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姚先生花了近千元,才恍然大悟……

2022-10-09     987私家車廣播

原標題:福州姚先生花了近千元,才恍然大悟……

報料

福州姚先生家的一台海爾空調前段時間製冷故障,他在網上找了一位「海爾售後維修師傅」上門維修。然而,花了近千元維修後,空調外機又出現異響。姚先生這時才發現,這名師傅居然不是海爾官方維修人員,他當時撥打的售後電話也已經無法接通。

近千元維修過後

空調依然發出異響

今年7月酷暑時節,姚先生家房間的空調發生故障無法製冷,他在手機瀏覽器上查詢到一個海爾空調維修服務熱線,撥打電話說明故障原因後,客服安排師傅上門維修。

姚先生家空調

7月5日,一位姓李的維修師傅來姚先生家檢修空調,告知空調不製冷的原因是外機的電機不運轉了,需要更換新的,新的電機費795元加上門費200元,合計995元。李先生當時提出疑惑,自己的空調才剛買了3年,應該在保修期內,為何要支付維修費用?李師傅表示空調已經過了兩年質保期,需要自費維修。

姚先生給李師傅付款記錄

由於天氣炎熱,姚先生急於將空調修好,就立即支付了維修費。幾天後,李師傅再次上門,將新的電機安裝完畢。然而,電機安裝之後空調外機卻出現異響,發出如同風箱一樣「嗚嗚嗚」的聲音。當時李師傅解釋是外機殼重新裝好之後產生的震動,屬於正常現象。

姚先生家空調外機

可是幾天之後,空調外機的異響一直沒有中斷,嚴重影響姚先生與家人的睡眠。他要求李師傅解決此問題,李師傅表示需將電機寄回廠家檢測,如果是電機自身問題,將免費更換。在此期間,廠家可以先寄一台新的電機給姚先生使用,但姚先生需墊付電機費用,檢測之後,將費用退還。姚先生覺得這種方案不太靠譜,沒有接受該方案。

姚先生

拿給他們廠家去檢測,要是檢測出來說機器沒問題,推卸責任怎麼辦?

姚先生家空調外機

雙方隨後陷入僵持,在此期間,姚先生髮現之前撥打的「海爾客服電話」已經打不通了。經過一番查詢,他才意識到,自己當時撥打的並不是海爾官方的客服電話,海爾官方也沒有查詢到他的報修記錄。姚先生聯繫到真正的海爾官方維修師傅上門檢查後,其表示,空調在保修期內,可以免費維修,而且李師傅給他安裝的電機渠道不明,屬於偽劣產品。

姚先生與維修點通話記錄

姚先生與李師傅核實後,發現對方果然不是海爾的官方維修人員,而屬於第三方平台的維修工 ,他要求李師傅將空調電機拿走,並退還他795元的費用。但李師傅不接受退貨退款。

姚先生

李師傅不告訴我他是哪個公司的維修工,就說不是他的問題,讓我找客服,可是他們就不是個正規平台,客服聯繫不上,我12315投訴都沒用。

當事維修師傅:

要找海爾不應該打我們這個電話

為了解情況,987記者小傅聯繫上該空調維修工李師傅,李師傅表示自己不是海爾的官方維修人員,而是福州維修站點的維修工,並不屬於某一特定品牌公司,平常是接散單的。

李師傅

他要海爾空調保修就不是打我們這個電話,我是不負責保修的,都需要上門費和設備換新的費用。

李師傅認為,是姚先生不願意把電機寄回廠家檢測,導致維修進展不順。如果檢測出是設備的問題,退貨換貨都可以,但是不能口說無憑。

李師傅

他當時是嫌天氣熱,電機送去檢測空調就沒法用了,檢測可能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他等不了。那他等不了有什麼辦法?總不能我們先給他送個新貨過來,那這成本算他的還是算我的。

姚先生家空調外機

對此,姚先生認為,自己面對的是一個來路不明,沒有監督保障的維修工人,他已經無法信任李師傅,因此他的任何承諾都顯得蒼白無力。他目前只希望通過《維權超給力》曝光此事,提醒更多人不要上當。

福州市消委會:

山寨網站借搜索網站設局坑人

987記者在搜尋引擎上搜索「海爾空調維修」,發現出現許多第三方網站均將「Haier」字樣標在醒目位置,但客服電話卻各不相同。

關於海爾空調的網頁,報修電話各不相同

福州市消委會也曾表示,不法分子先虛構公司信息,架設虛假網頁,再通過搜尋引擎導流客戶,施工的時候不但不提供施工材料的相關信息,還故意抹去相關產品信息,施工後坐地起價,利用消費者對施工的信息盲區實施欺詐,非法獲利。這類侵權行為往往不完全符合詐騙的立案條件,無經營主體導致市場監管部門監管難度極大、採用境外伺服器封禁網頁也是困難重重,目前屬於消費維權盲區。福州市消委會也將與相關管理部門和百度公司進行溝通,積極尋找有效途徑,共同凈化網絡環境。

針對假網頁欺詐消費者,福州市消委會特提示如下:

一定注意使用正規的網頁連結。消費者在搜索相關信息時,一定要注意使用正規的網頁連結,避免進入山寨網站被步步誘導。

查看電子商務證照信息。消費者在電子商務活動中,注意查看網頁公示的證照信息,如有疑問可諮詢商家或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進行查核。

查對網頁備案號。網頁底部都有網頁備案號等相關註冊信息,如有疑問,可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政務服務平台ICP/IP位址/域名信息備案管理系統查詢(https://beian.miit.gov.cn/)。

簽訂合同再施工。在施工前應與經營者簽訂合同,如果不方便的話,至少應該在微信或錄音中,對施工過程中價格、用料、標準等約定進行留證,以免發生爭議時導致維權困難。

記者:小傅

視頻編輯:小傅

監製:超藝本文為福建987私家車廣播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

點擊下圖,即可報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e5d287363669e0fd31eb42021d3bc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