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01
過年孩子很開心,但是大人就有點揪心了。
孩子開心是因為過年會有很多親戚朋友給各種紅包。
但是大人不開心就是過年了大人都很忙,不僅要搞衛生,而且還要給孩子買各種吃的,做各種吃的,最重要的是孩子從親戚手中拿到的紅包,其實家長也要還給對方的孩子!
小時候家裡條件不是特別好,每一次過年我們辛辛苦苦掙到的1毛1分的紅包,最後都被媽媽拿去了。
當時我們兄弟姐妹氣急敗壞地跟媽媽說:為什麼要拿我們的紅包?
媽媽理直氣壯地說:你們拿到紅包我也要還給他們的孩子呀,你們的紅包也都是媽媽給出去的錢換回來的,頓時我們就都啞口無言了。
所以小時候過年拿到的紅包只是在我們手裡存了個幾天,之後就被家長要回去了。
02
一般過年的紅包也是差不多數量,比如說你給親戚家的孩子封200塊,對方的親戚大概也會給你回200塊,其實確實是差不多數量的。
但是現在國家放開二胎三胎之後,有一些人是不想生那麼多,所以只有一個孩子,而有一些人響應國家的號召,家裡面有兩個甚至是三個孩子,在過年的時候這就糾結了。
一個網友提到:親戚給自己家的孩子封了600元紅包,但是這一家只有一個孩子,他們家有4個孩子,那該怎麼辦?
正常情況下是親戚給自己的孩子封了多少,自己要回一個同樣數量的紅包。
親戚給自己家的孩子封了600塊錢,正常情況下自己要回給親戚孩子一個600元的紅包,但是親戚家有4個孩子,如果自己每個孩子給了600元那麼就要2400元,自己生生貼進去了1800元。
要知道在一些小縣城小城市,一個月的工資也就2000元左右,就是一個親戚的紅包,自己都貼進去將近一個月的工資,可以說是非常讓人心疼的!
不少網友建議給對方的4個孩子一人封200元,總共是800元,自己多出了200元,但是也照顧到親戚的面子,因為親戚用600元就換了800元回來,自己還掙了200塊。
因為考慮到紅包之間最好是對等。
有網友說:其實正常來說是應該給150元,但是150元不好聽就給個160元,那自己多出了40塊錢,40塊錢也要比200元要少一些!
第一點:對方給自己的孩子封了多少
就像這個親戚一樣給自己的孩子封了600元,那麼自己還回去給4個孩子的加起來就不能低於600元,畢竟別人先給你的你也要還回去,還回去的稍微多一點點是正常的。
就像我們去參加別人的結婚喜酒一樣,如果你先請別人,別人封了100元,那麼你下次至少要還100元,甚至要比100元更多一些。
第二點:跟對方的關係
之前我去異地上學的時候,在學校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叔叔家,叔叔其實也是下崗工人,經濟條件不是特別好。
但是每次去叔叔家不僅吃飯,嬸嬸還會給我幾塊錢車費回學校,大概給過四五次吧,但是我內心卻覺得非常的溫暖。
後來我自己能掙一點小錢的時候,有一次去嬸嬸家拜年的時候,我就給了嬸嬸的外甥封了200元,當時是用紅包裝的。
在我們那個小縣城,一般的紅包也就是20塊,好一點的50塊,100塊應該就是非常多的了。
但是我封的200元,我壓根就沒有想到他們給我回多少,我只是單純地為了回報當時的恩情。
後來從嬸嬸家回來了,嬸嬸的女兒莎莎才知道,我給她家孩子封了200元這麼大的紅包。
而當時他們家幾個人給我家孩子的紅包就是20元,加起來都不到100元,但我覺得無所謂,因為當時是為了回報。
第三點:自己的經濟情況
雖然紅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因為一個過年把自己過得很緊張就沒有必要,所以如果自己經濟不太好,那麼給對方封的紅包就按照實際大概的情況就行了。
就像對方封了600元,你就回給他四個160元,多個40元也是可以的。
如果經濟很好沒有問題,那你直接回對方每個孩子600元,多出的1800塊錢,當自己吃了一頓飯也是沒有所謂的。
你有沒有遇到過關於紅包的困惑呢?都是怎麼解決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