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東門橋重建工程
又向前邁進一步!
資料圖
作為東門橋重建工程的組成部分
增江街沿江東路
除險加固工程正持續推進
東橋東路1號1幢30套房屋現已拆除
日前,隨著最後一戶住戶簽訂
《征地補償協議書》
工程所涉的東橋東路1號
共34套房屋全部完成征拆簽約
同時,房屋拆除工作緊密進行
施工現場
目前,涉及的34套房屋已拆除32套
完成率為94%
剩餘2套正在拆除中
沿江東路除險加固工程
沿江東路除險加固工程
是區政府投資重點建設項目
涉及增江街沿江東路及東橋東路部分路段
工程區域位於增江街沿江東路,道路全長1119.6m。其中包括沿江東路及東橋東路的部分路段,北起增城大橋,南致人民橋往南200米處;包含東橋東路從東門橋起往東約100米。
項目線路圖
項目內容包括對沿江東路、東橋東路部分路段及山體邊坡實施除險加固改造,規劃建設東門橋東岸人行、車行下穿通道。
項目效果圖
施工道路全長1173米,其中沿江東路路段長1033.4米,東橋東路路段長140米,按雙向雙車道、標準路段寬12米、時速40km/h的標準改造。
項目效果圖
東門橋大事記
東門橋因位於增城舊城東門而得名,又因處於人民橋和增城大橋之間,常被稱為「中橋」。東門橋跨增江,接荔城和增江街道,東西走向,長160米,橋面高9米,寬6米,橋有10孔,是增江上最早修建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大型橋樑,耗資14萬元(銀毫)。
1987年復建後的增城東門橋
1929年,東門橋動工修建;
1932年,建成通車;
抗日期間,為防止日寇進犯廣州,炸斷靠近東岸的兩座橋墩,交通中斷;
抗戰勝利後,用木料修通;
解放前夕,國民黨的軍隊燒毀部分橋面;
1957年,增城大橋建成通車,東門橋作為人行橋使用;
1968年,洪水暴漲,橋墩沉降,為防洪而摧毀橋面;
1985年,以鋼筋水泥結構復建;
1987年,復建工程竣工;
2014年,遭遇特大洪水被摧毀;
2016年,全面重建工程啟動,被列入當年民生十件實事之一。
新東門橋
新東門橋東西向橫跨增江
西起沿江西路,東止於沿江東路
東門橋效果圖
新東門橋橋樑長170米,橋寬為20.52米,分為人行橋和車行橋雙幅布置,人行橋為景觀廊橋,寬6米,可滿足群眾出行及豐富增江景觀;車行橋為雙向二車道,設計速度為30公里/小時。
現代風雨廊橋景觀是工程亮點
東門橋將打造成為「增江一江兩岸三帶」中「景觀帶」的重要節點,在滿足區域交通功能的同時,更突出景觀方面的內容,提升城市的空間品質和文化品位。
東門橋效果圖
在橋樑景觀設計上,東門橋重建工程運用具有時代特徵的建築材料構建展現傳統文化韻味的廊橋,以我國古建築的精華特徵「層疊」作為橋樑景觀設計理念,在人行橋及車行橋上分別設置連廊及風雨亭。
今日精選
70年輝煌巨變!增城製造,全球共享!
注意!增城2020年度的醫保繳費開始了,每人需繳……
最新!第14號颱風「劍魚」生成,與「玲玲」組團來襲!將給增城帶來……
來源:增城日報 記者何秋玲、微社區e家通幸福增江街
編輯:賴衍瑤
編審:黃家榮
校審:曹劍萍
增城日報全媒體出品
合作、報料聯繫小編微信號 :zcrb-qmt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4NgCW0BJleJMoPMOSP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