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手機已經成了人人都離不開的「生活用品」,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黃口小兒,人人都能拿起手機一陣擺弄。
但與此同時,手機也成了家長們頗為擔心的隱憂:孩子老是玩手機,影響了學習怎麼辦?視力變差怎麼辦?可如果不讓孩子玩手機,孩子和社會脫節、被同學排斥怎麼辦?
完全禁止孩子玩手機是不可行的,但放任孩子玩手機也絕對不是什麼正確的選擇。
現在也許看不出來,但在10年後,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性格上的差異會非常明顯。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沉迷手機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的性格。
1、自制力差
手機好玩嗎?當然好玩,大人玩了都上癮,更別說年齡尚小的孩子了。
如果孩子經常玩手機而又得不到管教,就會越來越習慣於手機為伴的生活,手機又好看又好玩還有互動,孩子很難找到手機的替代品。
漸漸的,孩子發現離了手機的世界就不好玩,離了手機就沒事情做,於是乎沉迷手機也就是在所難免的了。
從小就難以抵制手機的誘惑,自制力差,長大後,多半也會難以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
2、沉默寡言
手機玩多了,孩子話就少了,經常是看著手機一個人傻笑,卻不會和家人、朋友分享什麼趣事。
這種情況非常多見,對於小孩子來說影響尤其嚴重,如果六歲前的孩子玩多了手機、不去和別人溝通交流,語言方面缺乏鍛鍊,長大後,相關的能力也就會因此變得很糟糕,可能會結巴、說話顛三倒四,等等等等。
3、自我封閉
家長們看看孩子,那些經常玩手機的孩子,是不是變得越來越孤獨了?
孩子習慣性把時間用在手機上,把手機排在第一順位,自然不會有時間和其他小夥伴玩耍、交流。
長此以往,就會變得不愛社交,不喜交流,只把自己困在手機中的虛擬世界,這種情況已經不是「性格內向」足以形容的了,而是與社會脫節、缺乏正常社交的自閉者。
如果發現孩子有這種傾向,家長可不要放任自流,不然孩子真的自閉就再難融入現實群體了。
除了影響性格,經常玩手機還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視力情況,導致孩子近視、虛弱、體能差、容易生病。
當然,這也有例外,有的孩子雖然經常看手機,但身體也還不錯,性格也依然活潑外向。
手機縱有千般不好,說到底也還是當今時代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源,利用得當,也是孩子融入集體的重要途徑之一。
因此,家長應該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允許孩子適當玩手機,但要控制好時間、頻率,也要注意孩子在用手機做什麼,避免孩子誤入歧途。
那麼,規範孩子玩手機,你有什麼好辦法嗎?一起來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