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測試機械鍵盤的大鍵一致性,我們自主開發了這台設備:按鍵克重曲線分析儀。它能準確抓取大鍵的各個點在觸發過程中的克重曲線(壓力和行程的關係曲線),再結合玩家實際使用鍵盤的習慣,制定了的11點測試法。以此法針對市面上的機械鍵盤做模擬測試,能發現每款鍵盤的按壓特點,從數據角度反映出大鍵調校水平的高低,擺脫玄學換個角度給讀者提供參考。不過,雙11我們這個排榜來得晚了點。
好看的鍵盤千篇一律,完美手感的萬里挑一。
【測試設備&原理】
【測試設備】:按鍵克重曲線分析儀
【原理】:將鍵盤保持默認出廠狀態在水平測試台上,以模擬人手的使用作為測試場景。機械臂模擬手指做垂直按壓的操作,感應器將以緩慢、高靈敏度(100000點/秒)準確抓取整個「下壓和回彈」過程中各個點的壓力變化,測出按鍵的克重和行程關係的曲線圖,並計算實測數值與軸體理論值的偏差率,統計出各項指標的結果。最後將數據偏差和按鍵的實際情況結合進行分析,確認其整體按鍵順暢程度、一致性和手感特點。
【測試方法】:測出普通鍵(X1倍鍵帽)的曲線作為參照標準,再選擇操作頻率最高的大鍵(帶平衡結構的鍵如Space、Enter、Shift*2、Backspace、)的各個測試點作為重點測試對象,模擬人手操作習慣,將各個大鍵的實測曲線圖與標準曲線進行分析、計算偏差率,最終得出該鍵盤在實際體驗時大鍵手感的優劣。
【測試取樣點】5個大鍵、11個觸發點,適用於標準鍵位布局鍵盤。
好了,話不多說,我們進入正題,
本次測試手頭有的8款價位在199~399之間的產品,全部CHERRY紅軸104/108鍵的完整配列鍵盤,多數是PBT鍵帽、衛星軸大鍵的主流入門級OEM機械,為了方便閱讀和體現差異,故按測試成績作為排名,並結合數據額外製作了「能力分布圖」做特點概述,給大家更為直觀的結果。更為詳細的測試數據來自系列文《GWT報告篇》的單品測評報告,感興趣的親關注已發布和未來更新。
本排名的依據:測試通過率。
參考標準:CHERRY MX紅軸的克重曲線以及允許公差範圍。
客觀數據和主觀差異的說明:這是測試MX紅軸機械鍵盤,有些大鍵的衛星軸阻力過大,導致該測試點的按壓克重達到了黑軸的級別,人手快速敲擊可能感覺不太明顯。但數據騙不了人,它已經不是MX紅軸的味道了,測試設備是緩慢釋放準確抓取各個有效點的數據,不放過每一個細微的變化。
第8名:AKKO 3108,測試通過率73%
【簡介】AKKO和DUCKY分家後,3108是AKKO主打的鍵盤,除了這個入門級配置,各種IP合作的熱升華主題鍵帽層出不窮,選擇豐富。其次鍵盤的造型秉承DUCKY,看起來輕巧不厚重,配色多、顏值也不錯。
【測試情況】55個點內,AKKO3108共有15個測試點不合格,通過率73%,單點測試得分在57~95之間跨度不小,有一個不及格的鍵為[右Shift]。從數據來看它的主要問題是:兩個Shift鍵的「總程壓力」過大,多數大鍵邊緣「預緊力」不足。大鍵觸底時的克重超過MX紅軸的允許公差範圍(33%的偏差),表現為力度增加過多而進入黑軸的範圍。「預緊力」普遍較低,但37~43%的偏差最終預壓力落在16~18cN之間,接近合格的20cN,有輕度松垮但並不嚴重。
預緊力不足會造成大鍵的松垮,敲擊的空行程和回彈時放大鋼絲聲,在我們的描述紅軸的結果內,分為三個級別:0~10cN為極度松垮、10~15cN為明顯松垮、16~19cN為輕度松垮。大家可以參考下再看後面的介紹。
能力描述(5項能力,單項滿分為100,偏差越小,分數越高):
- 大鍵按壓的順暢度良好,且行程基本足夠。
- 5個大鍵邊緣測試點,按壓過程中壓力增加過大,少了紅軸的靈巧。
- 4個大鍵有輕微的松垮現象,但幅度不大在可接受範圍內。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覺得太慘了吧,3108才73分,加點吧,不可能的。其實,我們的測試不那麼容易得高分,因為CHERRY軸體本身存在公差(正是以這個為主),大鍵是「2顆衛星軸+1個主軸」的組成,就必須考慮衛星軸的問題,當然可能鍵帽還有影響,要3者協同好讓按壓克重曲線最大限度接近/保持MX紅軸軸體的曲線圖,的確是需要功力的,更需要廠商多花心思去測試、調校,機械鍵盤幾百元的價格也不能完全是買硬體。
第7名:ikbc C104,測試通過率76%
C104是ikbc最成功的代表作,熱銷於各個電商平台,早些年一直是以大鍵手感出色著稱,包括我們之前測的F87的測試結果也證明他們的實力。不過,隨著競爭對手的進步,這種領先優勢在縮小,但模具成型、鍵帽做工等方面ikbc也有進步,C104依然是加(入)購(物)率極高的入門級機械鍵盤。
【測試情況】55個點內,ikbcC104共有13個測試點不合格,通過率76%,單點得分54~96之間,平均79分。從數據來看它的問題並很不集中,沒有3108那麼明顯的力度增加,但是「預緊力」的數據4項飄紅顯示C104的也存在輕微的松垮(39~50%偏差率)的問題。失誤最多之一的是「導通行程」,但這個對手感影響不大,更多是看出軸體的做工。包括它的「導通壓力」受「總程壓力」的影響而增大,所以,整個數據表並不好看,但基本上守住了紅軸的味道,克重增加小、總行程足夠。
能力描述(5項能力,單項滿分為100,偏差越小,分數越高):
- 「總行程」能力高達97.4,為本次測試最高,大鍵按壓的順暢度出眾,且行程充足。
- 按壓過程壓力的增加不大,雖然兩個[Shift鍵]飄紅,最高在89cN,但平均19.71%的偏差(12cN,低於20cN),加上充足的行程,紅軸的味道可以算是守住了。
- 3個大鍵(Space、左Shift和右Shift)有輕微的松垮現象,但同樣幅度不大在可接受範圍內。
第6名:酷冷CK370,測試通過率78%
CK370是酷冷主打入門級的型號,也是常常被網友拿來對比ikbc、AKKO的型號。作為OEM機械它的特點是造型十分方正、稜角分明,配置緊隨大流,並且支持全平台(windowsMac OSX、Linux)。
【測試情況】55個點內,CK370共有12個測試點不合格,通過率78%,單點得分在47~97分的驚人跨度,暴露了這把鍵盤一致性不太穩定,並且有兩個不足60分的鍵:[右Shift]、[Enter],尤其[右Shift]的5項數據幾乎團滅。拋開個鍵,它的最大問題是「預緊力」明顯不足,5項飄紅的數據全部在15cN以下,這就造成了明顯的松垮,每個大鍵都存在這個問題。然後在「總行程」上做的不錯,雖然負公差為主,但平均3.5%的偏差(浮動0.14mm)基本不影響。廠商在詳情頁提及自認為不錯的2代衛星軸,缺乏數據支撐,也可能更多是來自充足的行程和順滑度,而忽略了衛星軸的松晃,在我們對比橫評之下能看得到結果。
能力描述(5項能力,單項滿分為100,偏差越小,分數越高):
- 「總行程」能力96.5,大鍵按壓的順暢度出眾,且行程充足。
- 按壓過程壓力的增加不算明顯,雖然[右Shift]掛了,但大多數鍵還在MX紅軸的公差範圍內,力度基本上還是紅軸的特點。
- 每個大鍵都有較明顯的松垮現象,輕輕撥動鍵帽能清楚的看到它的晃動幅度,在敲擊過程中它的聲響比別的鍵盤更大,伴隨雜聲。
第5名:新貴C104,測試通過率82%
新貴作為外設老牌之一,起起伏伏但卻始終屹立,這款C104從型號名稱、配置和手感特點都能驗證它對標ikbc的C104,看起來並非新貴自己生產而是外部代工。一上市就打特價199元,我們之前做個測試,手感其實能頗有一些ikbc的味道。
【測試情況】55個點內,新貴C104共有10個測試點不合格,通過率82%,單點得分在56~93分,平均分80。56分成績顯示這把鍵盤依然有軟肋,那個[右Shift鍵]幾乎團滅,5項數據僅1項通過。除此之外,它的主要問題和CK370相似,「預緊力」不足,除了[左Shift]之外,其它各鍵均有不同程度的松垮(13~19cN之間)。而且,空格鍵是這8把裡面唯一有品質問題的,按Space右側可能讓左側翹起,脫離衛星軸的固定。
能力描述(5項能力,單項滿分為100,偏差越小,分數越高):
- 「總行程」能力值95.3,大鍵按壓的順暢度優秀,且行程充足。
- 「總程壓力」、「導通壓力」和「導通行程」的平均能力均在80以上,單說MX紅軸的感覺它給出的結果是不錯的。
- 大部分大鍵都有較明顯的松垮現象,平均分低於70,輕撥鍵帽能看到一些晃動,但是因為衛星軸上固態潤滑脂是非常積極,敲擊時的噪聲被一定程度的遮蓋,沒有CK370那麼吵鬧。
第4名:GANSS GS104C,測試通過率82%
GANSS的這款C104是新的C系列,外形和過去不同,但其實和新貴C104是一個外形,屬於公模產品,所不同的是核心方案和品控要求,高斯給GS104C配備了驅動軟體、可支持雙系統和Type-C互聯,鍵線分離設計等。
【測試情況】55個點內,GANSSGS104C共有10個測試點不合格,通過率82%,單點得分在67~96分波動相對平穩,平均分81,並且沒有不及格的測試點。和ikbc C104一樣,GS104C的大鍵在「導通行程」上跪了4次,雖然這個「導通行程」對手感影響並不如其它力、總程那麼明顯,經過測試,這種情況絕大多數是CHERRY軸體的公差已經偏大導致,但飄紅即是飄紅,數據不容妥協。拋開比較高頻的問題,GS104C並沒什麼明顯軟肋,「總程壓力」沒超過50%的偏差,「預緊力」兩次飄紅但都在17cN至上,並沒明顯松垮。相比新貴C104大家同一個外觀、鍵帽,敲擊感覺卻有差異,這其實就是廠商的品控在影響結果。
能力描述(5項能力,單項滿分為100,偏差越小,分數越高):
- 「總行程」能力96.6,大鍵按壓的順暢度出眾,且行程充足。
- 「總程壓力」、和「導通行程」的平均能力均在77以上,除了最大值達到88.60cN,其它均在公差範圍內,基本上還是紅軸的感覺。
- 「預緊力」能力達到77.8,總體大鍵比較緊湊而不松垮,敲擊過程中的聲音比較乾淨,沒什麼異響和鋼絲晃動聲。
同一家代工廠出品的產品,因為品牌商的能力、品控要求不同,出來的產品也不相同,這就是為什麼同為台灣立寶代工的半價F的酷冷的台產機械,雖然高於一般機械,但和FILCO完全不是一個級別,此外,給LEOPOLD代工的明哲,給JAKI做的JD系列完全無法媲美L的手感和做工。但是,如果是一線品牌的代工廠,它肯定比市面主流水平高,我記得有個叫「必要」的商城,它正是利用這個思路。
第3名:黑爵AK535,測試通過率84%
黑爵做CHERRY軸機械其實也比較早,曾有戟鋒、AK47這樣的產品,但大部分銷售額來自國產軸。這把AK535是黑爵投向入門級市場的差異化產品,299元背光PBT性價比看起來非常不錯,而且配備驅動程序。
【測試情況】55個點內,黑爵AK535共有9個測試點不合格,通過率84%,單點得分在72~93之間穩定的波動,平均分86的高分表現,也沒有不及格的測試點。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總程壓力」沒有一項超標的,它的「預緊力」也表現正常,沒明顯松垮的按鍵(低於15cN)。它最大的問題是它的「總行程」全部是負公差(不足),從數據上看AK535的實測總行程多數在3.4~3.5mm左右,這樣的大鍵往往行程不夠,感覺下壓過程意猶未盡,觸底也不是鋼板反饋聲,而造成了肉感。
能力描述(5項能力,單項滿分為100,偏差越小,分數越高):
- 「總行程」能力低於94本次測試中所有產品中的最低,行程不夠充足而影響順暢度。
- 「總程壓力」和「導通壓力」都是高能力表現,力度控制良好,敲擊的感覺是十足的紅軸的味道,但是「總行程」限制它更大的發揮。
- 「預緊力」能力達到77.2,基本上大鍵無明顯松垮,但敲擊過程中的聲音還不是十分乾淨,有較明顯的鋼絲撞擊聲雜音。
第2名:CHERRY MX2.0,測試通過率87%
作為CHERRY機械鍵盤最早的國產型號,MX2.0的生命周期很長,與之同期的不少鍵盤都退出服役了。這個德國設計中國製造的產品,而且是無鋼板、無階梯高度、ABS鍵帽的另類機械鍵盤,存活到了現在和CHERRY品牌和它自身的能力分不開。
【測試情況】55個測試點內,CHERRYMX2.0共有7個點不合格,通過率達到了87%(比較高),單點得分在63~95之間穩定範圍波動,從數據上看也沒特別的毛病和軟肋,整體均衡。只是兩個Shift鍵的表現一般,各有一處「預緊力」低於15cN呈現明顯的松垮,但下壓的阻力並未增加。
能力描述(5項能力,單項滿分為100,偏差越小,分數越高):
- 「總行程」能力只有91.4,偏移值全部是負公差,即說明大鍵按壓的行程有所欠缺。
- 「總程壓力」測試無一失誤,能力值高達85.9,力度控制出色,加上「導通壓力」也表現穩定,CHERRY自己在紅軸的一致性把握上做得出色。
- 「預緊力」能力達到76.6,總的來說大鍵比較緊湊,但兩個[Shift]存在較明顯的松垮,敲擊時能聽到明顯的鋼絲聲,Space則有其它異響。
第1名:富勒G902S,測試通過率91%
這把G902S是富勒在G900S之後發布的新品104鍵,在設計上它和之前的風格有較大的差異,除了依然堅持綠色背光、主流配置,其它都有所變化,比如搭配的是ABS雙色鍵帽、類膚質噴漆上蓋,支持免驅宏等。
【測試情況】55個測試點內,富勒G902S只有5個點不合格,通過率達到了91%,單點得分在78~96之間是本次8個產品中最穩定的,平均得分也達到了87。從數據上看只有「總行程」、「預緊力」兩項參數超標,其它各項參數均穩定,大鍵的行程略微欠缺,觸底不夠感覺不到鋼板的強烈回饋,而且[Space鍵]一個鍵上3個測試點中2個點松垮,這個空格會造成聽覺上一些不悅。
能力描述(5項能力,單項滿分為100,偏差越小,分數越高):
- 「總行程」能力只有90.8,偏移值全部是負公差,即說明大鍵按壓的行程有所欠缺。
- 「總程壓力」沒有一個失誤,力度控制出色,此外「導通壓力」和「導通行程」能力均在80以上,對於MX紅軸的原味保持,在力度上它無疑做到了。
- 「預緊力」能力達到79,是所有測試中最高的,但是[Space鍵]集中了唯一的兩項預緊力不足,敲擊時感覺鍵帽的松垮,聲音也不夠純凈,雜音較大。
綜合比較結果:
根據機械鍵盤發明者的最初設計,行程、力度是機械鍵盤的手感精髓所在,在這個基礎上改變一些按壓過程中的元素(行程長短、有無刻度和刻度大小)、彈簧的結構(材質、線徑和圈數等),已經導芯和簧片的聯動結構,就變化中黑紅茶青等各種手感的體驗了,所以,影響鍵盤手感的因素需要串聯二者來分析。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的測試也是基於這個基礎。考慮到普通鍵沒有調校空間也不體現差異,遂測試大鍵的按壓過程中「行程和力」的變化關係,最終發現鍵盤的問題所在,或者特色之處。再看看本次排榜情況,做最終梳理。
雖然(上表格)標出了各項能力值的最高、最低分,這只是便於分析。我們建議結合比較讓人敏感的「總行程」、「總程壓力」和「預緊力」這3項來看,原因如下:
充足的行程是機械的本色,相比薄膜最大的不同之一,4mm的行程依然能順滑自如,而且長壽,「總行程」能力越強,多數情況下按壓的順暢度有保證。
總程壓力,關係到敲擊觸底感受,力度範圍取捨才能區分相似風格的軸(黑軸VS紅軸、青軸VS綠軸)的差別。
預緊力也叫預壓力,直接測試預壓過程的長短和力,我們測試系統抓的是前0.2mm內的變化,能敏銳的察覺出大鍵是否具備空行程,及其長短和預壓力度的強弱。
所以,正在關注這8款機械的朋友,請按照這種這個思路結合我們對產品的濃縮分析,除了紅軸,其它軸的邏輯同樣遵循,希望找到你想要的那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