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又名阿爾茨海默症,是發生於老年和老年前期,以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和行為損害為特徵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其臨床表現多為記憶障礙、語言表達功能退化,認人功能基本消失、更有甚者會改變人格和行為等。
這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痴呆類型,也是老年期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數據表明,老年痴呆在65歲以上中老年人群中的患病幾率在已開發國家約為4%-8%,而在我國約為3%-7%。且老年痴呆平均每增加6.1歲,患病率升高1倍,到了85歲以後,患病率可高達20%-30%,在導致老年人死亡的疾病里位列第五。
患病後的一系列功能障礙,讓大多數老年人無法生活自理,有些兒女就必須放棄工作,擔負起照顧父母的義務,給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人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樣的慢性病,足以拖垮整個家,其所需的人力、物力、以及精力,都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承受的。
那麼,平時我們有哪些不健康的習慣,會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風險呢?
1.睡眠不足
據調查,經常熬夜的人會更容易患老年痴呆。因為長期睡眠不足, 人的大腦一直處於興奮狀態,得不到應有的休息,會導致用腦過度,加速大腦老化的速度,久而久之便容易老年痴呆。所以,要預防老年痴呆,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其實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熬夜加班是常態,大多數情況下,是被動睡眠不足。這就需要我們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儘量做到提高效率,勞逸結合。
2.飲食不健康
飲食不健康也會增加老年痴呆的患病風險。例如鹽分攝入過量,人就容易患心腦血管疾病,這樣就增加了患老年痴呆的風險。而過油的食物,則是會攝入過量的鋁,會導致人體出現骨質疏鬆及貧血的現象,增加腎臟的代謝負擔。而這些堆積的鋁物質,會毒害大腦及人體的細胞,誘發老年痴呆。所以即使再喜歡,也儘量要改正自己的飲食結構,實在戒不掉的,就嚴格控制攝入量。
3.愛抽煙喝酒
煙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對於大腦的腦細胞與結構水平的發育具有神經損害。長期吸煙,對內臟器官傷害極大,例如引起慢阻肺。而慢阻肺可誘發痴呆。且煙草燃燒時,持續釋放一氧化氮,吸入過多的一氧化氮會導致腦供血不足,長期以往,大腦也會受到損傷。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約14%的阿爾茨海默症都可歸因於吸煙,就連接觸二手煙也會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風險。長期酗酒則是因為會導致電解質紊亂,容易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而導致出現老年痴呆。
4.不愛與人交流、沒有興趣愛好
大腦經常使用,也會更加靈活。當老年人與外界無交流的時候,用腦的頻率就會大大降低。獨居帶來的孤獨感,使他們的精神相較正常人,更容易鬱鬱寡歡。有研究證明,在抵抗老年痴呆的效果上,社交活動與健身、智力活動的效果是一樣的。而一個興趣愛好,會讓獨居人士有一些精神寄託,加強自己的動手動腦能力,也是緩解老年痴呆的一個好方法。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們不僅日常要監督父母避免以上4個不好的行為習慣,也要多多陪伴他們,多帶他們出去走走。目前國際上尚無完整的治療方案,也幾乎沒有治癒的先例,但是通過合理預防,患這個病的機率也是可以大大降低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nEYgW8BMH2_cNUgo6y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