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時候,28歲的翁帆嫁給了82歲的楊振寧,如今已過18載,在翁帆女士的精心照顧下,楊振寧先生已經年逾百歲。截止到2022年,正值養老先生的百歲之年,可回顧起18年前28歲清新脫俗的翁帆,也已經來到了46歲的中年時刻。
當翁帆嫁給楊振寧之後,不知道她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有沒有過後悔,以她的學識能力完全可以依靠自己走出一條積極勵志的路,卻不曾想過,自己竟然在28歲的時候嫁給了大自己54歲的楊振寧,自此青春不再談韶華,她也就此過上了「老夫少妻」的生活。
但其實我並不贊同以上說法,翁帆女士的境界一般人是達不到的,以至於很多人對這段黃昏戀或是忘年戀都充滿議論紛紛。
在另外一部分人看來,「28歲嫁給82歲」,其實這充分能證明翁帆女士是在勇於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自己想要的生活,她不懼世俗的桎梏,追求精神上的歡愉,二人有著共同的樂趣和合得來的三觀,這就夠了。
嫁給楊振寧先生之後,翁帆女士一直都在很好地照顧著丈夫的生活起居,從82歲到百歲的安然無恙,翁帆女士在此過程中功不可沒。如果非要說她另有所圖的話,那不妨聽一聽楊振寧先生的大兒子楊光諾對她的評價,「她是一個很善良的女孩。」
除此之外,楊振寧的三個孩子都對這位「繼母」充滿感激之情;反觀百歲楊振寧對翁帆的感情,那也是人世間最真摯無私的愛,翁帆曾言,「他對我的愛令人感動。」
年齡上的差距不就是世俗的桎梏和羈絆嗎?
1995年,70多歲的楊振寧攜著夫人杜致禮的手應邀來到了汕頭大學,而當時的翁帆正在汕頭大學就學。因為學習成績優秀,再加上外貌氣質俱佳,所以當時她便被校方選定作為接待楊振寧夫婦的工作人員。
翁帆從小到大的學習成績都很不錯,而且更是汕頭大學有名的學霸,由於當初接待楊振寧夫婦很仔細認真,所以翁帆也給楊振寧夫婦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以至於當時雙方之後一直保持著書信來往。
對於20齣頭的翁帆而言,楊振寧就恍如一顆永遠觸摸不到的星星,她對他真的是充滿了崇拜和嚮往。
除了滿眼崇拜以外,再無其他情感流露。
從汕頭大學畢業之後,憑藉這4年以來不錯的學業成績,翁帆在畢業之際就找到了一份薪酬很不錯的職業工作。值得提及的是,在深圳工作的兩年時間內,沒怎麼談過戀愛的翁帆被同公司的一名香港職員瘋狂追求,以至於很快答應他並允諾成婚。
翁帆本以為自己就此即將開啟全職太太生涯,畢竟自己找到了一個很愛自己的男人。可讓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結婚不到兩年時間,她就被那個男人狠心拋棄,婚前婚後完全是兩幅狀態,顯而易見,當初這個男人瘋狂對自己發起追求,其實就是貪圖她的美貌和身體。
婚姻失敗給翁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在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她終日以淚洗面,她並不知道自己接下來的生活要怎樣度過。悲傷迷茫之際,她還是選擇重新踏入學業,使自己重新融入一個新的學習環境當中,只有自己忙碌起來,才能儘快擺脫這段感情的陰霾。
試想,如果不是首婚告敗的原因,恐怕翁帆也不會選擇和楊振寧結合。
憑藉這一年的強度學習,翁帆順利進入廣東外貿大學,成為了這所大學的碩士研究生。
轉眼間來到2003年,楊振寧的夫人杜致禮因病不幸逝世,由於彼時的楊振寧在國際上享有知名聲譽,所以當夫人去世的消息公布出來的那一刻,國內國際無數封安慰和弔唁的信件紛紛到來,這其中就包括翁帆。
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兩人之間的關係就此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由於杜致禮夫人給楊振寧留下的印象極為深刻,所以楊振寧一時之間很難平復自己悲傷的心情,恰巧這麼些年以來,楊振寧和翁帆一直保持著學術上的書信來往,所以這個時候翁帆儼然就成了他的心頭知己。
儘管翁帆才27歲的年紀,看似涉世未深,但由於此前婚姻失敗的經歷,她已經轉變成了一位成熟的女性。對於楊振寧先生的哀思和情緒,翁帆都很耐心地開導和安慰。
人類的心理特徵,往往在最脆弱的時候最容易迎來新感情的到來。
彼時楊振寧的三個孩子都在外工作,恰巧翁帆填補上了這個空子。久而久之,兩人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密切,有些時候兩人甚至能通電話長達幾個小時,翁帆的到來,讓82歲的楊振寧頓時耳目一新,似乎她正好可以填補自己生活的空白。
我國在2004年的時候,迎來了楊振寧先生的回國,據楊振寧先生早年所說,自己遲早是有一天要回歸祖國的。可從時間節點上來看,楊振寧此時回國有一半因素都來源於陪伴他的翁帆,而他自己也多次表明,「當時自己確實想回中國看看她,和她交流交流。」
也就是這次見面,讓相差54歲的兩人之間關係變得更加緊密,這趟回去之後,楊振寧幾乎很頻繁地給翁帆打電話,就連翁帆本人也表示詫異。翁帆喜歡旅遊,楊振寧就帶她四處遊玩,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楊振寧也是「亦師亦友」的角色,時不時地總會給她講些知識。
正是由於翁帆的出現,才讓原本對婚姻死心的楊振寧又重新燃起了對婚姻和生活的嚮往,而他想要攜手的目標,正是眼前28歲的翁帆,而且於楊老而言,非翁帆不可!
2004年年底的時候,楊振寧思索前後,還是決定要把這件事情同家人商量,主要還是自己的三個孩子。反觀翁帆,要嫁給大自己54歲的男人,她的父母剛開始無論如何都不肯答應,畢竟全天下的父母都在為兒女的幸福著想,可面對著翁帆的執意和耐心解釋。
翁帆的父母最終還是同意了女兒的想法,並表示,「完全支持和理解女兒的選擇,倘若女兒能夠為照顧楊教授作出犧牲,這也是我們翁家的一種光榮。」
很多人當時便幻想著,楊振寧先生可是國際的「世界級國寶」,雖說已是遲暮之年,但他總歸還是要給新娘一個體面大方的婚禮現場吧?
不過現實卻出乎意料,據說楊振寧當時只給了一束玫瑰花,而且還是求婚時候拿著的。所謂大型婚禮現場,壓根就沒有存在,兩人只是一通電話便已情定終生。結婚之後,翁帆對楊振寧的稱呼一如既往——「楊教授」。
不過肉眼可見的是,雖然兩人是世間罕見的跨年戀,但每逢「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幸福場景時,還是會難免惹來世人的羨慕。
嫁給楊振寧之後的生活,翁帆在此之前已經能夠全然適應,而且她把自己全身心都投入到了照顧丈夫的生活當中。對於28歲的她而言,只有把丈夫的身體照顧得當,她才能和他共度「更多時間」的晚年。
不過值得大家學習的是,翁帆嫁給楊振寧之後,除了每天要花大量精力放在照顧楊振寧的生活上以外,她還要利用閒暇時間繼續學習,因為她不想讓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在照顧楊老先生生活起居的過程中,上面也提到了,二人一直以來都是亦師亦友的關係,所以楊振寧也希望在學習上對她有更多的幫助。
就這樣,翁帆憑藉著數年如一日地堅持,最終於2011年考取了清華大學的博士。
不過生活中的任何事情比起照顧楊振寧而言,都顯得虛無縹緲,她真的覺得只要照顧好他,這就夠了。兩人共同度過的18年時間裡,因為身體機能衰弱等原因,已過耄耋之年的楊振寧不知多少次昏倒過,大大小小的疾病也總是應時而來,可不管多大的疾病和困難,翁帆一直都在,而每次也總是能安然康復。
世人最關心的兩個問題,楊振寧先生都曾回答過:
自己的所有財產都已經分給三個孩子,翁帆一分不取,只有清華園別墅的居住權;
自己百年之後,真摯地希望翁帆能夠再婚,他希望她能一直幸福下去;
多希望越來越多的人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翁帆女士,她能夠將自己的青春年華付諸於照顧楊振寧先生的事業當中,最起碼她是個好姑娘,其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上升到偉大的話題。我們普通人可能無法理解,不過直接有句話眾所周知:
「楊振寧先生的成就是可以和愛因斯坦並肩的,只要楊振寧先生活在世上,他就是偉大的代名詞。」
比起對整個物理學界的貢獻和成就,翁帆女士的付出當真無私且偉大,她的這種境界乃至格局,最起碼真的已經衝破了世俗和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