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身亡產婦丈夫被指責:家人對產婦的忽視比醫院責任更大

2019-11-11     大俠李事事兒

最近被一條新聞刷屏了,作為經歷過生產的新手媽媽來說,我看完心有餘悸:大慶產婦因高血壓就診時,醫生通知因高血壓需入院治療,去到住院部卻被通知無床位,隨後夫妻二人回家吃飯,等破水回醫院後,順利產下孩子,產婦卻失去了生命!

這條新聞之所以迅速竄上熱搜,主要跟產婦丈夫的講述有關,男人在音頻採訪中一口咬定是醫院「以沒有床位為由拒收產婦」,才導致了延誤治療,最終使產婦留下還未來得及見面的孩子,撒手人寰。

本以為這次醫院「攤上事兒」了,結果在新聞的評論區,我卻看到了不一樣的言論:「高齡產婦、瘢痕子宮、妊娠高血壓、子癇前期,隨便拿出一個都是致命的,不建檔?還回家吃飯?到底是誰不要命哦,還帶節奏賴上醫院了?」

雖然我只拿出一條評論,不過作為熱評,此內容已被眾多網友頂贊,雖不至於帶節奏,但是隨後網友們真的一邊倒的指責這位「振振有詞」的產婦家屬:家人不管嗎?自己心大吧?39歲生二胎,真的以為生孩子出人命都是傳聞嗎?

因為此事還在調查中,我們不去討論醫院到底應該在這件事情中負多重的責任,只說一說家人對產婦的態度和高齡生二胎。

家人對孕婦產婦的態度

這個話題在我以往的文章中多次提到,基本是兩極分化特別嚴重:一種是家人特別重視,懷了孕就像失去自理能力,必須時時刻刻關注著她;還有一種是家人特別不重視,懷個孕就像沒事兒人似的,就連最基本的產檢篩查都不同意去做。

第一種有點過於誇張了,尤其是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輸出過一個觀點:「懷孕不是得絕症。」孕婦適當的活動、工作、學習是正常的,除非孕期反應特別大,正常情況下還是可以自理的。產婦也是如此,坐完月子之後,經過合理的產後修復後,也要適當地進行活動。

我也是女人,也從生孩子過來,大概是我的寶寶太懂事吧,懷孕生產都沒有讓我受太多罪,孕7個月的時候,還在忙忙碌碌的送貨。每天忙完當然也累,但是不至於累壞。

我身邊很多人患上產後抑鬱症,一部分原因就是心理落差:懷孕時自己是眾星捧月的小公主,生完孩子之後,家人的關注都到了孩子身上,一時又適應不了新手媽媽這個角色。所以在孕期就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很重要。

第二種不拿孕產婦當回事的,本以為只存在於網友的吐槽中,直到有次產檢時,和B超醫生聊到如今新生兒的畸形率,醫生才說:產前各類必要篩查能大大降低畸形機率,可是你根本無法想像還有多少家庭不肯按時到院接受篩查,所以整體的新生兒畸形機率並未降低。

這種情況應該是很多網友始料未及的吧:並不是所有孕婦都能得到家人的重視,也並不是所有丈夫都能陪著產婦赴院檢查。對比那些在產科門外等待,有丈夫婆媽等人陪伴的產婦來說,還有很大一部分產婦一次到院檢查都沒有。

我在懷孕期間,婆婆也經常跟我說:「不是必要的檢查,不要總往醫院跑,檢查是有輻射的,對孩子沒有好處。」我知道老人是為我和孩子好,但是B超只有在同一點、長時間輻射才會對胎兒造成傷害,反之耽誤一次必要的篩查,悲劇就可能無法避免。

高齡產婦

這個話題我真的不想談,因為太沉重,又太寬泛。懷孕期間看電影《生門》,看到一半就退出了,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產婦,堅持高齡三胎生下兒子,原因居然是沒有兒子在村裡很受鄙視!雖然生下孩子之後,她馬上就要進行手術,但是得知生下兒子,她依然開心地笑出來。

如今很多人冒著高齡妊娠的危險並不單純為了生兒子,還有些為了生女兒,當然是少什麼稀罕什麼。但是高齡產婦的危險性和不確定性絕對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就像大連身亡產婦經歷過的妊娠高血壓、瘢痕子宮、子癇前期等,還有常見的妊娠糖尿病、貧血、胎兒窒息……

產婦最討厭聽到的話中,我想「趕緊養好身體再生一個」應該是排到前幾位的吧。而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最後主動要生二胎三胎的,往往是女人,好像兒女雙全才能圓滿起自己的人生,缺一就比別人矮一頭。

重新說回大慶產婦身亡這件事:為什麼丈夫抱怨自己要一邊推著產婦一邊辦手續?為什麼沒有其他家人幫忙陪伴?為什麼已經37周多,並且有多項高危懷孕病症,卻沒有早早辦理住院觀察?為什麼明知道這麼危險,還有心情回家吃飯?考慮到這些,就不怪大慶身亡產婦丈夫被指責:家人對產婦的忽視比醫院責任更大!人生最可悲的感情大概是我在為你拚命生子,你卻在推卸責任!

這篇文章後面,會有很多網友指責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我知道此時此刻產婦家人的心情已經背痛到無以復加。但我絕不是在吃人血饅頭,而是想強調以上情況是可以避免的,至少對於很多還沒生二胎的家庭來說,這就是血的教訓。

托爾斯泰說:「每個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我們希望所有的家庭幸福,就算偶有小不幸,至少不是因為人為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4x2XG4BMH2_cNUgOjB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