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70年來,雙流農村的變化竟然這麼大!

2019-09-23     雙流發布


今天(9月23日)上午,雙流區「源起瞿上 豐收雙流」——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在彭鎮康綠鮮農博莊園開幕。

今年既是以「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為宗旨的「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也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


70年來,雙流農村發生了深刻的變革


70年來,隨著一系列農業農村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從土地改革到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從土地流轉到鄉村振興,傳統農業向都市現代農業轉變的進程中,雙流農業農村發生了深刻的變革,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邁入新時代。


從面朝黃土背朝天到先進流水線作業,從零散種植到規模化生產,70年以來,雙流農產量穩步增加,農村基礎設施明顯加強,生產條件大大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實現跨越式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發生巨大變化。


在此進程中,雙流湧現出了黃甲麻羊、勝利二荊條辣椒等一批特色農業產業。


2008年,雙流率先探索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適度規模經營的都市現代觀光農業如雨後春筍精彩呈現。

目前全區有糧油作物17.9萬畝次、果蔬14.7萬畝次。「產業結構調整使得雙流農業業態日益豐富,也助推了草莓、藍莓、葡萄等特色產業和高端高效農業加快發展。」區農業農村局農經科負責人劉向東介紹,截至2018年,全區已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莊)526家(個);無公害、有機、綠色「三品」認證產品101個,雙流冬草莓、雙流二荊條辣椒、雙流黃甲麻羊、雙流永安葡萄4個區域農產品被評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2015年至今,雙流已連續四年獲得全省農民增收先進區(縣)榮譽, 並先後獲得全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示範區、全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突出單位等榮譽。


雙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計劃


近年來,雙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計劃,把發展農商文旅體融合作為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為中心任務,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推動鄉村生活富裕。


走進勝利鎮雲華新村,一棟棟嶄新的川西民居風格勝利鎮雲華新村「別墅」矗立,一輛輛轎車開進開出。村民們生活日漸富足,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對未來滿懷信心與憧憬……


「現在我們的生活簡直是太幸福了,人人都羨慕我們住上『別墅』。」勝利鎮雲華新村村民王福瓊說,過去農村家家戶戶的房子都是土坯房、草棚屋頂,如今搬進150m²的新居,房屋寬敞明亮,水電氣等基礎設施齊全。


勝利鎮雲華新村地處空港花田區域,不少村民辭去在外的工作,在家門口做起了小生意。「自從搬進新居後看見大家都在做生意,所以我就辭去奶茶店的工作,在自家門口開了一家奶茶店。」村民溫玲莉說,現在一個月能賣上8000元左右,比起上班賺的多,最關鍵的是還能照顧家中小孩、老人。「對於現在的新農村生活,讓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獲得趕。」

「業興、家富、人和、村美」是幸福美麗新村代名詞。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雙流將繼續加強新村配套產業建設,以產村融合為抓手,將幸福美麗新村定義和內涵不斷擴展。」區農業農村局局長杜賢文說,同時在新村建立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發展新格局,利用綠道串聯幸福美麗新村、川西林盤、特色基地等,呈現新時代雙流欣欣向榮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的大美景象。


鄉村振興作為新時期「三農」工作總抓手,雙流區以辦好「2019中國農民豐收節」為契機,搭建平台、整合資源、營造氛圍,調動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全面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節為媒,提振信心,凝聚力量,拉動鄉村產業、繁榮鄉村文化、增加農民收入,實現鄉村產業「芝麻開花節節高」。

【來源:空港融媒 記者 梁娟 吳浩彥 編輯 曾萬娟 審核 孫健涵 】

感謝您的閱讀,更多本地新聞,請關注「空港融媒」今日頭條號或下載「智慧雙流」APP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PsSX20BJleJMoPM0To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