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三國演義》中選出四猛、四絕、十三傑,應該怎麼選?

2022-05-29   星界歷史說

原標題:如果從《三國演義》中選出四猛、四絕、十三傑,應該怎麼選?

十三傑:

一、溫候呂布:手持方天畫戟,胯下嘶風赤兔馬,虎牢關下面對十八路諸侯車輪戰毫無懼色,先斬河內名將方悅,殺穆順,敗武安國、白馬將軍公孫瓚。隨後以一己之力斗戰張飛、關羽與劉備而不落下風,安然歸去。

濮陽城下更是勇猛,一人單挑曹操手下六員猛將;虎候許諸,惡來典韋,獨眼將軍夏侯淳,白地將軍夏侯淵,先登將軍樂進,第六良將李典。

二、燕人張飛:使一條丈八蛇矛,武力過人,屢次主動挑戰天下無雙的呂布,為呂布所忌憚;十回合斬殺紀靈,紀靈曾與關羽斗平三十回合;當陽板橋,一聲大喝嚇退曹操83萬大軍,嚇死了曹操大將夏侯傑;巴郡義釋嚴顏;葭萌關夜戰馬超;漢中計敗曹魏五子良將張郃。

三、武聖關羽:蜀國「五虎上將」之首;一把青龍偃月刀,初戰一刀斬黃巾將領程志遠;虎牢關溫酒斬華雄;北海斬管亥;賺城斬車胄;官渡之戰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長沙斬楊齡;襄陽城外斬夏侯存;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

四、「來將可報姓名!」界橋之戰,斬鞠義,戰文丑,救公孫瓚;長坂坡單騎救阿斗,七進七出,手持百鳥朝鳳槍,刺淳于導,殺夏侯恩奪青虹劍,敗張郃,力斗馬延、張顗、焦觸、張南四將,殺鍾縉、鍾紳兩兄弟,所過之處,威不可擋,懷抱幼主,直殺重圍,或砍或刺,殺死曹操五十餘名將領。「吾乃常山趙子龍!」年老之時,還力斬西涼大將韓德父子五人。《三國演義》中趙雲可謂斬將第一人。

五、西涼錦馬超:世人稱「金呂布,銀馬超。」使一條虎頭湛金槍,十七歲時連殺董卓部將王方、李蒙;潼關之戰,八九合擊敗於禁,二十合擊敗張郃,槍挑李通。殺得曹操割須棄袍,渭水射得曹操奪船避箭,讓曹操兩次差點喪命;而後大戰虎痴許褚三百回合,不分勝負;葭萌關前挑燈夜戰猛張飛,二人斗三百回合依然不分勝負;投靠劉備後,羌人曾兵犯蜀漢,馬超至,羌人不戰而退。羌人將其奉為「神威天將軍」。

六、後將軍黃忠:蜀漢五虎將中最年長的一位,有百步穿楊之能。年近六十,於長沙力戰正值武力巔峰的關羽不落下風;漢中之戰將白地將軍夏侯淵斬於定軍山。

七、虎候許褚:曹操帳下大將,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單手可倒拖牛尾走百步,主要負責曹操的護衛工作。許褚的斬殺記錄:兩回合斬呂布大將李封;一刀斬殺李傕外甥李暹;三合斬殺張繡大將張先 ;一回合斬殺袁譚大將尹楷;倉亭之戰,許褚飛馬當先,力斬袁軍十數將。

許褚的戰平記錄:與典韋大戰兩場,不分勝負;與徐晃交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與泰山四寇孫觀、吳敦、尹禮、昌豨 交鋒,許褚奮力死戰,四將抵敵不住,各自敗走 ;在穰山與趙雲大戰三十合不分勝敗 ;赤壁之戰,許褚騎無鞍馬力戰張飛 ,保護曹操撤退;潼關裸衣惡鬥馬超 ;以一敵二,與江東名將韓當、周泰大戰三十回合。

八、錦帆賊甘寧:「少有氣力,好遊俠」。射殺孫權大將凌操;赤壁之戰兩回合陣斬馬延、張顗二將;破黃祖據楚關,攻曹仁取夷陵 ,鎮益陽拒關羽,守西陵獲朱光,擊合肥退張遼,百騎襲曹營。智勇雙全,戰功顯赫。豪爽開朗,仗義疏財,關心部屬,深得士卒擁戴。

九、白馬將軍龐德:與馬岱同為馬超的左右手,同時龐德也是馬超的智囊。龐德的陣斬敵將記錄:斬鍾繇弟鍾進;濡須口之戰斬殺東吳名將陳武。斗平記錄:曾分別於張郃、夏侯淵、徐晃、許褚四將單挑,少則數合,多則戰至五十合不分勝負;漢中之戰擊退魏延,救出曹操。

十、上將文丑:磐河一戰,文丑連敗公孫瓚數將,差點生擒公孫瓚,與趙雲大戰六十回合不分勝負;延津之戰,文丑一人面對張遼、徐晃二將,兩箭射退張遼,三十回合打敗徐晃,後遇關羽體力不支,被關羽斬於馬下。

十一、太史慈:身長七尺七寸,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是個真正的神射手。為報恩,北海單騎突出重圍求援;江東神亭嶺上路遇孫策,二人斗一百回合不分勝負;合肥之役,為救孫權與張遼大戰七十回合不分勝負,可惜最後中埋伏,身中數箭。臨死感嘆:為''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訖而亡。

十二、河北名將顏良:河北四庭柱之一,與文丑為袁紹的雙壁猛將。與文丑為先鋒,擊公孫瓚,平定河北。白馬之戰連斬呂布舊將宋憲、魏續,二十回合打敗徐晃;後被關羽突襲一刀斬於馬下;顏良被關羽一擊斬殺是因為:顏良辭袁紹時,劉備曾暗囑曰:''吾有一弟,乃關雲長也,身長九尺五寸,須長一尺八寸,面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喜穿綠錦戰袍,騎黃驃馬,使青龍大刀,必在曹操處。如見他,可教急來。''因此顏良見關公來,只道是他來投奔,故不準備迎敵,被關公斬於馬下。

十三、文鴦:年方十八,身長八尺,腰懸鋼鞭,手持一把銀槍;樂嘉城夜襲司馬師,左衝右突,所到之處,人不敢當,有相拒者,槍搠鞭打,無不被殺。直接嚇得司馬師眼珠都掉了下來。隨後與前來救援的鄧艾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之後更孤身一人單騎突出重圍,面對魏將數百人,文鴦毫無懼色,在眾魏將中連番幾次衝殺,無人能抵擋,最後安然離去。

四猛:

孫策:十七歲首戰一箭射死劉表大將陳生;投靠袁術,討伐涇縣祖郎,後滅廬江太守陸康;橫掃江東,無人能敵,先後滅曲阿劉繇,喝死一將【樊能】,挾死一將【於糜】,收降太史慈;斬殺嚴輿,嚇得嚴白虎棄吳郡而逃;攻破會稽,一回合刺死王朗大將周昕;人稱「江東小霸王」。脫離袁術勢力,襲取廬江,敗劉勛,逼降豫章太守華歆。使曹操感嘆:「獅兒難與爭鋒也!」

典韋:古之惡來,擅使兩枝鐵戟,重八十斤,挾之上馬,運使如飛。曾經為朋友報仇殺人,提著仇人首級經過鬧市,數百人不敢近身。其勇力連猛虎都害怕,可驅猛虎過澗,單手能舉起欲墜的旗杆,立於風中,巍然不動。身為曹操的保鏢,典韋屢次救曹操於危難。濮陽城下,典韋一人獨戰呂布四將郝萌、曹性、成廉、宋憲,並將四人擊退,救出曹操。

進駐宛城時,遇張繡反叛,被賈詡使計騙走雙戟,為保護曹操先走,典韋選擇孤身斷後。當時典韋身無片甲,上下身中數十槍,兀自死戰。腰刀砍缺不堪用,即棄刀,典韋用雙手提著兩個軍人迎敵,擊死者八九人。使張繡的士兵不敢前近,只遠遠以弓箭射之,箭如驟雨,韋猶死拒寨門。爭奈寨後賊軍已入,韋背上又中一槍,乃大叫數聲,血流滿地而死。當時張繡軍被其勇猛嚇破膽,即便典韋死了半晌,還無一人敢從前門而入。

周泰:孫策攻取吳郡之時,與孫權鎮守宣城,當時山賊來襲,為保護孫權,周泰赤踢步行,提刀殺賊,連殺十餘人,賊嚇遠遁,周泰身中十二槍,身受重傷,幸得名醫華佗救治才得以保全一命。

濡須口之戰,孫權被圍,周泰奮力廝殺,救出孫權後翻身復入敵陣救出同時被圍的徐盛,因此身中數槍,箭透重鎧。周泰身上的肌膚無一完整之處,全是傷痕。皮肉肌膚,如同刀剜,盤根遍體。

張遼:關羽曾對張飛說過:「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官渡之戰大戰張郃,斬蔣奇,大敗袁尚、沮鵠。而後率軍討伐烏桓軍,在白狼山更親斬烏桓單于蹋頓;合肥之戰,識破太史慈之計,將計就計,設下埋伏,射殺太史慈;逍遙津之戰,以八百破孫權十萬大軍,其威名可令正在哭泣的孩童,僅僅聞其名便立即安靜無聲。

四絕:

義絕:關羽的義氣,身在曹營心在漢,曹操在捉到關羽後,可謂是好的不得了,封官加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黃金美人,應有盡有,但關羽始終銘記桃園三結義之情對曹操拋出的橄欖枝無動於衷,而後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回到劉備的身邊。

華容道義釋曹操,赤壁之戰,曹操敗走,於華容道遇到關羽,關羽為報其知遇之恩甘受軍令放走曹操。

奸絕:《三國演義》論到奸詐,首推曹操。

智絕:《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簡直就是智慧的化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曉陰陽,知奇門,設八卦,明兵勢。初次首秀,火燒博望與新野,燒退曹操二十萬大軍;而後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智激周瑜、三氣周瑜;七擒孟獲,六出祁山,擺空城計騙司馬懿,明知壽命將盡,還擺七星燈續命;最後臨死還來了一記「生諸葛走生仲達。」

忍絕:司馬懿,熬死曹氏三代英主,最後假痴不癲,計賺曹爽,輕鬆奪取曹操費盡心思,耗盡一生建立的曹魏政權。為後代子孫奠定統一天下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