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大道如虹助騰飛

2019-05-25     紅河資訊圈

從昆明乘昆玉河鐵路列車經建水、蒙自、屏邊一路南下,沿途翠竹青郁,蕉林、膠林,碧綠成片;絕岩峭壁、瀑布如帛,鐵路之下,南溪河蜿蜒而行;山坳民居點點,掩映在林海之中……6個小時後,在巍如屏障的四連山麓下,一座具有兩廣和法國建築風格相混的小城奔來眼底,這就是河口。」這是走南闖北的生意人鄭碧海於2014年乘坐首趟由昆明開往河口的准軌列車後,寫下的切身感受。

河口縣與鐵路淵源極深。上世紀初,由法國人修建的滇越鐵路從河口縣穿城而過,經過鄰近河口縣的越南老街省,直達越南河內。直至2003年,由於線路老化,出於安全考慮,昆明—河口的客運停運,只開行貨運列車。

「這一別就是11年,直到2014年才再次開通。」鄭碧海由於生意原因經常需要往返於昆明與河口之間,兩地之間再次開通列車,對他來說是個極大的驚喜。「20世紀90年代,米軌火車運行時間比較慢,下午2點從河口出發,要到第二天早上8點才到昆明,全程需要18個小時。由於米軌軌距窄、線路彎度大,乘坐感覺不舒適,很容易暈車。」鄭碧海回憶道,現在的列車,除硬座外還設有硬臥、軟臥車廂,乘坐舒適性大為提高。旅客只需花費54.5元,用6小時就可來往於昆明與河口之間。

路,對於河口縣有著重要意義。「新中國成立初期,河口縣道路運輸主要是靠滇越鐵路與外界連通,而境內廣大農村地區短途運輸多依靠人背馬馱,手推車、牛馬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河口縣交通運輸局局長何洪富告訴記者,直到1966年,才修通蒙自經屏邊到河口的公路(蒙河線),但由於路面窄、質量差,遇到雨天,常出現人推汽車的情景,貨物運輸仍主要依靠人力肩挑背馱和手車推拉。

改革開放後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口交通人牢牢堅守「交通強縣」的初心與使命,以快馬加鞭、只爭朝夕的幹勁,不斷刷新著交通建設的「河口速度」:公路建設項目一個接一個上馬,境內幹線不斷提擋升級,農村公路不斷延伸覆蓋,公共運輸加快發展,公路技術等級、路面通行條件發生質的飛躍,道路綜合運輸體系日臻完善……放眼這座城市,交通的變化,正沿著時間軸不停湧現:

1985年底,全縣共有34條公路,總里程555.7公里;

1990年,全縣公路發展到44條,總里程666.833公里,68%的行政村通了公路;

「十五」末,全縣道路里程1078.48公里,結束了村委會不通公路的歷史;

至2010年底,全縣納入統計里程1228.149公里,鄉鎮通達率、通暢率均為100%,行政村通達率為100%。

……

沿著歷史的脈絡,觸摸河口交通發展的年輪,歲月的印記讓人感懷。一條條所建之路,就是一首首寫在沃野大地上的恢宏詩篇。一座座所架之橋,就是一塊塊立在青山綠水間的不朽豐碑,標註著河口交通闊步前進的步伐。

新時代展現新作為,新使命開啟新征程。勇攀高峰的河口交通人緊跟時代潮流,聚力同心、乘勢而上,築夢大交通,拉開大框架。項目建設華麗升級,交通碩果精彩不斷:2009年8月16日,蒙河高速公路建成通車;2009年9月1日,中越紅河公路大橋舉行試通車典禮;2015年,昆明至河口鐵路客運11年後再次開通,米軌變准軌;加快推進河口至馬關高速公路項目、屏邊至河口高速公路項目、河口縣跨合區至南溪一級路項目、中國壩灑-越南巴剎跨境界河公路大橋項目、中越紅河界河航運綜合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實現全縣鄉鎮農場通高速,口岸公路大聯通。



馬熙騰 攝

圖片來自河口跨境經濟合作區

「我們下一步的發展目標是全力打造縣城到鄉鎮『1小時』到達,河口、壩灑、南溪『20分鐘』經濟圈。」「等河口至馬關、屏邊至河口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我們河口就直接實現每個鄉鎮都通高速公路了。」何洪富笑著說。



馬熙騰 攝

從全縣沒有一條等級公路,到建成新街至河口56.3公里的高速公路,一條條「高大上」的快速通道打通了河口對內對外融合發展的動脈。路網建設高歌猛進的同時,河口也不缺少「繡花」功夫。千方百計破解資金難題,建好更多的農村公路,解決群眾出行難,讓群眾小康路上不掉隊,是河口交通人不變的鏗鏘誓言。



馬熙騰 攝


馬熙騰 攝

目前,全縣公路總里程達2116.165公里;全縣自然村公路建設完成901.388公里,通行政村公路硬化率已達100%。一組組數據,如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唱響了河口交通人的奮進之歌;如一行行跋涉的足跡,見證了河口交通發展的輝煌歷程。



馬熙騰 攝


馬熙騰 攝

70年風雨兼程,河口交通人披荊斬棘、砥礪奮進,譜寫著一首首激昂高亢、氣壯山河的交通發展進行曲。進入新時代,肩負新使命,邁步新征程。河口交通人將以大思路、大投入、大決戰的態勢,一如既往地「築夢大交通」,繼續為河口的發展建起一條條康莊大道,鋪設一條條致富坦途,奏響交通發展的「最強音」。



馬熙騰 攝

來源 :紅河日報

聲明 :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0BFmwBmyVoG_1Z55y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