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後,就涉及到了照顧寶寶這項艱巨而偉大的任務,很多家裡都是由媽媽照顧寶寶,畢竟媽媽是寶寶最親近,也最能細心照顧寶寶的人。
而哄小寶寶睡覺就成了重中之重,難中之難,因為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是「天使寶寶」,如果攤上「睡渣」寶寶,那麼家長就只有苦熬的份了。
寶寶的睡眠也是一個不能被忽視的問題,只有睡得好了,才更有利於寶寶的身體發育和成長。
琳琳是一名全職寶媽,女兒出生後她就辭去了工作,專門在家照顧寶寶,雖然很辛苦,但是想到能陪伴孩子的成長,倒也樂在其中。
只不過最讓琳琳頭疼的就是哄寶寶睡覺這件看起來再普通不過的小事,因為她覺得自己很「幸運」,攤上了名副其實的「睡渣」寶寶。
每當聽到鄰居們或者朋友說自己的孩子睡覺多麼省事的時候,琳琳都無比羨慕,因為她每次哄寶寶睡覺就像是經歷了千辛萬苦一樣,寶寶就像是精力充足的「小馬達」一樣,想讓她睡著真是不容易。
這天,寶爸休息在家,就主動幫妻子承擔起照顧寶寶的事,讓妻子能夠多休息,可是到了哄睡的時間,琳琳開始面露難色。
看到妻子這幅表情,寶爸自告奮勇,說他來哄寶寶睡覺,不過琳琳卻有些不信任,沒想到看到丈夫的成果後,寶媽表示大大的佩服。
只見寶爸用一個小毯子拖著寶寶在地板上輕輕地轉圈,寶寶看起來十分享受,沒一會便睡著了。
相信很多家長都面臨著哄寶寶睡覺覺得很困難的現象,而睡眠又直接與孩子的身體發育掛鉤,畢竟睡得不好,身體發育就可能出現遲緩的現象。
而想讓寶寶的睡眠質量更高,入睡更快,這都是一種好的習慣,需要家長平時多幫寶寶去調整睡前,睡中的狀態。
有些家長為了讓寶寶快點入睡,母乳的寶寶會直接選擇讓其「奶睡」,這樣其實反而不利於寶寶的睡眠好習慣養成,甚至還會讓寶寶對吃飯和睡覺產生混淆。
1.不要讓寶寶過於興奮
不管是月齡小的寶寶還是年齡稍大些的孩子,家長都要注意讓孩子在睡前的情緒冷靜下來。
一些家長因為工作的原因回家很晚,而一天沒見到孩子了只有利用晚上這段時間陪孩子玩,那麼玩什麼就很重要了。
家長儘量不要在孩子睡前陪孩子玩過於興奮的遊戲,這樣孩子的情緒處於亢奮的狀態,入睡就會變得很困難。
家長可以選擇一些能有利於讓孩子安靜下來的陪伴方式,比如給孩子講一半書,或者躺在床上陪孩子聊聊天。
2.調整好臥室的光線
小寶寶的身體需要,所以白天也是需要睡覺的。而白天的光線過亮,尤其是日頭正足的時候。
家長要哄睡寶寶之前,最好把臥室的窗簾拉上,製造一種能讓寶寶昏昏欲睡的環境,這樣一來,寶寶才能更快進入夢鄉。
而選擇睡眠的環境如果光線太足,刺激寶寶的視網膜神經,讓寶寶也會覺得不舒服,更難入睡。
3.注意睡眠環境的溫度
還有些家長發現即使寶寶睡著了,也睡得不是很踏實,因為總是翻來滾去的,似乎很難受的樣子。
除了寶寶睡眠的習慣導致之外,家長就要考慮是不是睡眠環境的溫度不合適了,可能是太熱了,或者是太冷了。
孩子的心神代謝快,很容易熱,所以家長不要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或者蓋過厚的被子,這樣孩子越睡越熱,就會覺得很難受。
貼心寄語:
想要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那麼孩子的睡眠就是頭等大事,因為生長激素都是在孩子熟睡中分泌的,所以家長一定不忽視。
我是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贊、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認可。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由於是自己碼字,如果錯別字請見諒。本帳號已開通維權,歡迎個人轉載,但不允許抄襲文章,如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