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被俄方「打臉」,美油騙局或被揭開,美元不願看到的事持續出現

2020-04-03     BWC中文網

4月3日,國際油價創出紀錄最大單日漲幅,美國WTI原油期貨上漲24.7%,報25.3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21.0%,報29.94美元/桶,同時,能源股也領漲美國股市,美國總統特朗普宣稱沙特和俄羅斯同意減產,推動油價暴漲,標普500指數三天來首日收高,雪佛龍和埃克森美孚漲幅居前。

美國總統在4月2日與沙特王儲通電話後,特朗普發推文稱,沙特和俄羅斯預計將削減石油產量約1000萬桶,不過,20分鐘後又改口說是1500桶,但這一引發國際油價暴漲的消息未得到證實,甚至於兩國到底是否會減產都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稍早前,沙特呼籲OPEC和俄羅斯等召開緊急會議,暗示其將堅持不單獨減產的立場,據知情人士向路透透露,特朗普所說數字可能並不可靠,據悉美國並不了解沙特和俄羅斯減產計劃的正式細節,俄羅斯方已經回應稱,「我們沒說過」,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與沙特之間通話內容未涉及該話題,這也意味著,特朗普又再次被「打臉」,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年以來,美國經濟一直被冠以反覆無常,不斷變臉的標籤,這也使得美國經濟信用不斷降低,而這背後則是美國經濟利己主義的註腳。

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在4月1日表示,不排除與OPEC和其他產油國協調的可能性,但俄羅斯已為今年20美元的油價做準備,並將增加發行盧布債券以彌補預算虧空,諾瓦克4月1日與俄羅斯的幾家石油公司討論了市場形勢,所有人都認為未來幾周局勢將進一步惡化,因為,需求將繼續下降。與此同時,另一個消息更讓市場意外。

分析認為,俄羅斯央行在上周宣布從4月1日開始不再繼續購買黃金,但該機構並沒有解釋原由,分析認為,這可能表明在全球市場實物黃金短缺的環境下,用於出售獲利以抵沖俄財政因油價暴跌所帶來的意外損失,我們注意到,該國在過去五年一直作為全球最大的黃金買家囤積了超過1200億美元的黃金儲備,占外儲資產的20%。

受到新冠狀病毒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響,全球市場需求驟減和供應鏈受到衝擊,OPEC+減產協議談判破裂,4月1日起,各國不再受到生產上限或減產的約束,在此雙重打擊下油價在3月份暴跌不止,至少跌去了60%。

據EIA在4月1日公布的最新庫存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個月,美國原油庫存出現2016年來最大增幅,同時,汽油隱含需求也降至1994年1月以來最低值,從而加劇了市場過剩。IHS Markit在4月1日發布的報告中預計,第二季度的石油日需求量相比於去年同期預計會減少1,640萬桶,OPEC成員國、俄羅斯和美國受到的損失最明顯,一些產油國的部分開採商甚至因不能停止生產而會出現向買家倒貼的情況,即向買方付款以讓他們接收原油。

最新消息顯示,沙特無視美國當局的壓力,還在繼續增產原油,並將大量石油運往海外儲存,以爭取獲得更多的亞洲和歐洲市場份額,彭博社在3月28日分析稱,俄沙兩國都不打算在石油價格戰中退讓,由此兩國的最大競爭對手美國頁岩油公司都有可能被趕出全球市場,目前,占美國原油總需求超過40%的14個州要求停止非必要的生產活動。

但是,我們認為,這對美國能源經濟來說,僅僅是危機開始的第一步,接下去,將對美國經濟和石油美元體系產生嚴重的凈負面的影響,與此同時,現在對一些國際原油交易者來說,也想要有選擇新的儲備貨幣或石油貨幣的需求,比如人民幣原油期貨。

BWC中文網財經團隊查詢美國期貨業協會(FIA)在2019年的最新統計報告也印證這個結論,報告顯示,中國版的原油期貨已經成為規模僅次於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的第三大原油期貨,這體現美元價值的降低及美元濫用其貨幣主導地位後的負面效應正在顯現。

據卡利尼什能源顧問公司分析,到2023年,美國將有2400億美元的長期與能源生產有關的債務到期,而其中至少約90%與頁岩油有關,其中相當一部分2020年一季度到期,分析師稱,最終美國頁岩油業或需要付出90億桶頁岩油的產能來還清全部的債務,這幾乎相當於10年來的產能,據路透測算的數據來看,如果美國油價跌至40美元以下,那麼頁岩油氣商就會出現債務和利潤問題:美國排名前40位的頁岩油生產商預計將在債務分期付款和利息方面花費約1000億美元。

我們綜合美國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行業機構和穆迪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北美油氣公司在未來四年面臨2000億美元的到期債務,並將在2020年進一步惡化,其中僅2020年的到期額就高達400億美元,這在卡利尼什能源顧問公司提供的數據也基本上得到了印證。

另一面,當美元短期利率走升時,美國頁岩油開採商需要償還債務的成本也會變高,據Haynes和Boone的最新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3月,自2014年原油價格暴跌以來,至少共記錄了432起破產案,並補充說,未來12個月,我們行業將面臨許多破產和裁員成千上萬的裁員,這會對整個美國金融市場產生巨大的連鎖衝擊。

因為,美國能源行業是美國垃圾債市場最大的融資部門,這些公司一旦破產倒閉出現債務違約將提高整個垃圾債市場的融資成本,更會讓整個產業鏈產生大量失業人員,繼而影響,甚至擊垮美國經濟產業鏈和石油美元的需求。

與此同時,美國石油賣家也正在拆東牆補西牆,尋找新的市場,而這背後,在美國原油庫存量大增但出口和需求卻開始萎縮後,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更在近日曝光美國頁岩油變革可能是美國原油投資的龐氏金融騙局,因為,基於頁岩技術的開採成本高得驚人,但投資者也較容易忽略成本問題,然而,美國的頁岩油開發企業往往債務高企。

我們注意到,這一技術到底能夠支撐美國原油走多遠?多年以來,外界一直對此充滿爭議。他們習慣於通過用一些神秘的技術性話語和美妙絕倫的能源投資故事,更是吸引全球投資者對他們進行高風險投資,而融到的資本再周而復始地開採高投入卻低回報的頁岩油中,

該外媒是直言不諱的指出,無論未來美國油價在50美元左右,還是高於70美元的預期進行,這些頁岩企業依然都無法實現真正的利潤,而維持他們賴以生存的法則或還將是通過發行股票,債券進行再融資或者出售資產,此刻,在新冠病毒在美國大流行之際,使得華爾街陷入困境造成資金斷裂或炒作的實質被打臉揭穿後,全球一些投資者都將面臨被割韭菜的風險。

與此同時,The McGill International Review專欄作家認為,目前,全球能源市場的變化似乎表明石油美元協議可能會提前結束,石油美元可能已不再那麼重要,而就當美國還在為原油產量和油價喋喋不休之際,目前,包括中國、俄羅斯、伊朗、哈薩克、印度、東南亞國家及歐盟在內的多國已經在能源交易或其它商品領域去美元中心化或繞開美元進行結算的舉措已經出現,從而削弱或動搖石油美元這個運行了半個世紀的石油交易體系。

而以上正在持續發生的事有可能就是美元不願意看到的事,並對美國能源經濟和美元產生凈負面的影響,據美國先鋒自然資源公司CEO在3月16日表示,未來兩年可能會有近半數的美國頁岩油勘探和生產企破產或宣布倒閉,不僅於此,作為石油美元的根基美債也正在失去市場份額,支撐石油美元的要素正變淡,最新的數據正在印證這個趨勢,據路透社本周一最新監測到的數據顯示,短短三周內,全球央行共累計減持了約1090億美債,事實上這種趨勢早就開始。

據美財政部3月18日最新報告(正式公布的持倉數據會有兩個月延遲),雖然私人對美債需求在增長,但具有國家背景的大型機構卻在遠離,截止2月,全球央行已經連續第17個月凈減持美債,總出售額近4300億美元,其中,截止2月的18個月內,中國共減持了約1149億美債,按俄衛星通訊社援引觀察人士估計,全球央行大債主們將會繼續大規模減持高達7000億的美債,比如,可以置換大宗商品、黃金、股權等目前因病毒影響而很便宜的資產,以擴大國際儲備多樣化,這也意味著全球央行減少美債的敞口仍在繼續。(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4JqP3EBrZ4kL1ViaVz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