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9月14日—20日是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今( 17)日是宣傳周的第三個主題日 「法治日」。 遂寧公安提醒廣大市民: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動力,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和挑戰。身處信息時代,廣大市民更應懂網絡、知安全,加強自身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
案例
投資理財招聘 有可能是陷阱
據遂寧市公安局網安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我市破獲了多起典型的網絡詐騙案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在打擊「網絡詐騙」方面,公安機關破獲了「廖某某等人非法利用信息網絡案」。
辦案現場
「廖某某等人非法利用信息網絡案是我們俗稱的『殺豬盤』案例。」據該負責人介紹,犯罪嫌疑人通過網絡,將自己包裝為事業有成、有車有房的「高富帥」,取得被害人的信任,並與之發展為戀愛關係。隨後,犯罪嫌疑人再潛移默化提及「理財」「投資」「彩票」等,誘騙被害人到指定網絡平台進行投注。
「被害人在嘗到投資甜頭後,犯罪嫌疑人再誘騙其加大投入以贏得更高的回報。在被害人不斷投入大量資金後,犯罪嫌疑人會以『操作失誤』『刷流水』等各種名義騙走被害人的資金。」該負責人介紹說,這種詐騙案件的作案周期一般是一個月,詐騙金額在幾萬到上百萬不等。 目前,該案的8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到案。
作案工具
「網絡招聘信息藏陷阱,市民需警惕。」該負責人介紹,在公安機關近期破獲的「李某等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 案」中,李某等人利用偽造的公司營業執照等信息,在網際網路上發布虛假招聘廣告,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
「嫌疑人收集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聯繫電話、求職意向等,這些信息如果被泄露出去,很可能會為詐騙團伙精準 實施詐騙提供機會,其後果不堪設想。」該負責人說,目前該案已成功告破,8名犯罪嫌疑人已落網。公安機關一舉查獲公民個人信息上萬條。
舉措
以專項行動為抓手 維護本地網絡安全
「今年以來,根據公安部、省公安廳的統一安排部署,遂寧網安部門在省公安廳網安總隊和遂寧市公安局的指揮下,以『凈網2020』專項行動為抓手,成立了市、縣(市、區)兩級工作專班,重點對黑客攻擊破壞、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網絡詐騙等網絡違法犯罪活動進行打擊。」該負責人介紹說, 截至目前,全市共偵辦各類網絡刑事案件63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50餘名、批捕和移送起訴53人。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全市公安機關的統一安排部署,系統治理、 常態化打擊,全面整治凈化網絡。」該負責人說,一方面,我市公安機關將加大巡查,加強對涉黃賭毒、網絡詐騙等違法有害信息的清理整治;另一方面,公安機關將繼續強化網絡監管,健全監管制度,加大對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打擊整治網絡亂象、網絡「黑灰產」等違法犯罪活動,全面維護本地網絡安全。
提醒:詐騙手法千奇百怪 市民需提高警惕謹防受騙
「犯罪分子的詐騙手法千奇百怪,尤其是現在網絡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中招,所以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警惕性,增強網絡防範意識。」該負責人介紹說,防範網絡詐騙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陌生連結要慎點。最近幾年興起的新型網絡詐騙方法就利用了網絡連結,連結中包含木馬程序,只要受害人點擊了該連結,木馬就會植入手機,竊取手機里的銀行卡、密碼等信息,甚至直接通過手機轉帳。
二是不要輕易相信中獎信息,要先交保證金、手續費之類再領獎的一定不是真的。
三是親友通過網絡聊天軟體借錢,一定要通過電話確認真偽。
四是不要貪圖便宜,網上最常見的就是超低價二手車,用低價誘使人上鉤,讓你交看車費、手續費,其實車根本就不存在。
五是犯罪分子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撥打受害人電話,以身份信息被盜用涉嫌犯罪為由,要求將資金轉入國家帳戶配合調查。
六是加強對個人信息的保管,不要輕易泄露自己的身份證號、手機號、銀行卡號等身份信息,從源頭上防止技術性網絡詐騙。
來源: 全媒體記者 賀建平
編輯:孫 各 張霽雯
責編:林 敏
審核:冉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