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改怡情 高爾夫7輕改示範欣賞

2020-08-27   無敵改裝車

高爾夫作為大眾汽車設計的引領者,秉承著大眾汽車最先進的造車理念,高爾夫車型引領了一代又一代大眾汽車的設計方向。全新的高爾夫7依舊是這款定義潮流純粹兩廂車的代名詞。

圖:不要對車頭的亮銀色鍍鉻「R」表示迷惑,這只是一台手動的高爾夫1.4T。換用了高爾夫R(參數|圖片)亞光鍍鉻後視鏡,像極了第七代高爾夫R,真的可以以假亂真了。銀色的小耳朵配合天藍色的車身顯得車子十分靈動乖巧,沒有了大眾R系列拉力藍的激進范兒,這種嬌羞的感覺更惹人憐愛啊。

圖:從側後方看,兩廂車獨有的大屁股,配合雙邊四出的排氣和碳纖小尾翼,讓整車戰鬥氣息十分濃重,暗灰色的輪轂更加凸顯其運動氣息。不過對於我這種嚴重的六代高爾夫情懷綜合徵的患者來說,還是中出排氣更有味道,中置雙出,別多想,別污!

圖:前AP Racing 5000r9660剎車,330加大尺寸後剎車。

圖:在保證輪轂強度的前提下,儘可能減輕輪轂重量。提升操控。為什麼大家改車的的第一步基本上都是換輪轂呢?這就涉及到一個簧下質量的問題,簧下質量越輕,懸掛整體的慣性也就越小,避震筒阻尼負荷也就越小,從而間接提升避震器的表現。舉個例子,同樣把一個BC Racing v1的絞牙安裝在一台鑄鐵輪轂加法蘭盤的小車上,跟這台高爾夫(參數|圖片)對比一下就懂了。有時候真的不是避震不給力,而是簧下質量不完美。所以輕量化的輪轂才很關鍵。

圖:SDR全段排氣,雙邊四出,不過我個人還是喜歡MK5或是MK6的「中出」。

圖:HG特調二階ECU程序。直刷ECU二階程序配合進氣排氣的改動,顯著提升動力,估計這個1.4T要比那些原廠低功2.0T強不少吧!

圖:這個角度,真的是掀背車最好看的角度。

圖:碳纖小尾翼。

圖:下面看看內飾部分,內飾並沒有大刀闊斧的改革,只是加了一顆渦輪表。平底的方向盤彰顯運動氣息。

圖:手排哦,好評,不過配的是電子手剎,可惜了。

圖:KAMAK渦輪表,ORIS渦輪表底座。

和之前寫過的途安(參數|圖片)一樣,它們都是能承載一個人,一個家庭甚至一段歷史的車型,它們已經不單單是一種交通工具了,它們是一種情懷的溯源,家庭的一員。高爾夫從歷史長河中走出來,卻又帶領著人類汽車歷史進入新篇章,就算對手在某些方面超過了它,高爾夫都能用它低調的氣質和深厚的閱歷從容面對。它代表著一類人,一類普通大眾,一類沒有特色但又沒有短板的人,他們可以奮戰在任何行業的任何職務中,他們也許做不到完美,但絕不會不合格。這就是高爾夫給車主,給世界帶來的體驗,這就是高爾夫區別於短命的甲殼蟲(參數|圖片),屹立車壇40年不倒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