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吃飯,並非代表他叛逆,家長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2020-03-25   西紅柿媽媽

文|西紅柿媽媽

當孩子長到兩歲的時候家長會發現,這個時候的孩子是最調皮搗蛋,最難管的,甚至可以稱為是可怕的兩歲。別的暫且不說,光是吃飯這一點,就讓很多父母感到為難。

有不少孩子到了兩歲就開始不喜歡吃飯,為了讓孩子正常吃飯,家長連哄帶騙,甚至出言恐嚇,暴躁的父母還會給孩子一頓揍,但是對於孩子不喜歡吃飯這一點都沒有太大的效果。

有的時候,孩子不願意吃飯不僅僅是心理上的小叛逆還有其他可能,家長只有找對原因,才能夠更順利地解決寶寶不吃飯的問題,採取必要的措施讓孩子愛上吃飯。

一、寶寶不愛吃飯的原因

1、吃零食過多

很多寶寶都有吃零食的習慣,這一點要怪家長,因為是家鄉的不注意,給孩子養成的不好習慣。孩子吃零食有的時候可能是覺得有些餓了,所以吃一點墊墊飢。還有一些孩子吃零食只是為了過嘴癮,覺得東西好吃就拚命地往嘴巴里塞,閒著的時候,嘴巴里不嚼一點東西就會感到不習慣,在不知不覺期間,吃零食吃的比正餐還多。

由於零食吃的比較多,寶寶早就有了飽腹感,對於正餐自然就沒有多大興趣了。如果寶寶日常吃零食吃的不多,到吃正餐的時候還是沒有興趣,很可能是寶寶所吃的零食大多是甜食,比如巧克力,蛋糕等,這一類的食物會引起血糖升高、抑制中樞神經,一到吃正餐的時候就就沒有胃口。

2、寶寶消化功能不好

如果寶寶消化系統不好,那麼寶寶吃食物對於自己身體的運行就相當於增添負擔,一到吃飯的時候就會產生排斥行為。另外,如果寶寶睡眠不足,也會導致消化工能紊亂。

3、沒有給寶寶養成按時吃飯的好習慣

很多家長可能比較忙,不能夠嚴格按照一日三餐的早中晚三個時間段就餐,通常都是什麼時候不太忙了,隨便做點飯趕緊吃完,而孩子的飲食作息也跟隨父母,是很不規律的。

如果寶寶飲食時間不規律就不會養成按時吃飯的習慣,到了吃飯的點,寶寶可能因為不是很餓就對食物失去興趣。家長很忙的時候會對寶寶有所疏忽,寶寶吃沒吃飯家長也不知道,即便知道,也很可能顧不上,這個時候寶寶在吃飯上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而且寶寶飲食不規律對於胃部的傷害是比較大的,容易造成胃病,因此,大人因為忙,自己可以不按點吃飯,但是孩子必須按點吃飯、養成習慣後。即便家長很忙顧不上孩子,孩子也會到了飯點就主動吃飯,好習慣一旦養成,家長真的可以省心不少。

4、爸爸媽媽沒有給孩子做好榜樣

很多父母還有一股幼稚氣,比如到了吃飯的點,但是遊戲還沒有結束,所以就不按時吃飯,先把遊戲打完再吃飯。這樣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在潛移默化中,孩子也會跟父母一樣,到了吃飯的點,如果玩具還沒有玩夠、動畫片還沒有看完,就先玩玩具、先看動畫片,怎麼可能會認真吃飯。

所以說,在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前,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所作所為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因此,父母想要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首先自己要有一個好習慣,以身作則才是教育孩子的終極法則。

5、其他原因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不願意吃飯,父母可能就比較上火,不知不覺間可能就會對孩子說教打罵,這種做法會加劇孩子的厭食心理,一到吃飯的點孩子就會排斥,更不可能吃飯了。

但是孩子就是不吃飯,家長表示有的時候真的會著急上火,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讓寶寶正常吃飯呢?請看下面的妙招。

二、讓孩子愛上吃飯的小妙招

在介紹解決孩子吃飯的問題上,我們先來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孩子吃飯問題是很多家長面臨最為棘手和頭疼的問題,在孩子吃飯的問題上,家長不應該過分縱容和溺愛,關鍵就在於一個「喂」字。

不規律的「喂」、過分縱容的「喂」。

在此,李玫瑾教授分享了家庭中孩子喂養的方法,孩子不好好吃飯時更應該嚴格控制孩子吃飯時間,當孩子由於其他時間吃零食過多或錯過飯點時間時,父母在其他時間應管控孩子進食,讓孩子記住正常飯點必須吃飯,否則就會挨餓。

李玫瑾教授:沒有不好好吃飯的孩子,只有你養的方式不對。

因此在孩子「喂」的問題上家長們不防試試這些方法,讓孩子愛上吃飯。

1、改善烹飪方式及膳食搭配

當寶寶不愛吃飯的時候,要儘可能的改善家中的菜譜,儘量挑選寶寶愛吃的食物做菜,如果寶寶本來就不愛吃飯,再做一些寶寶不喜歡的菜,寶寶肯定更不愛吃了,所以挑著寶寶喜歡的菜做這一點很重要。

另外,家長可以給寶寶做一些沒有吃過或者很少吃過的食物。一般而言,到了兩歲寶寶都會有好奇心,當寶寶看到自己從來沒有見過的食物的時候,出於好奇也會對其產生興趣,這個時候讓寶寶認認真真的吃飯就成功了一大半。

爸爸媽媽在一旁告訴寶寶新做的食物特別好吃,寶寶興趣加濃,會極大的提高寶寶認真吃飯的機率。

2、 培養良好的用餐習慣

古人云食而不語,這意味著吃飯要安靜,因此在飯桌上爸爸媽媽應該少聊天,也不要玩手機或者看電視來分散吃飯的精力。長此以往,寶寶就會意識到該吃飯的時候就吃飯,也就不會想東想西,不認真對待吃飯這種事情了。

另外,很多中醫都表示一日三餐正常吃,可以讓自己擁有一個更棒的身體,這意味著爸爸媽媽要從自身做起按時做飯吃飯,以身作則,飯前一小時內堅決不吃太多零食甜食,教育寶寶一日三餐要準時吃,讓寶寶養成按時吃飯的習慣。

3、給寶寶進行腸胃按摩

寶寶不認真吃飯,很可能是由於腸胃不適,消化不良所導致。這個時候家長可以適當的對寶寶進行腸胃按摩,加快寶寶的腸胃蠕動,促進消化,由此提高寶寶的食慾,讓寶寶按時吃飯。

4、讓寶寶適當運動

運動可以促進消化,增強食慾,同時能夠增強寶寶的體質,提高寶寶免疫力,有效減少咳嗽感冒的次數。因此就算是寶寶按時吃飯,我們也應該帶著寶寶進行適量的運動,增強寶寶的體質,為寶寶的身體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礎。

5、寶寶不吃飯,家長切記不要打罵

兩歲的寶寶已經很懂事了,他們能夠聽得懂父母的話語,也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情緒。當寶寶不認真吃飯的時候,父母如果對寶寶進行責罵,會讓寶寶產生一種爸爸媽媽對我過於嚴厲,是不是不愛我了的錯覺?

當寶寶產生這種錯覺的時候,圍繞在身上的是一種消極情緒,消極情緒會壓抑人的食慾,因此如果寶寶不認真吃飯,父母不要打罵,否則只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

相反,寶寶不太認真吃飯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用誇獎讚揚的方法來對待寶寶,比如對寶寶說:我們家寶寶最乖了,媽媽辛苦做的飯這麼香,寶寶一定願意吃一口。當寶寶吃完一口飯,媽媽要繼續誇獎寶寶,這個時候寶寶的內心是開心的,為了得到媽媽的讚賞和認可,寶寶也更願意積極的表現,一口一口的把飯吃完。

三、孩子吃飯問題時的一些注意事項

1、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保證足夠的營養

兩歲的寶寶是身體和腦部發育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營養一定要全面且充足,這對於孩子的智力發育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給孩子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不要讓孩子養成挑食的毛病。

2、 多吃瓜果蔬菜,提高免疫力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小,應該多喝牛奶和吃肉類產品,但實際上吃瓜果蔬菜更為重要,因為小孩子的抵抗力普遍不高,多吃瓜果蔬菜能夠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減少感冒次數。

3、寶寶年齡小,一次性不宜吃太多,應少吃多餐

孩子年齡比較小,胃部消化功能也不強,即便在吃正餐的時候也不應該吃太多,否則會對腸胃造成過大的壓力。但是孩子吃不飽,又會覺得餓,必然會吃很多的零食,以至於到了正餐時間不認真吃飯。

這個時候家長應該遵循少吃多餐的方法,比如雖然在正餐給寶寶喂的食量適中,寶寶可能在四點的時候會餓,這個時候可以在三點的時候給寶寶加少量的輔食,如此一來,寶寶在四點的時候就不會餓,就不會想著再吃零食,晚上五六點寶寶感覺餓了,剛剛好是晚餐時間。

4、寶寶在吃飯前後不可以吃太多零食

前面有講到在吃飯前不要吃過多的零食,同樣飯後也不可以吃太多零食。因為在吃飯的時候,寶寶基本上已經不餓了,再吃零食就是對腸胃增添負擔,對於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造成損害。

結語

看到孩子不吃飯,作為家長是不是抓狂呢?其實造成孩子不吃飯的原因很可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沒有做好,當我們注意到並且有意識的去改正孩子的時候,想讓孩子重新認認真真的吃飯並不是一件難事,所以作為家長也不必過於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