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何雨洋 謝建新
12月26日下午3點57分,伴著火車的汽笛聲和人群的歡呼聲,C8052次列車徐徐駛進來鳳站。3分鐘後,列車再次發車, 駛向此次列車的終點站咸豐。
這一天,連接重慶黔江,湖南張家界、常德的黔張常鐵路正式通車,地處武陵山深處的咸豐、來鳳迎來動車,結束了不通鐵路的歷史。
多年期盼,一朝成為現實,改變的不僅僅是出行的速度,更是人們生活的方式。
來鳳到咸豐僅需18分鐘
12月26日下午3點57分,一聲汽笛響徹來鳳群山,一列火車載著旅客,呼嘯著駛入來鳳火車站。來鳳火車站,裝扮一新,熱鬧非凡,等待著列車的到來。
到達來鳳站的首列列車為城際列車C8052。上午11點17分,C8052從長沙始發,下午3點57分到達來鳳站,下午4點18分到達終點站咸豐站,歷時5小時01分。下午4點33分,C8053由咸豐站始發,下午4點50分到達來鳳站,晚上9點36分到達長沙站,歷時5小時03分。
第一次坐火車回來鳳的王辟力,體會到乘坐火車的方便、快捷。王辟力家住來鳳縣城,在咸豐縣城上班,每天開車往返兩地。工作日,他每天早上7點準時從來鳳出發,風雨無阻。今天,王辟力放棄開車回家,選擇乘火車回來鳳。
「從來鳳開車到咸豐,至少一個半小時。如今,乘坐火車僅需18分鐘,很快,很方便。」王辟力笑著說。
黔張常鐵路開通初期,鐵路部門將安排開行動車組列車8對,其中開行長沙至咸豐C8052/C8053一對。今年12月30日,全國鐵路運行圖調整後,將安排開行動車組列車日常線12對(開行我州1對)、高峰線8對,還將開行普速列車7對(其中經停我州3對)。
據了解,黔張常鐵路起於重慶市黔江區,途經我州咸豐縣、來鳳縣,湖南省龍山縣、桑植縣、永定區,終至湖南省常德市,線路全長335公里,為國鐵I級雙線客貨共線鐵路,全線共設黔江、咸豐、來鳳、龍山北、桑植、張家界西、牛車河、桃源、常德9座客運車站,初期運營時速200公里。
黔張常鐵路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重慶至長沙至廈門主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在建的長益常鐵路、即將開工建設的重慶至黔江鐵路,共同構成重慶至長沙快速客運通道。
600餘名乘客喜乘首趟列車
下午3點40分,恩施晚報記者在來鳳火車站看到,很多旅客紛紛趕來參加黔張常鐵路開通儀式。在進站口的閘機前,乘客有序排隊,手持身份證輕輕一刷就能快速通過,平均通過閘機時間3秒鐘。過了閘機,乘客到達候車大廳。剛建成的候車大廳寬敞明亮,衛生間、飲水處、值班室等基礎設施齊全。
下午3點57分, C8052次動車抵達來鳳火車站,站台上翹首以盼的乘客,紛紛拿出相機,記錄下具有歷史性的瞬間。下午4點,列車準時從來鳳火車站開出。隨車採訪時,恩施晚報記者注意到這趟列車座無虛席,連過道上都擠滿了人。
該趟列車車廂採用的是2+2的座位布局,過道非常寬敞,即便旅客攜帶大行李箱,也不影響過道的通行。除了列車座位布局與其他列車不一樣外,該趟列車在車廂進門處設有手扶杆,無座的乘客站立更安全。
列車緩緩啟動。駛出車站後不斷加速,保持著155公里/小時的速度一路向前。車輛前行速度快,但列車行駛過程中非常穩定, 隔音性也較好。車內溫度控制在25℃左右,讓乘客感覺舒適。車廂內的車載電視上,播放著黔張常鐵路沿線旅遊景點的宣傳片。
恩施晚報記者在列車車廂內看到,車廂內設有飲水機、衛生間,每個座位下都設有插座,乘客充電非常方便。
列車駛進隧道,車上乘客一陣歡呼,很多乘客在車內拍照留念。
乾淨、舒適是恩施晚報記者乘坐該趟列車的最大感受。「速度快,乘坐很舒服。」多名乘客表示。
下午4點18分,C8052次列車順利抵達咸豐站,全程約18分鐘,600餘名體驗首發之旅的乘客高興地走下列車。
「這一趟快樂之旅,雖很短暫,但很難忘。」
「這是我這輩子最高興的事了。」……
下車後,不少乘客跑到火車頭處合影留念。
組團坐火車,出發去桑植
下午3點30分,距離C8052次列車駛進來鳳站不到半小時,火車站前早已是人頭攢動。
「快來幫我們照一張照片,我要記錄這個特殊的時刻!」站前廣場,一名手拿紅旗的女遊客興奮不已,拉著身邊的女伴合影。
旁邊的其他幾名同伴迅速拿出自己的手機記錄下他們的身姿。
女遊客名叫田福雲,今年60歲,被她拉著合影的女伴是63歲的何國英。已經退休的兩人都是來鳳人,在同一個廣場舞舞蹈隊。她們早就盼著12月26日黔張常鐵路通車的日子,早早拉著20多個舞蹈隊隊員報了旅行團,在通車當天坐列車從來鳳出發到湖南桑植旅遊。
「今天,來這裡坐第一趟火車,意義肯定不一樣!」田福雲難掩興奮之情,不停晃動著手中的車票。
何國英也是滿臉笑意,拉著其他夥伴一起合影。
「我們報的旅行團,198元到桑植去,玩一晚再回來!」何國英說,今天,像他們一樣,報團來體驗這趟列車的有近200人。
廣場前,她們人人舉著小國旗,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80歲老人家門口坐上火車
下午3點45分,恩施晚報記者來到來鳳火車站售票廳,自動售票機和人工售票窗口前早已排起了長隊。
買票的旅客都面帶喜色,對這一趟列車充滿期待。
在排隊的長龍中,一名老人引起了恩施晚報記者的注意。
只見老人排在隊伍中,一直伸長了脖子看著前面買票的乘客,手中緊握著身份證。
很快,終於輪到了這名老人,老人迅速將身份證和11元錢遞給售票員,眼睛緊緊盯著售票員前面的電腦。
當售票員將車票遞給老人,他連忙接過車票,看著車票上的信息,眼神中泛著別樣的光芒。
原來,老人名叫楊明生,今年80歲,家離火車站僅幾百米。從黔張常鐵路開始動工,他就盼著這條鐵路的開通,總喜歡不時到火車站建設工地來看看。
當得知12月26日是火車開通的日子,楊明生老人連忙招呼親戚朋友,到火車站來看看。
18分鐘旅程,給兒子視頻「報道」
「到了,到了,真的只要18分鐘!」12月26日下午4點18分,當C8052次列車在咸豐火車站慢慢停下,56歲的黃建新心情激動, 拿出手機和遠在廣東的兒子視頻通話。
「那就舒服哦!」視頻中,黃建新不斷向兒子讚嘆火車的舒適度,並用手機的攝像頭環視一周,向兒子展示列車內部環境。
「以後你們從廣東回來就可以坐火車到家門口了!」黃建新笑容綻放,兒子已經很久沒有回來,這條鐵路的開通無疑拉近了父子間的距離。
「我還拍了好多照片,一會傳給你看看。」黃建新感覺有好多東西要給自己的兒子分享,這種家門口開通火車的喜悅,實在無法用語言形容。
黃建新說,這不是他第一次坐火車,但是第一次在家門口坐上火車的感覺讓他自豪無比。
「等一會,我們再坐這趟車回去,這兩張車票我一定要珍藏。」面對視頻中的兒子,黃建新拿出自己的車票,用力在鏡頭前晃了一晃,臉上露出自豪的神情。
「我們是這條鐵路的建設者」
「大家趕快排好隊形,面對鏡頭!」來鳳火車站站前廣場前,一群身著藍色統一服裝,頭戴安全帽的乘客十分顯眼。
不遠處,同樣戴著安全帽的一名旅客拿出相機,為他們拍照留影。這群人服裝上「中鐵十四局」的字樣特別醒目。
「我們是這條鐵路的建設者,今天我們也來體驗首趟列車。」拿著相機的是中鐵十四局四公司黔張常鐵路項目部工程部部長軒夏歡。翹首期盼的火車即將駛來,讓他們這些建設者十分興奮。
軒夏歡介紹,他是山東人,5年前來到來鳳參與黔張常鐵路的建設。面對這一天的到來,他和其他普通乘客一樣充滿期待,同時多了一份自豪。
軒夏歡說,這次有10個黔張常鐵路建設者將踏上首趟列車去咸豐,其他同事已經到了咸豐,在那邊等他們。
多數遊客只為體驗首發之旅
深處武陵山區腹地的來鳳縣和咸豐縣,許多山區民眾將坐火車當成「出過遠門,見過世面」的標誌。
宋秋艷老人已經87歲,她從來沒坐過火車,這次在66歲的兒子張全峰的帶領下,第一次坐上了火車。宋秋艷老人清瘦健朗,精神很好。談到此次坐火車的感受,宋秋艷老人微笑著說:「頭不暈,蠻舒服,蠻高興!」
「很值得,這是我們上一輩就有的夢想。」市民李州說,很榮幸自己是首趟列車的乘客,未來他還會和老伴經常體驗這條鐵路。
43歲的劉天濤騎了一個多小時摩托車來到車站。這一次,他一個人先體驗到了家門口的火車。「元旦,我要帶一家人到長沙轉轉。」
68歲的唐先宗,買了7張票,請6名當年的戰友坐車「嘗鮮」:「這是幾代人夢想的火車啊!」
當從來鳳開來的C8052次列車到達終點站咸豐站時,許多乘客並沒有下車,他們大多數是專門來體驗這趟列車的。
情滿巍巍武陵山,逐夢前行幸福長。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黔張常鐵路的開通,讓來鳳和咸豐人民在家門口坐上火車的美好願望成為現實。
這條致富路,正承載著他們新的夢想,向前飛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