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河北:鄉村「土特產」種出「好錢景」

2023-10-07     石家莊裕華發布

原標題:鄉村振興|河北:鄉村「土特產」種出「好錢景」

漫山遍野的板栗樹上,毛茸茸的板栗掛滿枝頭。河北省平山縣宅北鄉北滾龍溝村村民李明亮和鄉親們手持竹竿,正忙著打板栗。「這80多畝板栗,畝產能達到200公斤,收購價每公斤12塊錢,不愁賣!」李明亮說。

金秋時節,地處太行山區的平山縣,板栗、核桃、花椒、酸棗等山貨陸續迎來採收期。「特色林果產業使荒山坡地披上綠裝,既讓山場資源『活』起來,也讓勞動力『動』起來,就近增收。」平山縣林業工作站黨組成員郭志輝說。

河北省平山縣宅北鄉北滾龍溝村村民展示收穫的板栗。

近年來,河北省一些地方念好「土」字訣、打好特色牌,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讓「土特產」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在平山縣蘇家莊鄉西柏坡鑫緣貿易有限公司核桃處理車間內,一顆顆核桃經過自動破殼機加工去殼,成為核桃仁。公司負責人閆利峰說,這裡每年可加工青皮核桃2萬噸、干核桃7000噸,生產的核桃仁、棗夾核桃、核桃油等產品供應城市商場、超市,帶動周邊10多個村莊400多戶村民增收。

「土特產」之「土」,源於一方水土。辛集市前營鄉苗家營村地處滹沱河故道,適合梨樹生長。村裡的百年梨園裡,鴨梨壓彎枝頭,梨香沁人心脾。梨園裡有保存完好的清代老梨樹300畝,其中樹齡260年以上的老梨樹有1000多棵。這裡的鴨梨具有皮薄、核小、汁多、肉厚、含糖量高、入口無渣等特點。連日來,一些城市居民慕名前來,體驗採摘樂趣。今年,辛集市預計可收穫梨果23萬噸,產值達15億元。

果農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北正村石榴園裡採摘石榴。

元氏縣是河北重要石榴生產基地,主要栽植太行紅、滿天紅等優質品種,最大的石榴能達到1.5公斤。中秋佳節臨近,粒大核軟、汁多味甜的元氏石榴,備受消費者喜愛。在元氏縣北正鄉北正村眾富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石榴園裡,工人們忙著採摘、裝箱,將打包好的石榴運往北京、上海等地,前來現場採摘的遊客也絡繹不絕。合作社負責人陳軍民說,他們種植石榴3000畝,每年收入600萬元左右。新開發的石榴汁、石榴茶等產品,不久後也將上市銷售。

近年來,元氏縣打造了山區特色採摘休閒旅遊線路,促進農旅融合,提升產業附加值。今年,元氏縣石榴產業產值預計可達8000萬元。(記者齊雷傑)

來源 | 新華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e121b6b1525f72c858a2b01ff357d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