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tube在《自媒體版權基礎指南》中指出,媒體在創作過程中應注意:保證在創作過程中使用的他人作品已經獲得合法授權。
近日,短視頻公司papitube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自媒體版權基礎指南》,根據其自身經驗總結,從軟體、字體、音樂、圖片幾個維度,講解了自媒體作者該如何正確使用素材,幫助業內人士提高版權意識。
據悉,此前因為旗下達人的一則短視頻侵犯音樂版權,papitube遭版權方VFine Music起訴。9月2日,據網際網路法院官方微信帳號消息,該案一審判決判令被告papitube公司構成侵權,賠償原告版權方VFine Music及音樂人Lullatone經濟損失4000元及合理支出3000元,共計7000元。
此次,papitube在《自媒體版權基礎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指出,媒體在創作過程中應注意:保證在創作過程中使用的他人作品已經獲得合法授權。短視頻創作者在完成或實現自身創意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創作軟體或者素材都需要注意是否合法使用他人著作權,包括軟體著作權、圖片、音樂樂著作權、字體著作權等。
其中,在視頻製作過程中,需要剪輯軟體、特效軟體、圖像軟體、 頻軟體等軟體的支持才能做出滿意的作品。視頻製作軟體均可通過軟體公司官網或代理商付費購買正版軟體,正版軟體性能也更加穩定,使用權益可以得到保障。
而通過網絡下載、使用破解後的盜版軟體侵犯了軟體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
《指南》提到,現有法律沒有直接規定字體的著作權,在實踐中對於符合美術作品特徵的單個字體受著作權法保護基本沒有爭議,字型檔作為單個字體的集合體,需要分情況確定其享有的是彙編權還是計算機軟體權。因此不管是使用字體或者字型檔都應當獲得相應授權之後再使用。目前,很多字型檔公司及個人都有開放可免費商用的字體,同時,也有字體版權查詢網站可供查詢字體版權。
此外,音樂版權方面也是重要的一個部分。音樂作品,是指歌曲、交響樂等能夠演唱或者演奏的帶詞或者不帶詞的作品。在視頻製作過程中,所有需要用到的音樂都需要獲得相應授權。
《指南》提到,音樂作品製作因為涉及環節較多,因此相關權利人也較多,根據權屬的分類會存在眾多著作權 ,包括詞曲作者、演奏者、錄音錄像製作者等,各權利人之間權利既有交叉也有不同,管是著作者權利還是鄰接權都不得任意侵犯。
「除前述享有版權的音樂作品之外,還有進入共有領域,供所有人人免費使用的公共版權音樂作品,及一些無版權音樂作品。對於通過免費無版權音樂網站下載直接使用的音樂作品,仍需根據網站要求在限定區域或時間範疇內使用,並根據要求保護著作權人的署名權。」
其中,歌曲的版權分為兩部分:詞曲和錄音,所以一首歌的完整版權有可能會歸屬於兩家公司。未拿到完整權利的使用都會被視為侵權行為。「有些音樂版權公司是專業做版權代理的,不過一首歌的商用授權費高達幾萬—幾十萬不等,短視頻公司或創作者很難支付這筆費用。可以通過一些免費音樂網站,來找到合適的音樂。」
《指南》提到,購買曲庫時,還應注意:1. 曲庫方保證,他擁有旗下曲庫的所有音樂作品的著作權和鄰接權;2. 如果你正確使用這個作品之後,仍然導致侵權,被要求索賠,需要曲庫來承擔賠償費用。但你仍然會是侵權,需要先行賠付給創作者,再找曲庫維權。
在圖片版權方面,視頻製作中為增加趣味性或者作為介紹使用的圖片不應當侵犯其他人的合法權益。若圖片本身符合獨創性等著作權法規定的作品要件要求的,即享有著作權;同時,圖片中若涉及他人肖像的,肖像權人亦有權主張自身權利不被侵犯。
而美術作品的作者、照片的拍攝者、表情包的製作者等對圖片享有著作權,圖片對於獨創性的表達方式和傳播特點導致圖片常常無法直觀了解著作權人身份,致使無法直接聯繫到著作權 。對於增加水印或通過其他方式首次署名的應當認定為著作權 ,可直接與權利人聯繫取得相應授權。
此外,圖片中涉及明星等自然人的,除了應當取得該圖片著作權人的授權外,使用該自然人肖像的,亦應當獲得授權。
【附】《自媒體版權基礎指南》
綜合自新浪科技,@papitube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634NW0BJleJMoPMAM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