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北京清吧不完全打卡指南》流傳網絡引起調侃,這種指南的出現和流傳本應是司空見慣的一件事,各大社交平台都不乏相關文章推薦,但是此事怪就怪在作者竟是大名鼎鼎的中信證券,不免讓人感到畫風清奇。
不過,中信證券不敢攬此「大功」,為此就《北京清吧打卡指南》作出回應表示:並非研報,系公司員工個人行為。中信證券表示:該文件並非中信證券研究所發布的研報,系公司員工個人所寫,且該員工也不來自研究部。很顯然,中信證券是要與《北京清吧打卡指南》劃清界限。
中信證券的這種做法是不難理解的。畢竟中信證券是一家龍頭券商,如果寫出《北京清吧打卡指南》這樣的「研報」,不僅是不務正業,而且也實在是太無聊,這不僅難以向投資者交待,更難向監管部門交待。所以,中信證券表示《北京清吧打卡指南》並非研報,系公司員工個人行為。對於這一點,我相信中信證券沒有說謊。
但這是否真的就撇清了中信證券的責任呢?顯然並非如此。雖然《北京清吧打卡指南》不是「研報」,不代表中信證券的官方立場,但畢竟是中信證券的員工所寫。雖然中信證券強調該員工也不來自研究部,這也意味著《北京清吧打卡指南》更不是「研報」。但寫作的員工畢竟是中信證券的員工,所以,這就存在一個中信證券對員工的管理問題。
首先是中信證券的員工夠不務正業的。畢竟中信證券是券商,其員工從事的也是券商的相關工作。因此,其員工如果稱職的話,應該關心的還是自己的業務情況,哪怕是下班後的業務時間,也應該是把更多的時間投放在與自己的業務相關的事情上。畢竟中信證券的員工拿的是高薪,2022年人均薪酬高達83.64萬元,在同行列位列第一。雖然在工作之餘,員工寫什麼是員工的個人自由,但拿著如此高薪的中信證券員工卻如此不務正業,這對得起自己的高薪麼。中信證券是不是在拿著高薪來養著閒人呢?如果是工作真的很忙,壓力真的很大,員工又哪裡有時間來不務正業,寫作這種與券商業務毫無關聯的《北京清吧打卡指南》呢?
不僅如此,該員工不僅不務正業來寫作《北京清吧打卡指南》,更重要的是,該員工還在《北京清吧打卡指南》上烙上了中信證券的印記。即在這份指南左下角印著碩大的中信證券logo與中信證券字樣。該員工的做法或許是扯虎皮當大旗,但也正是這種做法,讓人誤認為《北京清吧打卡指南》是中信證券的「研報」,是中信證券的「傑作」。雖然中信證券回應這是員工的個人行為,但暴露出來的卻是中信證券對員工管理或員工教育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之處。因為作為員工的個人行為,是不應該隨意使用中信證券logo與中信證券字樣的。作為中信證券的員工,難道連這種基本常識都不懂嗎?中信證券的員工教育這是有多差呢?
當然,就這名員工來說,有可能會因此事而被中信證券處理甚至開除。但這並不代表中信證券對員工的管理與教育工作就可以划上句號了。相反,通過這件事情,中信證券有必要切實做好員工的管理工作與教育工作。
當然,從中信證券這名員工不務正業來寫作《北京清吧打卡指南》來看,這也反映了當前A股的低迷。近期股指在3200點附近震盪,市場交投低迷,大多數投資者處於觀望狀態,少數投資者做著無用的交易,股票今天上漲幾分錢,明天又下跌幾分錢。市場堪稱無聊也無奈,作為中信證券的這名員工跟投資者一樣,也顯得很無聊,為尋求精神寄託,所以就做出了這種不務正業的事情來,所以這也是近期股市低迷的一種寫照。如果股市行情真的火爆了,相信這名員工也不會做出這種不務正業的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