravel2014)。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71G63MBURTf-Dn5C-v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