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竹在院,植籬於心

2019-11-09     一諾農旅規劃

一方院落,安放一種生活

植竹在院,可為生活平添幾分意趣

或疏疏落落幾竿,或鬱鬱蔥蔥一片

風來有聲,月來有影

在幽幽青竹下,聽風弄影,虛度光影

暫拋凡俗喧囂,做一個無拘隱士

品竹之幽韻,獨享生命清歡

種竹在院,植籬於心

寧可食無肉,

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

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

士俗不可醫。

傍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有一年,書聖之子王徽之寄住一空宅,令人種竹,人問其故,答曰:「何可一日無此君。」七百年後,同樣為人高潔、生性喜竹的蘇軾,以此為典,寫出了這首流傳千古的詩。食無甘味,不過人瘦而已,若無竹之氣節,無尚雅之好,就會汲汲於名利,俗態媚骨畢現,俗不可醫。

以竹入詩畫、以竹造幽境、以竹喻品性。

從古至今,竹在中國文化里,有著不言而喻的地位。

在王維的屋舍旁,竹是「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的高雅;

在蘇東坡的人生道路上,竹是「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洒脫;

在鄭板橋的詩畫里,竹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精神……

竹,就像一位仙風道骨綠衣袍的精神領袖,引領著中國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它用自己清瘦的筋骨,點亮了千百年的時光,在無數詩行書畫中熠熠生輝。

種竹在院,植籬於心

與其說種竹在院

毋寧說是植籬於心

在繁雜世界裡

為自己隔出一方乾淨天地

以竹為友

自潔品性不苟流俗

在歲月一隅

堅守內心清淺的寧靜

心中的風景

才是人生不變的美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nq_UG4BMH2_cNUg0ZE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