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8天,只賣了18.6萬,鄭秀文的新電影,堪稱年度最慘港片

2023-09-22     電影聚焦

原標題:上映8天,只賣了18.6萬,鄭秀文的新電影,堪稱年度最慘港片

2023年內地電影市場爆發,春節檔有《滿江紅》和《流浪地球2》,雙雙超過40億票房。

暑期檔百花齊放,懸疑和女性互助話題的《消失的她》,打響了暑期檔第一炮,順利斬獲35.23億票房。

原以為陳思誠會拿下暑期檔冠軍,沒想到被後來居上的《孤注一擲》拔得頭籌(38億),使得緬北詐騙這個社會議題,進一步發酵。

奇幻史詩大片《封神第一部》,完美詮釋了什麼叫逆風翻盤,好電影不會被辜負,票房已破26億。

王寶強的《八角籠中》,追光動畫的《長安三萬里》,在口碑和票房上都取得了好成績。

與內地電影對比之下,今年的好萊塢大片遭遇滑鐵盧,在內地市場最賣錢的《速度與激情10》,還不到10億票房(9.84億)。

其他的大製作,諸如《碟中諜7》《奪寶奇兵5》,也都面臨慘敗的境地。

其實比好萊塢大片更慘的是港片,今年沒有一個能打的。

《掃毒3》,原本被寄予厚望,知名IP+三大影帝,結果才賣了2.84億,而且還是今年最賣座的港片。

《毒舌律師》在香港打破票房紀錄,在內地賣了1.87億,非警匪片題材,能有這個成績其實已經很不錯了。

然後古天樂、張智霖和吳鎮宇的《暗殺風暴》8058.9萬,郭富城和林家棟的《斷網》6488.2萬,梁朝偉和郭富城的《風再起時》4904.4萬,周潤發的《別叫我「賭神」》4078.3萬,可謂一部比一部慘。

但它們還不是最慘,鄭秀文的《流水落花》才是年度最慘港片,上映8天,才賣了18.6萬票房,創造了鄭秀文電影最低票房紀錄。

當然了,把《流水落花》和上面的商業片放在一起對比,確實有失公允,這部電影票房慘敗能夠預料到,但沒有想到會這麼差。

第一,檔期不合適,沒有排片。

影片於9月15日上映,這個檔期臨近國慶檔,市場比較冷淡,與之同檔期的《敢死隊4》《鸚鵡殺》《威尼斯驚魂夜》也都表現一般。

《流水落花》最好的檔期,其實是鄭秀文4月16日獲得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前後,最起碼可以蹭個熱度,能夠讓影院多一點排片。

第二,流媒體已有資源

影片3月2日在香港上映,賣了近700萬港幣,中規中矩的成績。

7月19日上線流媒體,不少感興趣的觀眾早已看過,也就沒有再進影院的衝動了。

第三,題材問題

細數一下在內地最賣座的港片,大多是警匪片題材,比如《怒火重案》《拆彈專家2》《掃毒2》《無雙》,要麼就是周星馳、成龍他們主導的影片。

《流水落花》走的是文藝片路線,題材是香港寄養家庭,導演又是一位新手,這是他的第一部長片。

電影最大的賣點鄭秀文,假如放在新世紀初,她是香港票房號召力最強的女星之一,但近幾年的《花椒之味》《世間有她》都沒有取得理想票房成績。

雖然《流水落花》慘敗,但個人覺得值得到影院一看。

第一,鄭秀文的表演

鄭秀文非科班出身,1992年參演第一部電影《飛虎精英之人間有情》,就獲得了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提名,是有表演天賦在身上的。

真正開始在影壇發力,還是從銀河映像開始,杜琪峰是她的貴人和恩師,2000年一部《孤男寡女》,奠定了她之後的「神經質」港女形象,這也是她第一次提名最佳女主角獎。

之後的二十多年,她一直為這個影后獎盃而努力,最接近的一次是2001年,她主演的《瘦身男女》《鍾無艷》《同居蜜友》全部入圍最佳女主角,她也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位在同屆評獎中有3部作品入圍。

這一時期的鄭秀文,多出演的是喜劇,除了鍾無艷是古裝女子,其他都是都市青年女性形象,有的率真,有的鬼馬,有的神經質,她的表演已經獨具特色,可惜不受評委青睞,再加上對手強大。

幾年後,「港女」形象不再吃香,鄭秀文也開始考慮轉型,於是和關錦鵬合作《長恨歌》,想要突破自己以前的形象,結果電影上映後口碑不佳,連累著鄭秀文轉型失敗。

經歷過低谷時期,她開始接拍不同題材類型的影片,多注重現實主義題材,比如《花椒之味》《聖何塞謀殺案》,這一時期的鄭秀文,在表演上收放自如,微表情也非常到位。

沉澱多年的她,終於遇到了《流水落花》,看到劇本後,鄭秀文非常很爽快地答應了,還和導演說,不用考慮自己的片酬,把更多的錢花在製作上。(最後零片酬出演,幫助新導演)

電影中,鄭秀文沒有了往日天后的光環和氣場,穿一身非常樸素的裝束,頂著一頭短髮,一出場就令人信服,再加上演技自然,情感真摯,這個影后獎盃實至名歸。

第二,電影的主題

電影主要講述了13年時間,天美姨(鄭秀文飾)和七個寄養兒童的故事。

寄養和收養不同,寄養只是暫時照顧那些無父無母的兒童,或者來自破碎家庭的孩子。

等到福利機構找到合適的收養家庭,他們就會被領養。

所以寄養其實就是離別,也許你和這個孩子剛剛學會相處,開始變得親密,但下一秒就要分別。

這個在外人看來可能很殘酷,但導演覺得不是,他認為這些孩子,在治癒天美姨。

天美姨的兒子死了,但她從這些寄養孩子身上,學會了和兒子的分別,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義。

電影表面上講述的是寄養家庭,讓人們關注這個社會議題,但其實真正的內核是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流水落花》從表面上理解,「流水」是寄養家庭,「落花」是那些沒有人照顧的孩子,但往深一點想,這些孩子何嘗不是「流水」呢,他們撫慰的是那些家長。

再遠一點的話,我們每個人是「落花」,時間是「流水」,終有一天,我們都被帶到一個合適的地方。

所以,《流水落花》不僅僅是討論家庭,更深層次的是人生,時間終會撫平一切傷痕。(撰文:十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d9f1a31390b2b234fdcfbce72be6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