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輕時結束2000年封建帝制,覆滅大清江山,中年過著隱居生活

2019-06-28     李夫子說史

擁有276年國祚的大清王朝卻在短短三年時間內轟然倒塌,一個不足30歲就執掌政權的年輕人一手結束了中國長達2000餘年的封建帝制,也葬送了大清的基業!這個年輕人是誰?他就是大清末代皇帝溥儀的老爹——載灃!今天李夫子就跟大家聊聊載灃是如何在短短3年時間就結束了大清王朝的百年江山!

載灃

說起載灃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家世背景,他老爹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個兒子,他媽媽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妹,更關鍵的是他哥就是鼎鼎有名的光緒皇帝,而他兒子又成了大清王朝的最後一任皇帝!瞧瞧這一家子,基本上就是天老大、皇帝老二,他們家第三啊!

載灃與溥儀

更關鍵的是載灃本人,他老爹在他8歲那年突然去世了,於是年僅8歲的他就承襲了他老爹的爵位,醇親王!你想想八歲的王爺啊,這妥妥的人生巔峰啊!而載灃本人呢,也並非多麼的荒唐無道,相反還有點本事,如果沒本事也不可能發生後來的一系列事情了,載灃在他17歲那年發生了一件事,把他卷了進來,也是因為這個事,載灃得到了慈禧太后的看重!

慈禧太后

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次年八國聯軍侵入京城,與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本來吧條約跟載灃也沒太大關係,但是恰好當時德國公使克林德因義和團運動在北京被清軍給誤殺了,所以條約中有一條規定就是必須要給克林德立牌坊,而且還得派人去德國向總統賠罪!所以這件比較屈辱的活就落在了時年18歲的載灃身上,論身份他是光緒皇帝的弟弟,當朝親王,資格是足夠了,而且關鍵是人還年輕,即便受點委屈也沒啥關係!

簽訂辛丑條約

在第二年,載灃就啟程去了德國,會見了當時的德國總統,本來吧當時德國上下是要大清磕頭賠罪的,但是載灃當時表現出了不卑不亢的風采,應是通過溝通交流該成了鞠躬賠罪!只這一點就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賞識!當時啊載灃看德國皇室強大,就在臨走時向當時的德國親王請教,親王就說皇室要想強大,必須牢牢抓住兵權!載灃把這句話記的牢牢的!

載灃與德國親王交談

回國後,因為得到了慈禧的賞識,所以慈禧為他牽線搭橋,給他找了個對象,這個對象也不簡單,是慈禧的心腹——榮祿的女兒,沒過兩年,他們倆就生下了一個小孩,取名——溥儀!從此慈禧更加的重視載灃了,而恰好當時慶親王與袁世凱大興改革,為了牽制他們倆,慈禧任命年僅25歲的載灃為軍機大臣!

榮祿的女兒跟溥儀

想想,25歲的軍機大臣,這就相當於一步登天啊,妥妥的國家領導人!本來以為就這樣了,結果沒成想沒幾個月,光緒駕崩了,於是慈禧指認載灃的兒子溥儀為皇帝,隆裕太后垂簾聽政,載灃為監國攝政王!剛指認完第二天慈禧也去世了,這可好,滿朝上下除了皇帝就是他了,可溥儀才3歲,能懂什麼?因此載灃集大權於一身,成了實際意義上的大清控制者!試想一下,才25歲,要擱現在也就才初入職場,正到處碰壁呢,結果人家就執政了,那你想能做的好嘛?

載灃與福晉

記得後來載灃的弟弟還評價過他,說他忠厚老實、遇事優柔寡斷,日常生活很有規律,在當差時也比較小心謹慎!潛意思就是沒啥太大用,這種能力和性格如果放在太平年間,安享一個太平王爺也沒多大問題,但你想現在是什麼時節?正是朝政混亂時期,需要有決斷力、有魄力、有臨機處理的能力,但這些載灃好似通通都沒有,後面一系列的舉措也徹底葬送了滿清江山!

載灃的弟弟

載灃上任之後啊面臨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袁世凱,他一直認為是袁世凱害死了他哥哥光緒帝,再說了也是袁世凱告密才導致的變法失敗,所以載灃一直想著怎麼把袁世凱搞定,其深層次的想法是收兵權,因為他還牢記著德國親王給他說的話呢!但是處理袁世凱不能粗暴,萬一弄不好把他逼反了就不行了,最好是讓袁世凱自己主動讓位!

袁世凱

所以啊載灃很快成立了禁衛軍,把滿族最優秀的子弟集中起來,配備最先進的武器,自己任統帥,同時還把各地的新軍統一划歸中央管轄,最後找了一個由頭,是袁世凱有足疾,不宜在乾了,還是回家休養吧,於是剝奪了袁世凱所有職位,把他給轟走了!你想袁世凱是什麼人?會輕而易舉的被你給玩了?載灃未免高興的太早了!

載灃成立禁衛軍

果然沒過兩年,武昌起義爆發,於是載灃變派遣新軍前去鎮壓,而新軍那都是袁世凱的嫡系,怎麼會聽指揮?而當時的西方諸國跟袁世凱很熟,也都一致認為只有袁世凱能收拾局面,所以不斷的給載灃施加壓力,被逼無奈之下,載灃只有再次請袁世凱出山!

武昌起義

袁世凱是啥人?你說把我打發走就打發走了,現在說請就請了,哪有那麼容易的事?所以袁世凱就回覆說足疾還沒好,不宜出山,背後就是提各種條件啦,最終要求就是要完全控制兵權、重新組建內閣!眼看著形勢越來越危險,載灃只得答應袁世凱的條件!經此一事,載灃突然認清了自己,或者說心灰意冷、自暴自棄了吧,攝政王也不當了,直接搬進王府,遠離政治了!

袁世凱掌握兵權,重組內閣

沒成想載灃這一退,袁世凱就是一進,,他夥同南方革命黨,共同逼清政府退位,發布清室退位詔書,載灃當時已經遠離權力中心了,看著這種情況除了唉聲嘆氣之外,也無可奈何,只得同意!就這樣清政府交到載灃手裡短短3年時間就被親手葬送了,從此清朝276年歷史畫上了句號,封建帝制2000餘年也畫上了句號!

清王室退位詔書

滿清退位後,載灃更加低調,深入淺出,即便後來張勳復辟,請他出山,他也只是冷冷的說了一句:胡鬧!後來溥儀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在東北重立滿洲國,邀請他老爹來重掌大權,日本人呢也想利用載灃的巨大威望,所以也極力勸說載灃全家搬到東北。在這不得不說經過這些年的歷練,載灃變得睿智了很多,他料定此事日後必然凶多吉少,所以非常堅決的拒絕了日本人的招攬,還是過著自己的隱居生活。

東北風景

載灃作為滿清王朝最後一任的攝政王,也是實際上的皇帝,對滿清的覆滅有著一定的原因,但客觀來講,自滿清覆滅之後,載灃始終堅守本心,無論是復辟事件還是日本人的招攬都被載灃拒絕了,可以說戰亂頻繁的幾十年中,載灃即便沒起到什麼積極作用,但也沒有起到消極作用,始終作為一個隱士般存活著!

試想一下,面對袁世凱的大權在握,如果你是載灃,你能通過什麼手段挽狂瀾、掌大權、清叛逆?各位小夥伴可以積極討論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O9CWwBmyVoG_1ZUgO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