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歸去 與張昭天堂電影院再見

2022-07-22     每經影視

原標題:李力歸去 與張昭天堂電影院再見

又一位電影人離開了。

7月22日凌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個渠道獲悉,「小時代」系列電影、《北平無戰事》等電視劇製片人、編劇、和力辰光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力辰光」)董事長李力因病逝世,享年52歲。

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提起李力,或許很多圈外人並不熟悉,但對於其主導的諸多影視作品,觀眾並不陌生。從《北平無戰事》《心理罪》《南方車站的聚會》《歸來》,到「小時代」系列電影等,李力主導的影視劇,既「很商業」,也「很文藝」,又「很有情懷」。

在影視行業深耕十多年,金融出身的李力曾說自己是個純正的「理工男」,做什麼事肯定有個公式,他稱這叫「慣性」。但影視行業不行,在他看來,投單個項目,用公式去算,一定行不通。對於整個影視行業,態度是什麼,這個特別重要。「把所有的事情做到位了,咱們就沒有遺憾」。

從金融跨界,深耕影視十多年

「電影公司需要不同層級內容才有力量」

「我們的好朋友,好兄弟,和力辰光影視公司董事長李力今晚22:35分離開我們走了...和力辰光將組織治喪委員會,祝他一路走好!」21日晚間,《北平無戰事》編劇劉和平在朋友圈發文悼念。

圖片來源:劉和平朋友圈截圖

據了解,李力與劉和平共同創立了和力辰光,「和」取自劉和平,「力」取自李力,寓意共同開啟中國影視精品化創作的美好時光。

作為《北平無戰事》等諸多知名影視劇背後的「操盤手」,李力自1993年畢業後便投身於金融、能源等行業,但在2012年,李力毅然轉身投入電影行業。從成立和力辰光以來,其已在影視行業深耕多年。

《北平無戰事》海報 圖片來源:豆瓣

十年間,李力主導的影視作品多達16部,累計電影票房超20億元。其中,既有歷時五年製作、獲得第28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的《北平無戰事》,也有犯罪懸疑與青春類型融合的《心理罪》,亦有《歸來》《雪暴》等現實主義題材與類型片,以及在商業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小時代」電影系列。

燈塔專業版顯示,在李力的電影生涯中,與其合作最多的影人之一,便是著名電影人張昭,雙方曾合作4次。截至目前,和力辰光官方微博發布的最後一條消息,仍停留在轉發張昭去世的訃告。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在李力的帶領下,和力辰光曾一度衝擊A股,但於2018年終止IPO。彼時,公司IPO股東名冊上,有多位知名投資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股東是郭敬明。郭敬明和李力相識,也是因為「小時代」系列電影。

當年,「小時代」系列風靡一時,李力與郭敬明的合作曾一度備受市場熱議。面對外界的誤解,李力曾坦言:「可能郭敬明熱度高,我跟刁亦男、張楊的合作反而很少提及。我從來不在意這些誤解,事實放在那兒,是什麼樣就什麼樣。」

多年來,從商業片到類型片,再到現實主義題材,李力均有所涉足和探索。他認為:「現實主義題材和商業是最接近的,因為我們最能夠感同身受,能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和情感上的東西與他們進行溝通。電影公司架構上需要不同層級的東西,有作品化的,有商品化的。每年無論從資本上、產業上、市場上,有不同的產品,這才是有力量的。」

探索「完片擔保」模式

「電影行業在製作上一定要有標準」

在疫情打亂整個影視行業之前,李力主導的最新一部知名電影是2019年的《南方車站的聚會》。這部由刁亦男導演,胡歌、廖凡、桂綸鎂等主演的劇情片,是第72屆坎城電影節上唯一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片。

雖然最終沒有獲獎,但影片在坎城的放映場場爆滿,獲得了不少媒體及影評人的好評。在影片背後,作為總製片人,李力通過和力辰光的「完片擔保」,為《南方車站的聚會》保駕護航。

《南方車站的聚會》海報 圖片來源:豆瓣

近年來,在經歷了行業熱潮之後,影視行業進入冷靜期。不過,隨著國產電影題材的豐富,李力曾表示,雖然2019年以來有很多電影公司倒閉,但中國電影行業會重新回到正軌。

從金融跨界影視、有著雙重行業經歷的李力,一直致力於影視行業的清晰化、透明化、標準化。他始終堅信,資本不會和一個「純非標」的行業打交道,電影創意很難有統一標準,但製作一定得細分,如何規模化、標準化,甚至連劇組的盒飯都應該有標準。因此,打造中國特色的完片擔保模式,是李力在影視行業始終堅持和探索的方向。

「完片擔保一直是和力辰光最重要的東西,它輔助我們,倒逼製作標準化。首先是數據化,有數據才可以得到金融機構的認可。幾年來,我們已經服務了十幾部電影,現在甚至要把完片擔保往劇上走,TO C的是電影,TO B的是平台。」三年前,李力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和力辰光代表作品 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在他看來,電影行業作為內容創意行業,在內容上沒有辦法標準化,但在製作上一定要有標準,有監理、有標準、有服務三塊內容。

「所謂服務就是預案。比如拍攝過程中,有些突發情況和風險,那片子是不是就拍不了?面對這種情況,一定要有預案,需要有保險產品跟著影視製作;保險公司進入後,要保證片子製作完成的風險降到最低。其次就是提前預售,有完片擔保,就可以提前賣片子給市場,比如把版權提前銷售、提前融資等,這些能倒逼我們行業清晰透明、標準化。」李力曾說。

記者|溫夢華 編輯 |董興生

封面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eb57a71aee8240e5c3003573f27fb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