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下午時間,川普就中國問題發表記者會,簡單10分鐘表態並迅速離場,沒有給任何記者關於明州問題以及談話內容細節的提問機會。對於眾多留學生來說,最為關注的是自己的學生簽證和未來留學機會是否受到影響。
就川普記者會內容來說,只談到要保護美國大學的學術安全,宣布美國大學科研領域要對中國進行進一步限制以保護美國。
會後,發布了Proclamation on the Suspension of Entry as Nonimmigrants of Certain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表示將暫停某些學生和科研人員入境(針對即將持有或者已經持有F和J簽想入境的人士)。其中就大家關心的學生與科研機構來源做出了定義——如果你學習和科研工作的地方實踐或者支持中國的軍民融合發展戰略Military-Civil Fusion Strategy,那麼你就有可能被限制入境。
關於限制入境對象的說明
看到這,很多同學問,我的學校屬於上述學府麼?
有不少公眾號認為這是對STEM和高等學府比如985高校的全面遏制。但是ME留學的解讀是,這樣的說法並不嚴謹,擴大了範圍。
由於美國官方沒有給出詳細清單,所以使得打擊範圍模糊,美國擁有更多解釋權。早前紐約時報列出了要驅逐國防七子高校本科出身的學生(涉及3000名境內身份持有者),在本次聲明里並沒有提出,而搜索軍民融合發展戰略Military-Civil Fusion Strategy相關機構,只有澳洲機構給出的評估,美方無官方版本。
因此,部分文章有點標題黨嫌疑了。但值得注意的是,5G,晶片,通信,化工等敏感學科,未來赴美申研究生/博士的難度確實會加大。而計算機/大數據等以授課和職業培訓為核心,不以科研為主要培養訴求的項目,相對安全,具體情況則需要看今年2020秋季入學的同學的簽證情況再做判斷。
想要安慰所有學生和家長的是,在ME留學從業的早年,赴美申請學生簽證一直比較嚴格,學生簽證簽發一次一年,很多理工科學科很容易被行政CHECK,更別說北航等院校的同學每次去簽證都是做好了最壞的準備。當年,文商科和理工科的OPT簽證都只有一年,不過是歐巴馬任職中後期才有調整。對於觀察行業足夠久的人來說,一切有點像回到以前。所以政策不斷變動,大家無需憂慮,做好當下即可。
這些同學都基本安全
當然,通篇下來,目前安全的:
境內學生簽證持有者,除了媒體報道驅逐國防七子高校簽證外,官方無驅逐計劃。其他與這些高校無關的同學們繼續學業無阻礙;
美本和各位海本,港澳台本科的同學在未來的研究生申請中也不受任何影響;
人文社科和商科類的同學不受影響;
打算去美國讀本科的高中生全部不受影響,即使你們打算去讀STEM;
持有OPT/H1B的同學也沒有收到任何新法令;
目前大使館將在六月逐步恢復,美國境內移民局也在重啟,並恢復了加急服務(可能與移民局預算有限有關)。
可能受影響的學生要怎麼做呢
部分正在等待簽證的敏感院校/敏感專業的准研究生們,以及學業中途回國,之後打算入境的研究生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站長建議大家給學校寫信,美國大學是永遠站在學生這邊,支持大家赴美進行學術交流的。因此,當大家覺得被無端定義成對美國安全具有威脅性人士,亦或者簽證可能受到影響的時候,請大家和學校表態。當前,美國院校也在積極收集學生的問題,再進行抗爭表態。
發聲永遠比沉默有用。
對2021/2022申請者的建議
對於敏感學科的申請者,建議大家在準備未來兩年的申請時,採用多地混合申請,以應對全球政策的變動。
不僅是敏感學科,多地混申也可以用於其他文商科同學,高端人才不單流向美國,如果你足夠優秀,放眼世界,拿到多個錄取後,可能會收穫一些小獎,或者更多原先你沒有想到的機會。
是否出國留學可能是很多同學的憂思之一,但是站長認為,很多學科優勢還是以歐美為主導,如果有機會促進交流對於雙方都是有利無害,但如果因為疫情或者各種政策原因,終止留學計劃,大家也可以調整心態,畢竟讀書什麼時候都不算晚。
美本/海本/港澳台本科同學可以抓住歷史機遇,很多機會最後導向了美本以及其他海本同學(美國高校永遠對國際生有需求)。當然部分陸本同學可以選擇轉學美國,成為美本之後再升學,亦不在政策限定範圍內。
學術交流探討以及追求自我進步是永遠值得鼓勵的事情,也許留學生群體近日來在各路人士的討伐下,並不受歡迎,希望大家可以看淡外界的看法,從自我和學術出發,為自己謀求發展。
因此方法總比問題多,在全球風向一日一變的情況下,穩住自己的心態好好學習,不斷提升自我,才是王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ksganIBiuFnsJQV7dU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