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文文大保貝兒,我時刻沒有忘記我是一個保險博主。
平安福2020產品測評今天安排!
此刻的心情,有點忐忑,又有點小小滴緊髒。
太長不想看,一句話測評版:
保障不變,降價2%
一直在進步的平安福
2019年,平安福一年的銷售額,是157億元。
這是一款在「輿論監督」中迎風生長的產品。
從「缺少高發輕症」、「強制捆綁長期意外」到「補齊高發輕症」、「取消捆綁意外」,平安福每次升級,確實都是一直在進步的。
大家有意見,平安聽了,也聽進去了。
升級後的平安福,每次都在彌補老版本的缺陷,在保障力度上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接受批評,升級時也會考慮、接受大家的意見,就這一點來說,文文大保貝兒還是要給平安點個贊的!
平安福2020升級了什麼?
那麼,平安福2020,怎麼樣?
先看一下平安福2020產品結構:
平安福2020在產品結構上,延續了以往產品的結構,依然是「終身壽險+重疾單次賠付+輕症多次賠付」的模式,依然沒有中症保障。
之前的平安福產品,主險是終身壽險,重疾是附加險。
所以說,我們會在保單上看到,主險「終身壽險」與附加險「重疾險」的保額不一樣。
這麼跟大家說,很多小夥伴可能沒有感覺,我們來上一張平安福的保單給大家說一下,大家也可以找出自己的保單看一看。
我們就以這張保單為例。
主險是平安福2019II終身壽險,保額62萬,附加險是平安福重疾2019II,保額30萬。
在不考慮下面其他的附加險的前提下,理賠的時候分這樣兩種情況:
(1)如果是沒有得重疾,直接身故,賠付主險保額62萬。
(2)如果是先罹患重疾,賠付重疾附加險保額30萬,主險繼續生效;後面再發生身故,賠付主險終身壽險保額,32萬!
對,「先重疾理賠後再身故」賠付的是32萬,不是62萬,因為那重疾險的30萬保額,在重疾險理賠的時候,已經賠付過了。
在文文大保貝兒給很多小夥伴做平安福保單梳理的時候,都會提到這個問題。
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老版平安福產品的「主險終身壽險」與「附加險重疾險」是共用保額的!
碰到著100%「不清楚」的比例,文文大保貝兒也是真的非常震驚了。
可能你會說,重疾賠了30萬,身故能再賠32萬,好像也可以。
朋友,你看看這年交的保費啊,拋開產品費率談保額談保障,不也是耍流氓嗎?
這次,新版平安福2020的重疾和身故,合併在了一起,保額必須一樣了。
也就是說,平安福2020變成了一款「帶身故責任的單次賠付型重疾險」產品了。
對於這個改變,文文大保貝兒感覺很遺憾。
如果主險終身壽險能比附加險重疾險多哪怕1000塊錢的保額,在重疾險理賠後,整個保單都是依然有效的,因為主險的保額依然在。
那麼,主險下面的附加險,意外險、醫療險這些保障,就依然有效。
真的非常人性化啊!
可是,主險與重疾共享保額之後,重疾理賠了,主險也沒了,附加的那些意外險、醫療險怎麼辦呢?
客戶在重疾理賠之後,就沒有意外、醫療的保障需求了嗎?
線上的產品不打包多種產品搞「全家福」,是因為大家習慣了在多家保險公司的產品中,挑性價比最高的產品的模式。
但對於線下的產品來說,客戶們大機率是要把所有產品「打包」買在一起的。
就像在線下實體店跟網上專賣店一樣,不同的消費群體,有不同的消費習慣於產品需求。
或許是怕大家「誤會」自己的主險終身壽險和附加重疾險可以「分別賠兩次」吧,這次,平安福沒有堅持自己原來的產品形態。
我的平安福啊,你為啥就不能堅持做自己呢?
平安福2020的優缺點
平安福2020的優點:
(1)平安run
平安run一共有兩個不同程度的運動目標,被保人只要達成,就可以增加相應的保額:
計劃一:合同生效兩年內,累計18個月,每月至少25天不少於10000步,重疾和身故保額可以增加5%,輕症保額增加1%。
計劃二:合同生效兩年內,累計25個月,每月至少25天不少於10000步,重疾和身故保額增加10%,輕症保額增加2%。
形式確實挺好的,但說實話,文文大保貝兒做不到。
(2)罹患輕症後,增加重疾保額
若被保人在70歲之前確診輕症出險,每次將提高20%的重疾和身故保額。
平安福2020的輕症可以賠付3次,也就是說,最高可以增加60%的重疾和身故保額。
確實是一項非常好的保障責任,文文大保貝兒在這裡實名希望各家保險公司都能學起來,抄平安的作業。
大部分的輕症,其實就是重疾的輕度狀態,在輕症出險後,再次患上重疾或者由輕症轉化為重疾的機率,也是非常大的。
平安福2020的缺點:
(1)輕症的賠付比例低
相對於重疾而言,輕症更為常見和多發。
在現在的重疾險產品中,輕症動輒賠付40%、45%的時代,平安福2020依然堅持著輕症賠付20%基本保額的「傳統」。
說實話,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可能有人會說,輕症存在的意義,不是「賠保額」而是「保費豁免」。
好的,我們把平安福2020輕症豁免還要額外掏錢購買這件事放在一邊不說,其他產品罹患輕症、中症,也都是可以豁免保費的,而且是自帶的保障,不需要額外掏錢購買。
我們以「輕微腦中風」這個高發輕症為例,某「小保險公司」按照中症理賠,賠付基本保額的60%;平安福2020則賠付20%的基本保額。
這40%的差距是什麼概念呢?
以50萬保額為例,某「小保險公司」的產品可以賠付30萬,平安福2020可以賠付10萬。
(2)癌症多次賠條件苛刻
現在的重疾險產品里,「癌症二次賠」已經成為了「標配」。
想要獲得平安福2020的癌症多次賠的保障,需要精確完成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步:首次確診的重疾,必須是惡性腫瘤
第二步:首次確診惡性腫瘤後,生存5年以上
第三步:生存5年後再次確診惡性腫瘤(新發、復發、持續和轉移)
這三步,一步都不能走錯。
如果首次確診的重疾不是癌症的話,那麼癌症二次賠付責任就直接失效了。
(3)貴
平安福的每次升級,確實都是在進步的。
雖然和網際網路的線上產品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畢竟步子都不能邁的太多,改變也要慢慢來呀~
就是這個平安福吧,真的是挺貴的。
但是貴這件事吧,嚴格來說,不是平安福的缺點,是文文大保貝兒的缺點。
這事兒不能怪平安福,是我要反省。
文文大保貝兒要認真的反省一下,我為什麼買不起平安福。
保險行業,要感謝中國平安
之前有一個段子說,「買中國平安的保險,不如買中國平安的股票」。
看中國平安近年來的股票漲幅就知道了。
在中國平安的2019年業績投資者會上,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在談到正在進行的壽險改革情況時說:「過去產品是從公司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客戶需求的角度出發」。
過去,保險公司最大的問題是「活下來」。
「活下來」就需要更多的考慮公司利益、股東利益,而不是客戶利益。
現在市場變了,客戶們都變的更加聰明了,過去的那一套,已經不適用了。
因此,就必須轉變產品的價值導向,要以客戶為中心,才能真正吸引客戶、留住客戶。
不謙虛的說,文文大保貝兒的客戶們的保險專業知識儲備,或許可以吊打市面上大多數的保險代理人。
所以說,市場環境也在倒逼著保險代理人,必須要更加的專業。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在市場上立足。
面對時代滾滾向前、一刻不停的車輪,誰都無法阻擋時代前進的腳步。
文文大保貝兒自己倒是覺得,與其說馬明哲董事長「過去是從公司的角度出發,不是從客戶需求的角度出發」這句話,不僅是在說平安的產品,更包含了過去30年里保險業道不完的艱辛,和未來30年保險行業發展的大方向。
要感謝這32年來,每一位保險代理人,靠著走街串巷,挨家挨戶去「掃樓」,一點一點的做科普、做積累,讓保險意識「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向大眾普及保險知識及重要性的路上,沒有人可以否定中國平安為整個行業發展,所立下的汗馬功勞。
只是,過去消費者的保險觀念相對來說更薄弱一些,更側重於人情保單,再加上平安有著龐大的代理人隊伍,所以,考慮最多的是公司利益、股東利益,而不是客戶利益。
對於我們廣大消費者來說,買保險,一定要從自身需求出發,而不是盲目購買「人情單」。
只有實實在在的解決自身問題的保險,才是好保險,而不是在保險信息越發透明的今天,還在傻傻的交著「智商稅」,品牌溢價買單。
也只有真正明白了這一點,才算是走對了買保險的第一步。
從平安福2020來看,平安福系列產品的升級啊,依然任重而道遠。
也讓我們共同期待,越來越好的保險行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