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豪門爭產也已經暗暗開始了

2020-07-01     我實在是太CJ了

原標題:另一個豪門爭產也已經暗暗開始了

在昨天的文中我們8了

隨著賭王的去世,何家的一些紛爭和疑團似乎塵埃落定,而另一個「豪門」劉鑾雄一家最近也傳出大劉病重,財產再分配的新聞。

在這次股權變動之前,甘比持有華人置業50%的股份,劉鑾雄和原配寶詠琴的長子劉鳴煒持有24.9%的股份。

2019年港媒爆出的劉鑾雄「終極分家」方案

而最近劉鳴煒已經把自己持有的24.9%的華人置業股份全部轉給了甘比(陳凱韻),自己一股不留。

劉鳴煒轉讓股權之後,甘比和自己所生的二女一子在華人置業的股份已經高達74.99%。

這波股權轉讓被網友稱為:長子的財產全部轉給了後媽。

並且很多人為劉鳴煒不平,認為劉鑾雄實在是太虧待原配子女了。

還有人認為:劉鳴煒是「凈身出戶」。並腦補出一出後媽上位,逼走太子的宮斗大戲。

但事情並非網友腦補得這麼簡單,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劉鳴煒並非是把股權「送給」甘比,而是賣給她。

用劉鳴煒自己的話來說是,「我買賣任何股份,純屬我個人投資的分布。」

所以,劉鳴煒等於是把股權賣給甘比「套現」,他最近也出任了海洋公園董事局的主席,準備把工作重心投入到海洋公園的相關事務上。

所以說本次劉家的財產再分配,與其說是太子被廢黜,不如說是劉鳴煒不甘心在父輩打下的江山里受制於人,自己主動走出去開疆闢土。

如果說長子劉鳴煒走的是「與其繼承家業,不如自己出去混」的路線,那麼「劉太」甘比則拿的是「伏低做小」的攀附生存的劇本。

2016年11月18日,劉鑾雄和甘比登記結婚。

在登記的前幾天,劉鑾雄發表和女友呂麗君的「分手聲明」:

這意味著多年來「二女共侍一夫」的局面終結了,當時很多媒體稱甘比為「贏家」,呂麗君被「掃地出門」。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港媒還給兩人做了一個比較:

從學歷和出身來說,呂麗君要高甘比一籌。

呂麗君作為落選港姐,在倫敦拿到過生物博士學位。

並且資歷也比較早:2002年就為大劉生女、獲贈了「I Love You」的車牌號,還先後拿到了擎天半島近千萬的豪宅連車位、2千萬畢架山峰中層單位,及4.8億山頂白加道31號D屋……諸多房產和名牌包。

可以說在甘比出現之前,實實在在的被大劉「寵」過。

而甘比則拿的是著名的小娛記「逆襲」的劇本。

作為蘋果日報的記者,她經常採訪劉鑾雄,後來慢慢就成了劉鑾雄身邊的紅人。

2001年,21歲的甘比以蘋果日報記者的身份採訪劉鑾雄,與之相識,並在一年後辭去記者工作,進入到華人置業旗下公司工作,從事化妝品業務,開始成為劉鑾雄眾多女性好友中的一員,後於2008年為劉鑾雄誕下女兒劉秀樺,2012年又誕下兒子劉仲學。

一開始,呂麗君對甘比的存在尚且隱忍。

直到2008年10月,甘比為大劉生下女兒,引爆了呂麗君埋藏已久的炸彈,她在沒有告知劉鑾雄的情況下,向媒體發了一封公開信:

這封信的直接後果就是劉鑾雄發了很大的火,並且停了呂麗君的銀行卡,逼著她學會夾起尾巴做人,不要妄圖挑戰自己的權威。

呂麗君只能服軟。

各種討好之後,終於和劉鑾雄關係有所緩和,當時港媒用「呂麗君批准甘比入宮」的標題來形容這個荒誕的二女共侍一夫的三人行奇葩事。

從此以後呂麗君再也沒有敢鬧事。

但她和甘比之間暗暗的較勁還是不斷的,最突出的就是拼兒子。

2010年8月20日,呂麗君為劉鑾雄生了一個男孩,當時媒體報道用了一個很喜感的標題:勝利回歸!

甘比在呂生了兒子之後,不但沒有失寵,於2012年12月16日給劉鑾雄生了一個兒子。

兩位女友各有一子一女,打成平手。

這種看似「均衡」的三角關係,因劉鑾雄健康狀態的惡化,發生了改變,天平越來越向甘比這邊傾斜:

2016年,劉鑾雄因腎衰竭換腎,手術後一度暴瘦,甘比鞍前馬後的對他進行無微不至的照顧,而呂麗君則很少出現。

在媒體的鏡頭下,甘比和劉鑾雄每次同時出現,幾乎都是她小心翼翼,盡心盡力照顧劉的姿態。

曾經在底層摸爬滾打的甘比,更懂得怎樣討「僱主」的歡心,伏低做小,無怨無悔。

而以「劉太」自稱,擅自發表聲明,挑戰劉鑾雄這個「皇帝」權威的曾經的「寵妃」呂麗君,就成了反面教材。

兩人一對比,顯得甘比格外顧大局,識大體,「溫良恭儉讓」。

再加上劉鑾雄身體每況愈下,「患難見真情」,甘比居然得到劉鑾雄的些許「真心」,被劉稱作是「不愛錢的女人」。

而呂麗君則成了劉口中嗜錢如命,貪得無厭的人。

有記者問劉給甘比打多少分,劉給了滿分。

還少有的會哄著讓著甘比,似乎有一種老男人遇到的「真愛」的感覺。

此時敗下陣來的呂麗君,再打出溫情牌已然無效。

只能願賭服輸。

在2016年甘比和劉領證的時候,媒體猜測呂麗君表面示好,其實暗地裡早就準備強大律師團,準備等大劉過世後跟甘比爭奪遺產。

但劉已經逐漸把財產轉移到甘比名下,還做好了打官司的準備,暗諷有些人想要挑戰他訂下的遺囑。

最後以呂麗君保證不爭產的聲明,這波「分家大戰」暫時告一段落。

而拿到一紙婚書的甘比,則像穿上了「水晶鞋」的灰姑娘一樣,正式從「女伴」成為法律認可的富豪的太太,躋身於上流社會。

「朋友圈」也越來越華麗富貴,是真正的名媛了。

放眼港澳富豪圈,總是會看到一些似乎「大清未亡」的新聞,比如洗米華的「一妻一妾」,「妻妾爭寵,享齊人之福」。

賭王的訃告,也給人一種還身在舊社會的感覺:

當「妻妾」這種詞還出現在2020年的今天,是有些荒謬,但也不得不承認賭王的故事有其時代性。

外界認為賭王家族爭產就是幾個女人輪番坐莊,大概都認為賭王風流成性,想起了傳聞中那句「我不可能一輩子當和尚,況且我當時已家大業大,工作非常繁忙,各種各樣的應酬不少,需要一位女性操持家務,並時常陪伴自己左右」吧……

這段話出自《何鴻燊傳》,因此被認為是賭王親口所述。

但我事後去細細翻過,發現94年出版的《一代賭王何鴻燊傳》,作者叫冷夏

《澳門賭王何鴻燊全傳》的作者,是祝春亭和辛磊

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沒有接觸到過何鴻燊本人。

賭王說過「不能一輩子做和尚」這話嗎?說過,但是是在1979年對黃霑說的。

當時黃霑代表《明周》連續採訪了三次何鴻燊,寫成系列文章《數風流人物》,連續六期刊載。

「不能一輩子做和尚」還有前一句話,是「我有兩個太太,其實有苦衷。」

原話整體是,「我到現在(1979年),一樣很愛她(黎婉華),不過我不能一輩子做和尚,好多應酬一定是Mr and Mrs。」

對藍瓊纓,何鴻燊的態度也是「她很小就跟了我,對我非常之好。」

黃霑問賭王如何平衡大房二房關係,賭王說兩邊兩個女兒一起去TVB學習,意思是關係很好。

這的的確確是實情,何超瓊在2002年的採訪中也說,自己十歲之前,藍瓊纓不認「何太太」的名號,只說自己是藍小姐。

大家都知道何超瓊因為去了TVB才得以認識陳百強、哥哥、梅姑等一眾明星好友,當時和她一起的正是大房何超雄。

藍瓊纓的父親出身自黃埔軍校,參加過抗日戰爭,出身也不差。

霍英東本人口述而成的傳記中也寫到過,和何鴻燊一起做博彩是因為彼此太太常約在一起打麻將。

「好多應酬一定是Mr and Mrs」,也是指牽扯到談判合作就很難繞開的「夫人外交」,算是一種權錢加持、顧忌重重之後的柔性策略。

但在賭王那一代之後呢?

事實上,何超瓊不肯吞聲吐氣地做何家少奶奶,就已經說明了新時代的女性可以慢慢地從背後副手逐漸走到台前,成為鎂光燈下的大女主。

今年福布斯女富豪榜常年在榜的「郭老太」郭鄺肖卿、廖湯慧靄、朱李月華……也個個都是自己成就了一番功業的女強人。

哪怕是被我們津津樂道了很久的「洗米嫂」,之前也說過,她名下的產業其實不及Mandy Lieu的「分手費」多。

依照香港八卦記者們以往最愛算誰穿得寒酸、誰嫁得不富貴的「拜金」作風,Mandy Lieu除了最終沒能上位之外,其它方面似乎還不錯——畢竟拿了那麼多錢還有得玩,也的確有那麼用一兩家媒體引用了網友意見,說她是「人生贏家」。

但主流報道並不是這樣的。

隨手截一兩段媒體評論,看得出來得到較多讚譽的反而是Heidi,因為她當初說要離婚就真的沒拖泥帶水,不管早年安心做周太還是後來身處八卦中心,也堅持在搞自己的事業。

即使比錢比不過,但如果不依靠洗米華,陳慧玲女士照樣可以活得還不錯。

由港媒越來越多地關注女富豪的存在、在豪門爭產報道中把「自主權」看得比「實際財產」更重的輿論趨勢,你也能感覺到,有些陳舊的、迂腐的觀念是正在被拋棄的。

而作為香港富豪圈裡典型的「平民上位」的甘比,仍然拿著「后妃扶正」那套劇本,踏上的是一條「凌霄花」之路。

在甘比之前和之後,都有無數多凌霄花,只不過她的運氣夠好,成了劉鑾雄「最後的女人」。

在甘比之前,劉鑾雄是出了名的「女星狙擊手」,緋聞不斷。

諸如「李小姐」「關小姐」等女星,都曾經和劉鑾雄的名字牽扯到一起。

劉鑾雄給很多女人留下的印象是「霸氣」「細心」。

他會在停電時,為自己追求的女人爬二十多層樓,只為送一份腸粉。

當然,劉鑾雄最致命的「吸引力」,自然是他的財大氣粗,撒幣追求。

而在劉鑾雄的女人中,唯一能夠跟他平起平坐說不的,是他的原配寶詠琴。

寶詠琴和劉鑾雄一起打下了如今的江山,並且生了一子一女。

一開始,寶詠琴對劉鑾雄的不忠,選擇隱忍。

直到傳說中某女星給她打電話爆粗口問候之後,寶詠琴才明白,與其在婚姻中受辱,不如離婚。

當時劉鑾雄為了不離婚,許諾給寶詠琴「很多的錢」。

反正只要不離婚,還都是他的錢。

大家是不是覺得很熟悉?精明的富人總是不願意跟一起打江山的老婆離婚。

感情成分有多少不知道,但離婚後會被分走巨額的財產和股份肯定會讓他們肉痛。

這種「分家」的肉痛程度跟打發小三小四時候的幾千萬甚至幾個億不可同日而語。

但去意已決的寶詠琴,還是選擇離婚分家產,自己做了香港第二大女首富。

只是她因這段不幸福的婚姻而氣出了病,離婚後很快檢查出得了癌症,後來因癌症去世。

寶詠琴財產的大頭,都留給了自己跟劉鑾雄生的一子一女。

長子劉鳴煒得到了寶詠琴遺產的40%。

劉鳴煒跟劉鑾雄感情生疏,但跟媽媽感情一直很好。

年少的他經歷了父母的離異和媽媽的去世,曾經迷失過。

但媽媽在劉鳴煒心中,一直是愛的另一種稱呼。

他對於父親劉鑾雄跟諸多女人的糾葛,一直不去過問,說那是大劉自己的事情。

這種置身於父親紛爭以外的處事態度,似乎也貫穿了劉鳴煒對待父親建立的那個商業帝國的諸多紛爭中。

對於家族企業,劉鳴煒給人的感覺一直是「不積極」:

劉鳴煒先後兩次退出核心管理層,第一次是08年前妻懷孕,他以陪產為由辭去職務;第二次則是本月初,他讓出24.97%的股權,放棄公司第二大股東身份。

劉鳴煒看似「不爭不搶」的令人費解的行為,其實背後另有一番他的道理。

雖然轉讓股權後的劉鳴煒依然是華置集團的主席,甘比是執行董事,但早在第一波分家後就占集團股份大頭的甘比,可以憑藉自己大股東的身份,把劉鳴煒這個「主席」給選掉。

跟母親一樣,劉鳴煒不喜歡這種「被動」的地位,作為一個商人,他也不希望自己成為別人商業帝國的守門人。

因此本次出賣股權,看似是劉鳴煒的「退出」,其實是「以退為進」,套現之後去做自己的事業。

拋開股權多少,賣了股份的劉鳴煒,身家雖然比甘比少,但也有600億之巨,完全可以支撐他去開疆闢土,不至於為別人打工,或者寄人籬下。

而混戰商界多年的他,不管是經商手段,還是眼界都要勝過甘比。

而比起家族產業華置,劉鳴煒更熱衷於公職,他被稱為「公職王」絕非浪得虛名,6月26日劉鳴煒正式接手香港海洋公園,任職董事局主席一職。而以如今海洋公園的窘狀來看,未來一年劉鳴煒將會把更多的心思放在這個公職上,自然就無暇管理華置,所以他賣股份此舉或許既是出於為華置考慮,也是出於個人事務的安排。

劉鳴煒向來有「公職王」的稱號,不但征戰商界,也在香港出任青年發展委員會副主席,關心年輕人的就業等社會問題。

尤其是疫情期間,他毫無架子的親手做雞蛋仔請年輕人吃,一起討論經濟和就業等問題,為他拉了很多波好感。

他的各種發言,也會強調社會責任感,關注香港的未來和民生:

打拚多年的劉鳴煒,慢慢已經跳出了父親的「圈」,有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事業。

而甘比還是一直以「劉太」的身份,出席著以劉鑾雄命名的各種活動。

她也在做公益,但頂著的仍然是劉鑾雄的名號。

甚至連劉鑾雄為何不願意光顧某大酒店這種事,都要甘比出面解釋,而曬出的圖則是兩人婚後生的小女兒——劉秀兒。

將自己的命運和男人捆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是甘比的生存之道。

當拜高踩低的一些媒體盛讚甘比在奪產大戰中「大獲全勝」,而劉鳴煒「失敗」的時候,殊不知勝敗並非表象如此。

對於很多富豪來說,財富往往來得快去得也快,據港媒報道,香港很多富豪受疫情的影響,資產已經縮水,其中也包括甘比。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早就在商戰中磨練出一身老道經驗的劉鳴煒,和比起經商更擅長侍奉「老闆」的忠僕甘比,誰能笑到最後,還真的不好說。

伏波娃早在上個世紀就說過令人警醒的一段話:

「男人的極大幸運在於,他不論在成年還是在小時候,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籠中鳥得到吃食,但會失去自由,哪怕籠子是用黃金鑄成。

荒野狼,無拘無束,但肯定要經歷苦難和風雨洗禮。

甘蔗沒有兩頭甜,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

(想看到明天的文章希望點一下「在看」鼓勵我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2TYB3MBiuFnsJQVkn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