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潭交通街

2019-12-13     鷹潭優生活

作為本土的鷹潭人,只要瞄一眼就能看出這是交通街的一角,由於道路封閉,交通街路口顯得格外的清冷,一旁的商戶也沒有開門營業,放眼望去,空空蕩蕩的……

說起交通街也算是鷹潭的地標性建築,曾經80、90年代說的「一條路、一個警察看兩頭……」這「一條路」就是---鷹潭交通街。歷經時光的洗禮,現在的交通街更像是守望鷹潭的一位老者。

看到這個喜慶的「人偶」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這家自釀純糧燒酒是多年的老店,品一杯時間的佳釀,是醇香、是甘冽、是辣、是甜,是酸楚……如人生,冷暖自知。

老街道居住人口密集,一些寶媽既要上班又要兼顧寶寶,所以一家幼兒託管機構是非常的吃香的,鬧市區接送寶寶方便,成為了周邊很多有寶寶家庭的不二之選。

日子漸冷起來了,以往擺的滿滿的夏季床上用品,已經全部更換成棉絮棉被了,這樣的店能得以生存源於它物美價廉,自是深得人心。

街道里這樣的老「古董」並不少見,在鷹潭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中,老房子是一種回憶,讓那些被遺忘在時光長河裡的青春年少,或苦難時光警醒我們,要懂得珍惜。

走進街道拐角處抬頭望望,天空被樹葉分隔地細細碎碎,樹的生長見證了時間的流逝,它灑下的影子清涼了無數人的心,很多人在這裡長大從這裡離開,只有樹,佇立著,觀望著……

走在老舊街道,這些場景抬頭可見,電線、電話線、寬頻線……空中交錯,雜亂的「線路蜘蛛網」不美觀是其次,存在消防安全隱患才是重中之重,期待有朝一日能有所改觀。

老房子錯綜複雜的舊電線,竟也被「充分」的利用起來了,晾在窗外的幾塊臘肉怕是被粗心的人兒遺忘掉了,經過風吹、日曬、雨淋,怕也早已經變了味道。

變了味道的恐怕不僅於此,印象中站在自家門口,都是街坊鄰里之間相互寒暄,家長里短,在正常不過了,但「交通街站街女」別有一番寓意……

姐妹早點在全友家居斜對面的巷子,每個巷子裡都藏著不同的美味,油條包麻子總是在這樣名不見經傳的小巷子裡才能尋到。

說不上哪裡味道好,也許就是童年記憶里的那一抹老味道,時不時會勾起小編的饞蟲;油條包麻子一定要裹滿白砂糖,又脆又香又甜,值得去嘗嘗。

簡單的居住平房,小小的洗水池,搭建的小廚房可謂是簡陋,門前栽花的溫情還能保留下來實屬不易,生活除了一日三餐四季,還能溫柔以待。

每個地方都有一些本土人愛吃愛弄的特色小吃,一小塊陽光充足的地方,鋪上乾淨的麻袋,曬的是我們叫不出名的或是蘿蔔乾、或是柚子皮,生活也可以多一些小趣味。

晌午的陽光是如此的溫暖,小花貓也不舍這份愜意時光,甚是可愛,只希望,每個人都能好好生活,時間在此放慢了腳步,光陰仿佛被拉長……

承蒙時光不棄,趁著陽光正好,把被褥枕頭都抱出來吸收點陽光,吸收點溫暖,自己也抖一抖身上的塵埃,從新出發……

由於鷹潭老城片區的排水系統在進行全面改造,鷹潭火車站四海路往東、四海路往西兩方,目前均呈全封閉施工狀態。

城區主幹道封閉施工,必然給周邊居民、商戶、及城市交通帶來一定的壓力,都渴望能早點恢復正常交通。相信不便只是暫時的,未來的路會更好走,未來的日子會更紅紅火火。

來源:鷹潭之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X_V_W4BMH2_cNUgd7P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