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禮來(Lilly)宣布
常用胰島素的價格將降低70%
患者自費部分
每個月不超過35美元
胰島素巨頭之一降價
禮來宣布將胰島素價格下調之際,就曾多次面對美國政府施壓,要求降低胰島素價格。
據美國糖尿病協會的數據,製藥商此前將胰島素定價為每一小瓶275美元以上,在過去20年里價格上漲了1200%。
美國參議院衛生、教育、勞工和養老金委員會主席參議員對此譴責稱:「胰島素這種救命藥的價格自1996年以來飆升超過10倍,三大主要胰島素製造商賺取了210億美元的利潤,使得130萬糖尿病患者被限制定量供給胰島素,現在是國會應對製藥業的貪婪和權力並大幅降低胰島素價格的時候。」
不過,作為胰島素三巨頭的另外兩家跨國企業——諾和諾德和賽諾菲目前還未有降價動作。
中外企業開啟市場博弈戰
在糖尿病人數眾多的大趨勢下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
胰島素的市場需求從未減少
近幾年,我國更加關注糖尿病等常見慢病的防治,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進慢性病管理。2021年4月明確將慢性病管理正式納入「國家標準」。
過去,跨國巨頭諾和諾德、賽諾菲、禮來的胰島素占據了中國胰島素市場,但隨著國產胰島素技術的不斷提高和政策的支持,國產胰島素逐漸在市場上獲得了更多的市場份額。
2022年底
由華領醫藥研發的
多格列艾汀片正式作為
成人2型糖尿病治療新藥
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
2021年11月國家醫保局舉行第六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胰島素專項),採購品種主要針對第二、三代胰島素。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胰島素及其類似物銷售額約270億元,這也意味著,胰島素專項集采將撬動近300億元規模的市場。
針對目前胰島中外市場的競爭格局,有分析師表示,在集采等政策的推動之下,未來,跨國藥企的市場占有率會不斷下降,使得更多的本土企業能趁勢而為取得更多市場份額。
「過去,胰島素市場主要以外企壟斷為主,外企的胰島素主要以三代為主,而隨著我國醫藥企業技術和資金逐步到位,也陸續開始發力第二代、第三代胰島素產品。目前,國內也在加速進行四代胰島素的研發。這也意味著,在研發實力上,中外之間的差距也在逐漸縮小,後續,在胰島素市場的競爭上,薄利多銷也將成為一大方向。」上述分析師說道。
來源: 新晚報、21世紀經濟報道、半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