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常德2月25日綜合( 湖南日報記者 周勇軍 通訊員 孫開國)2月24日,石門縣供銷社將籌資3萬元購買的15噸茶葉專用復混肥按計劃送至扶貧點村——石門縣壺瓶山鎮大鵬村,為該村700畝茶園春季培管送來「及時雨」。截至當日,該縣已有64個扶貧後盾單位從湖南湘佳現代農業公司訂購各類農作物有機肥2901.49噸,並有557噸已分送至各自的點村。
石門縣是2018年6月整體脫貧「摘帽」的貧困縣,也是傳統農業大縣,柑橘面積達44.05萬畝,常年產量穩定在40萬噸左右,享有「中國柑橘大縣」「全國早熟蜜橘第一縣」的美譽;茶園面積18萬畝,2019年產干茶2.28萬噸,先後榮獲「中國名茶之鄉」「中國十大生態產茶縣」「中國茶葉百強縣」等榮譽稱號。
近幾年的脫貧攻堅過程中,縣委縣政府把柑橘、茶葉、煙葉、蔬菜等特色農業產業的提質發展作為引導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產生了良好效果。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為真正做到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兩不誤,確保廣大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儘快恢復春耕生產、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縣委縣政府全面啟動「扶貧後盾單位為點村購贈有機肥」活動,並於2月17日由縣脫貧攻堅大會戰指揮部辦公室專題下發通知,要求所有後盾單位及鄉鎮集中財力,為包括122個貧困村在內的全縣331個村居購贈有機肥,支持農村特色種植業的良性發展。
全縣各後盾單位(含鄉鎮)立即按要求組織落實,為本單位聯繫的每個點村(每單位聯繫2至3個村居)分別購贈有機化肥15噸以上,全縣累計購贈量達7000噸,按每噸最低價格800元、最高價格2500元計算,累計金額將達700萬元以上。
購贈過程中,各後盾單位緊密結合各村農戶種植的農作物品種和面積,採取分類選肥、差異分配的方式分送到戶,並安排農業技術員指導施肥,以確保購贈肥料品種符合要求、數量分配更趨合理。目前,全縣先期購贈的肥料以茶葉、煙葉等農作物有機肥為主。湖南湘佳現代農業公司正在按訂購需求加緊生產,整個購贈活動將根據農作物種植時令,於3月底以前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