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電影海報,如何劇透得剛剛好?

2021-03-05     一夜美學

原標題:一張電影海報,如何劇透得剛剛好?

設計好一張電影海報並不是太容易的事,既要傳遞出影片中的關鍵元素,又不能早早地透露了結局,這種度的把握也就是標題中提到的「如何劇透得剛剛好」。今天我們分享的這篇文章將通過一些為人熟知的電影《犬之島》《寄生蟲》《彗星來的那一夜》等的海報設計,詮釋電影海報引人入勝的魅力。

轉載自: 凡幾CommonRare (CommonRare)

愛上一部電影,有時比愛上一個人更加深刻。它能在街角重現時開啟你的感同身受的動機,也能在拉扯的時刻引導你的決心,能讓你一看再看,別的都沒有它好。它的台詞貫穿你的人生,畫風影響你的審美,然後每一次你看到它的海報都能喚出你的感嘆。也許一張電影海報最剛好的劇透,並不是吸引你去買了票,而是即便你把劇情背的滾瓜爛熟,你看見那個畫面就能仿佛重播最喜歡的一幕。而 以下這些電影,它們的魅力,更是激起了創作者對它的反覆琢磨,對海報改造重塑,用他們被感動的方式,重新詮釋。

ISLE OF DOGS 犬之島

" We are a pack of scary

indestructible alpha dogs."

當「垃圾島」變成「犬之島」, 當狗狗的語言被「翻譯」成英文, 電影院的觀眾們終於可以從狗狗的視角去看這個世界。海報的設計一如既往的Wes Anderson風格, 絕對的對稱和高對比度的顏色選擇。

這張海報的重塑改變了電影原有的動畫風格,以平面的方式呈現顯得更加平易近人。

CR: Monster Gallery

一張沒有任何圖片的海報,或許更能引發大眾的好奇心。色調反映了電影的情緒基調,同時什麼都不說,又讓人更好奇它會說些什麼。

CR: Aftaelass

- - - -

PARASITE 寄生蟲

" Rich people are naive. No resentments. No creases on them."

講述著社會的階級現象,寄生蟲的電影海報上蒙蔽了所有雙眼,並以黑白兩色區分各自存在的世界。然而,這世界有那麼非黑即白嗎?

將原本海報的陰冷色系一改為看似繽紛多彩插畫世界,然而當你細看,卻會發現這裡所透漏的故事細節令人毛骨悚然,這份毛骨悚然也在輕鬆風格的插畫中被無限放大。蒙蔽雙眼的人變成了倒掛的畫,那雙腿位於房屋的底部,有一雙眼睛不知是人是鬼。

CR: Greg Ruth

即使沒有人,我們依舊逃不過階級差距的事實。從那條光日照不進去的暗巷裡向上望,是陽光籠罩的天價豪宅,這來自半地下的仰望,使光變得刺眼。而這張重塑的電影海報,也讓人反覆思考視角帶來的差異。

CR: Jules

- - - -

MARRIAGE STORY 婚姻故事

"He didn't see me as

seperate from himself "

講述了一場漫長又心碎的離婚故事。電影聚焦於兩位主角自身, 充滿矛盾爭吵卻也閃著過往的, 溫情的光。海報里的一家溫暖又親密, 但電影的結局卻是從「我們」退回到「我」。

以素描加剪影的手法,這張海報強烈的強調了兩個主角的表情,以及表情透露出的複雜情緒。扭曲不堪的線條,也說明了彼此關係錯綜複雜的牽絆。

CR: PopCultArt

相比原版的海報略帶溫馨,這版海報更講述了整部電影最嚴肅的部分,仿佛一份緊急頭條新聞,灰暗無色,體現了人生最真實的那一面。

CR: Sophieee

- - - -

MIDSOMMAR 仲夏夜驚魂

"He, and your other friend - They

both disappears the same day.

You see how it looks?"

別讓這張海報欺騙了你,這絕不是一部什麼感人至深的田園愛情,而是讓你夜不能寐、無法進食的一場血腥暴力。但不看這部電影,也許你不會知道,恐懼原來可以美得像是藝術品。

一隻手輕盈地捧著花圈,花圈卻滴著濃稠的血液,還有什麼比這更令人好奇一篇驚悚故事?柔和色系與筆觸,卻夾雜著恐怖細節,這樣的衝突,讓人回想時能感受從每一個毛孔發出的不舒適。

CR: quitecurly

這張海報主要以主角的神色透露劇情的驚悚處,但它有大機率會讓你放低防備心,而這部電影如果要看,起碼得準備三個枕頭。在這裡,花越盛放,血腥味就越芬芳。

CR: freya-betts

- - - -

CALL ME BY YOUR NAME

" We are not written for

one instrumentalone;

I am not, neither are you."

義大利小鎮的夏天, 兩個少年短暫相愛, 感情炙熱而純粹。海報設計分別截取了影片中最美好的夏日時刻和採用了「桃子」這個重要的元素。

以插畫方式呈現電影主題,這張海報置身於主角家中,以細膩筆觸體現著南法式品味,兩位主角遙遠的距離,透過眼神形成極其親密的互動,那天下午,那架鋼琴上,最想握的手。

CR: 1000

同樣以插畫形式展現這份電影海報或許更能描繪電影里的清新以及浪漫,而這部電影也擁有了所有最適合插畫筆觸的細節,無論是建築物還是著裝,都美得像一幅畫。

CR: jamie edler

- - - -

CAROL 卡羅爾

" Dearest there are no accidents."

即使不談愛情, 卡羅爾的每一幀也美到讓人反覆回味。車窗倒影, 膠片相機, 每一個表情和長鏡頭都細緻入微。海報的設計將畫面分成兩個部分, 分別是自身視角里的對方。

不同於原版電影海報,這張海報重塑以模糊不清的親密鏡頭重新「劇透」了電影最重要的元素,兩人模凌兩可的關係,曖昧不清的羈絆,卻無法自拔的狀態。

CR: instgram rototo2013

同樣是兩者的神態捕捉,這張海報以兩個主角看向不同的方向,呆滯卻有所思的表情,透漏了彼此關係的束縛,而那隱隱的憂鬱,在尚未觀看前就已渲染神經。

CR: pygmalion

- - - -

HER 她

" The past is just a story

we tell ourselves."

在一張只有男性人像的海報上,打上電影名字「Her」,這種反差正暗喻著電影里所描繪的愛情,有些另類,也有些傷感,從頭到尾,獨自一人。

比起原版海報,這張海報的設計反而更貼近電影本身的畫面風格,也更貼近整個故事所傳遞的情緒,總是缺了點快樂的笑容,總是少了點光的清晰度。

CR: waleed rostom

以插畫方式呈現整部電影的城市設定,未來感、科技感,卻有些單調,散發著主角所處的情緒冷感。一架巨大飛機垂直墜落的主體,也顯示了主角在這世界的渺小無力。

CR: mattthew woodson

- - - -

COHERENCE 彗星來的那一夜

" There's some dark version

of us out there somewhere.

What if we're the dark version?"

講述「平行世界/相干效應」概念的影片, 彗星來的那一夜, 被分裂的世界, 不同的時空的相遇。工整的海報的設計其實包含了影片中重要的元素, 以及故事開始時那張好友聚會的餐桌。

上下顛倒的兩面,正巧就是電影劇情的整個架構,星空的深藍也是最契合的色系。但細看,也能看出兩面的不同,也是看這部電影的關鍵技能,你能不能找出兩個空間的不同?

CR: PopCultArt

慧星來的那一夜,這個房子裡發生了什麼?觀看電影時,你仿佛就是那房外的旁觀者,目睹了一次不可思議的事件,說到這裡,是不是想打開電影看看?

CR: Poster Spy

- - - -

撰 寫 W R I T T E N B Y / K . L

凡幾品牌及文章排版圖文素材設計版權歸凡幾Common Rare所有。未經許可不得隨意擅用上述圖文及文字,已獲得授權的內容應當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依法追求其法律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21MIngB9EJ7ZLmJQdR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