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收到感謝信,來自「火箭」!

2020-06-06     大連廣播電視台

原標題:大工收到感謝信,來自「火箭」!

「向大連理工大學對長征五號B首飛火箭研製過程中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日前,一封來自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型號辦公室的感謝信令大連理工大學結構強度與輕量化設計團隊全體同仁歡欣鼓舞,備受激勵。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型號辦感謝信

5月5日,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取得圓滿成功,實現我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為全面實現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發展戰略奠定堅實基礎。首飛成功後,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型號辦公室,總指揮王珏、總設計師李東發來感謝信寫道: 「大連理工大學研發的航天新型輕質高承載結構及其高效優化設計技術,實現了箭體結構大幅減重,為保障火箭運載能力和多次關鍵技術攻關發揮了重要作用,長征五號B火箭首飛的成功發射凝聚著你們的智慧與奉獻」。這份沉甸甸的感謝信是大工航天人專注結構強度與輕量化設計領域十餘年,用汗水鑄就的華彩榮光,更是代代大工人傳承紅色基因,始終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的生動體現。

結構輕量化是提升航天裝備效能的重要手段,是航天裝備研製的永恆主題,開展結構強度與輕量化設計是提升裝備競爭力的核心技術之一。2008年以來,在程耿東院士的指導下,大連理工大學力學系王博教授、李剛教授、亢戰教授、郝鵬教授等帶領研究團隊與航天一院一部聯合攻關,針對大直徑運載火箭開展了大量結構優化設計研究工作,成功為長征五號火箭實現優化減重。此次針對長征五號B首發火箭,研究團隊與航天工程師提出全新結構方案,應用於長征五號B尾段設計中,進一步實現結構減重。

結構強度與輕量化設計國防科技創新團隊

「堅定創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回信中這樣勉勵大家。長征五號B火箭首飛成功,讓中國飛天夢再進一步,也讓大工航天人備受鼓舞,他們紛紛表示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以航天夢助推中國夢,為實現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李剛教授:「長征五號B火箭的成功首飛是航天結構強度分析中心多年工作成果的縮影,再一次提升了我們基礎理論創新和攻關型號難題的信心。強度中心將不負韶華,爭當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和實踐者,為我國邁向航天強國做出貢獻。」

王博教授:「十年鑄箭,風雨兼程,與航天英雄們一路同行,有項目攻關時的孜孜不倦、上下求索,也有捷報頻傳時的慷慨激昂、欣然淚下。在全面建設航天強國的十四五,我們將心存家國情懷,力行航天報國!」

郝鵬教授:「與航天工程師一道工作的這十餘年,更多的是在學習和不斷理解國家需求究竟是什麼,能夠將所學所得與祖國所需密切結合,是我們大工航天人的幸事,更是青年科研追夢者砥礪前行的不懈使命。」

另悉,今年3月,王博教授作為帶頭人的「結構強度與輕量化設計團隊」入選國防科工局國防科技創新團隊。近年來,團隊與國內重要航空航天裝備研製總體單位建立了聯合實驗室或研究中心,圍繞多型運載火箭、飛行器、發動機等裝備結構自主研製開展了大量聯合研究。未來該團隊將進一步緊密結合我國新一代航空航天裝備結構研製需求,力圖瞄準新一代裝備先進結構強度與輕量化設計技術體系構建,獲取理論和方法的源頭創新,形成自主可控的實用技術和設計軟體。

來源:遼寧日報《北國》新聞客戶端

編輯:婷婷 編審:海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lKriHIBd4Bm1__YZ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