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賣出51萬瓶!原來「協和維E乳」就是真的

2019-11-12     水木然

隨著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媒體平台的興起,網紅「種草」、網紅帶貨成了新型的營銷方式。很多產品通過明星、網紅主播的安利,成為「網紅產品」受到大眾推崇。

最近,一款名為「協和維生素E乳」的護膚品因被多位網紅推薦而銷售激增,在一周時間裡與這款化妝品相關的瀏覽量增長337.3萬,帶動全網銷量高達51萬,流量頂峰時有超過100個主播同時做推廣。

而此時,一篇名為《7天賣出51萬瓶的「協和」維E乳,居然沒有一瓶來自「協和」》的文章,卻將這款產品推上風口浪尖。北京協和醫院相關人員否認出過「協和維E乳」產品,引髮網友熱議。輿論一方面懷疑這款產品是不是「三無」產品,一方面好奇,到底是誰「蹭」了誰的熱度?

隨後,在北京協和醫院明確表示並不生產維生素E乳,只有矽霜和矽E乳後,「協和維E乳」所屬企業蘇州市協和藥業有限公司及其代理律師鄭重聲明:

1 、蘇州協和藥業有限公司持有「協和」商標以及包括協和維E乳在內的多種產品,「協和」不等同於「協和醫院」,蘇州協和也無意借協和醫院之名推銷維E乳。

2 、蘇州協和生產的維E乳並不存在任何質量問題。

3 、對於網絡及媒體對協和維E乳有失偏頗的報道,蘇州協和藥業有限公司將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利。

聲明中,蘇州協和藥業有限公司稱,「協和維E乳」由他們生產和銷售,產品由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的老專家研發。

在這場爭議中,「協和」二字究竟屬於誰,是輿論最大的疑惑點。由於北京協和醫院在全國範圍內的巨大知名度,在消費者的潛意識裡,只要注有「協和」醫院字樣的產品,肯定屬於協和醫院生產或者商標授權。

而事實上,「協和」並非北京協和醫院專屬的商標,即使「北京協和醫院」註冊成為商標,也不能妨礙其他地區註冊某地的協和醫院;而「協和」這個名稱更不構成馳名商標。

而據了解,「協和維E乳「之所以用「協和」命名商品,也有一定的歷史淵源。

它的研發機構,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於1954年創建於北京,原名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直屬中央衛生部領導,1984年遷到南京現址,擁有近百種自主研製的自製劑。除協和維E乳外,老專家們還研發了「維E乳」、「矽油乳」等一系列產品。

而蘇州市協和藥業有限公司,它的前身正是成立於1989年的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蘇州吳縣保健日化聯營廠。由於「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又稱「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皮膚病研究所」,所以當時工廠也一直使用「協和」作為相關產品的商標。

為了維護「協和」商標的合法權益,「蘇州協和」曾在2005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4年多次進行智慧財產權的維護,最終均得到北京市各級人民法院、商標局、商評委的確認。

至此,「協和維E」的來龍去脈已經梳理清楚,由蘇州協和藥業研製的維E乳的確合法持有「協和」商標。

同時,無論是北京協和醫院還是蘇州協和,兩家均有權威背書,在產品質量上均可放心使用。儘管「協和」字樣導致了公眾的誤解,但根據商標侵權的判定規則,研發單位的標註不應當構成商標侵權,也不涉及智慧財產權問題。

面對複雜的消費環境,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更要提升法律意識和版權意識。從自身體驗出發,提高對產品的品鑑能力,不要一時跟風,踏進消費陷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JEIYG4BMH2_cNUgcMW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