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認為:孩子自卑多半與爸爸有關,現在改還來得及

2020-12-09     豆媽優選

原標題:心理學家認為:孩子自卑多半與爸爸有關,現在改還來得及

父母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影響到了孩子的個性,畢竟孩子與父母相處較為密切,而且父母也是孩子最親近的人。

芳芳一次隨孩子去圖書館看書,因為芳芳要接聽一個朋友電話,而圖書館要講究安靜,不能大聲喧譁,於是芳芳就拿起電話準備往外走,可是這時孩子與跟著芳芳站了起來,執意要跟媽媽出去,不敢一個人呆在這裡看書。

芳芳看著孩子求帶的表情,沒有辦法,就點頭同意了。

其實,孩子膽子小,連獨處都不敢,在成長中是容易自卑的。而孩子為何會自卑呢,不夠自信呢?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自卑多半與爸爸有關。

爸爸如果有以下這些行為,會更容易讓孩子變得自卑:

1、言而無信的爸爸

爸爸向孩子承諾過的東西,常常會失信做不到,這會讓孩子感覺到失落之外,也認定了爸爸是個不守信用的人,所以,平時都不想,也不敢向爸爸提出要求,因為一個沒有信用的人,是不會幫助孩子做到這些事情的。

2、吹牛的爸爸

爸爸如果過分地誇讚自己,但是自己又沒有太大的本事,那麼在孩子看來,爸爸是無能的,沒啥本事,不管對誰說了什麼,都是吹牛皮的,不會兌現的,而有這樣的爸爸,自己也感覺到羞愧。

比如,在同學面前,不想提起爸爸,因為感覺爸爸是不如別人的爸爸有本事的。

3、打罵孩子

平時對待孩子,總是十分嚴厲,動不動就會打罵孩子,並且否認孩子,貶低孩子,看不到孩子的閃光點,其實這樣的爸爸也會讓孩子變得自卑起來。因為爸爸太不理解自己了,也不曾真正關心自己,對自己沒有愛。

孩子之所以會變得自卑,主要原因就是在於爸爸的行為的影響。

那麼如何讓孩子脫離自卑,變得陽光、自信起來呢?

1、同孩子解決難題

孩子因年齡的問題,在遇到事情會有些不知所措,以及在處理事情時會不懂得方法,所以,結果往往令人不滿意。

不過,爸爸需要在一旁來引導孩子,讓孩子變得自信起來,這樣讓孩子在遇到困難時不慌張,不害怕,並且想辦法去解決它。

所以,爸爸與孩子共同解決難題的精神是很重要的,讓孩子有了多一份力量可以直面對困難,並且有信心,有把握戰勝困難。

2、肯定孩子的能力

當孩子存在自卑的心理時,首先父母不要急於講孩子的短板,要知道,每個人都有弱點,也不想別人一味地抓著不放,所以這時候,給予孩子的應該是肯定,鼓勵的話語,讓孩子樹立起信心,堅強地處理問題。

相反,如果父母一味地責怪孩子做得不好,那麼就會挫傷孩子的自信心,甚至會放棄,從而半途而廢,浪費了時間,也浪費了精力。

3、讓孩子多交朋友

如果希望孩子擁有真正的自信,擺脫自卑,那麼就要多交朋友,與朋友聊天,與朋友玩耍。因為孩子與朋友一起接觸的過程中,會慢慢地意識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從而自覺地改掉,最後變得開朗,自信起來。

其實,讓孩子敞開心扉與別人交流,才會更好地融入正常的生活,而大人所要做的便是引導孩子如何去交好朋友。

自卑的性格,不利於健全人格的形成,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甚至以後工作,都是對孩子不利的,所以大人要有所重視。

爸爸作為影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的重要人物,更要盡到用心去培養孩子,讓孩子在陪伴與呵護之下,成為一個自信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s15R3YBxV5JH8q_chO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