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都秋季入學的初一學生,就要實行"新中考"了喲~
成都考生將參加全省命題考試,生物新增考實驗操作,體育與健康從50分變60分……作為第一屆參加新中考的孩子們,你們將遇到哪些機遇和挑戰呢?看完趕緊轉給身邊的家長們吧!
新中考改革後,語文、數學、外語實行紙筆閱卷考試、按要求參加四川省教科院組織命題的考試。意味著,最受家長關注的成都、綿陽可能在同一考試平台競爭。
目前四川的中考,是由各個市州命題、各個市州組織進行。但新中考改革後後,語文、數學、英語的命題權,交給了四川省教科院,及俗稱的"全省統考"。我們可以預見,為體現各地市州的教育均衡發展,試題難度將會降低。這對中等生,是利好,這也指導初中學校的平時教學方向:更加注重基礎知識。
那麼,有人問:新中考改革後,會不會像高考一樣,全省統一命題,統一招生呢?
中考屬於義務教育結束後的升學考試,各個市州根據地方實際情況採用的初中科目教材,有些不一樣,出版社的版本不同。如果全省統一採用一套試卷,統一錄取,那教育落後地區的考生,如果跟教育先進地區考生同場競技,勢必帶來不公平的問題。
但是,綿陽和成都高度接近,而且教育水平相差不大,未來成綿可能進入同一競爭平台。
近年來,成都市初中畢業生普通高中升學率逐年提高。2018年,成都初中畢業生普高升學率已達60%。
2019年,中心城區("11+2")普通公辦高中學校招生計劃共34215人,較2018年增加1885人,其中省級示範性公辦高中招生計劃為23035人,民辦普通高中計劃招生人數為8800人。
新中考改革後,成都市教育局將進一步擴大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到2020年底前,將新建公辦普通高中9所(不含民辦),改擴建24所,普通高中學位將進一步增加。
這意味著,成都高中三年後要擴招,尤其是省級示範高中、優質高中,包括四七九。三年後,成都娃娃上高中更容易,上大學的成都人更多了。
2019年中心城區(5+2區)省級重點中學招生計劃1.3萬人左右,統招計劃為1.1萬人左右,其中指標到校生的名額就達到了5734個,覆蓋率超過50%。
據教育局指標數據,中心城區每區確定一所省二級以上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5+2"區域的學校拿出12%的指標,其餘6個區的學校拿出不低於5%的指標作為市級統分指標,市級統分指標分配到該學校所在區外的中心城區。
而區域指標(區內直升):"5+2"區域學校另外38%的指標和其餘6個區學校剩餘指標作為區域指標,區域指標的分配範圍為學校所在區。
新中考改革後,指標到校生招生計劃達到50%以上,意味著一半以上的學生將通過指標到校的形式進入省級以上優質高中。
這意味著中考越來越不重要,初中的應試教育必將降溫,指標到校生成為初升高的主流。
1、所有指標到校生,均需參加中考報名,完成體育考試、理化實驗操作考試和初中畢業考試。
2、市級統分指標生、區域調劑指標生均須參加中考,且中考升學成績須達到志願指導線(即重點線)才可錄取。(2018年起)
3、區域指標生不參加全市統一組織的中考,其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和化學5科的初三畢業會考由初中畢業學校自行命題。
新中考改革後,初中生的升學壓力劇減,初中教育開始回歸素質教育,小升初慢慢理性,不再瘋狂,初升高的家長也可以稍稍鬆口氣!
成都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計分科目仍為10科,除體育與健康計分成績由原50分提高到60分外,其餘科目計分權重不變,(體育素質綜合評價考核10分+統一考試50分,升學總成績由目前的700分調整為710分。)
這意味著,體育與健康的重要性在不斷上升,在未來的改革中,體育與健康的重要性還會加大,分值還會不斷提高,考試更加嚴格。
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科目將在現有基礎上增加音樂、美術和地方課程,但新增學考科目不納入升學計分,由學校組織實施,成績合格即可。
物理、化學的實驗操作分數,由以前的10分,增加到15分;增加了生物的實驗操作能力考試,為15分。這也體現了中考的導向:更加注重孩子的實際動手和操作能力的培養。
改革後的中考試卷,物理必將增加難度,這也符合四川高考改革後,選修物理學科的定位。化學計入中考總分雖然只有50分,但可能難度會比現行的中考試題增加。因此初中時期,各校實驗課程是非常重要的。
新中考採取4(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6(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學)模式錄取計分的,不再減少計分科目"。
語文、數學、外語三科滿分各150分;物理成績按70%計入,滿分70分(含實驗操作考試15分);化學成績按50%計入,滿分50分(含實驗操作考試15分);體育與健康滿分60分(含體育素質綜合評價考核10分);道德與法治、歷史、生物(含實驗操作考試)、地理升學成績每科總分按20分計算。具體折算細則由市教育局、市招考辦另行制定。
初中畢業成績以等級形式呈現。畢業成績等級分為a(優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四級。具體認定辦法由市教育局另行制定。
信息綜合來源於成都教育發布,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後台及時刪除。
看知識視頻、下學習資料、讀教育資訊、找機構、請家教、上"學樂幫" APP
各大應用市場搜索"學樂幫"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