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還能美容,城裡當盆栽養,農民種植畝產收益近萬元,比糧食強

2019-12-18   花木網

能吃還能美容,城裡當盆栽養,農民種植畝產收益近萬元,比糧食強

近期農產品的行情是每個人都關注的事情,入秋以來各種農作物就開始上市,包括糧食作物、蔬菜、水果等等。今年對於農民來說很普遍的現象就是豐產不豐收,糧食自然不用說,現在的糧食越來越便宜了,所以很多農民都把種地的收入寄托在各類經濟作物上,但是今年的收成雖好,而農民卻難賺錢。今年大部分水果都很便宜,尤其下半年,大宗水果上市,很多水果面臨銷路不暢的難題,而當前也有很多蔬菜面臨滯銷,例如蘿蔔、白菜、大蔥等等。

農民不管是種什麼,到頭來都只盼望產銷能夠合理,一方面是產量提高,品質好,另一方面是市場有銷路,這樣一來才算一年的功夫沒有白費,可是這樣的心愿也未必年年都能實現。之前筆者聽老家的朋友說有人改行種藥材,這幾年行情一直都不錯,這藥材不是別的什麼稀罕物,正是我們常見蘆薈。原以為蘆薈只是觀賞植物,筆者自己在陽台上還養了兩盆呢,誰知道老家有人種植蘆薈,主要是曬乾後當藥材出售的,而且價格不低,畝產收益近萬元,比種糧食強多了。

蘆薈是可以吃的,當然這針對的是人工種植的可食的品種,蘆薈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口感嫩滑,有天然甜潤,富含汁水,食用價值很高。吃蘆薈能夠活血、抗衰老,可以起到美容養顏的作用。蘆薈還可以外用,它的汁水以及它所含的成分能夠殺菌消炎和止血,對外傷有直接的好處。

在城市裡很多人將蘆薈當成盆栽來養,蘆薈的葉片肥厚,葉片堅硬,且終年翠綠,不變色,不褪色,具有幾何線條的美感,放在室內能裝飾家居空間。蘆薈的活性強,適應性強,特別的好養活,不管放在哪裡它都能生長,平常也不用過多澆水,它對肥料需求也不高。蘆薈還對環境有凈化作用,在家裡養蘆薈,室內的空氣品質能得到改善。

把蘆薈當作經濟作物大面積種植,筆者之前還真沒有接觸過,村裡的王大哥介紹,附近有個朋友早幾年放棄種糧食,開始建大棚種植蘆薈,之前王大哥也不知道他種的是什麼,也不了解蘆薈的經濟價值,後來一起聊天才知道,這幾年人家靠種植蘆薈已經有了不錯的收入。因為蘆薈的藥用價值越來越受關注,而之前單純靠野生品種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所以大量人工種植的蘆薈開始在市場上嶄露頭角,而且近年來行情越來越好。

據王大哥的朋友介紹,目前它種植的蘆薈產量已經上來了,因為這幾年自己已經掌握了種植的經驗。當前蘆薈乾貨市場價格20元一斤,一畝地能種2000-3000棵蘆薈,畝產收益有近萬元,比種糧食強太多了。現在人工種植蘆薈規模正在擴大,王大哥說以前還真是小看了這個項目。蘆薈屬於小投資項目,如果是包地種植的話,土地成本會高一點,其次是設備費,蘆薈種植和管理不是很難,而且這種作物適合密植,產量提升較快,也比較穩產。當前蘆薈在藥品、美容、食品等行業應用越來越多,其而且後續的發展空間很大,市場需求量也在上升,所以價格行情比較穩定。

種植蘆薈是個好項目,不過大家也要提前了解市場,熟悉銷路。蘆薈並不屬於大宗農產品,也不是大眾生鮮消費品,主要是用於加工。如果當地的市場比較成熟,或者是靠近藥材產區和市場,有銷售的門路,那麼可以根據情況適當種植一部分。最開始不要盲目擴張,等到種植、採收、銷售等各個環節都成熟之後再考慮擴種,不要在什麼都不了解的情況下盲目種植,最終東西賣不掉就虧了。

筆者之前不太了解,只是在網上了解到一些消息,說種植蘆薈一年賺幾十萬,甚至一百多萬的,總覺得有虛假成分。聽了這位王大哥介紹他朋友的種植情況,覺得種植蘆薈還是比較靠譜的,總體收益可能沒有傳的那麼高,一畝地近萬元算是屬實,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