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隆夫人:15歲當舞女,26歲成為無冕女王,逝世時70萬人前去弔唁

2022-04-14     探索歷史的真相

原標題:貝隆夫人:15歲當舞女,26歲成為無冕女王,逝世時70萬人前去弔唁

關於自己的人生經歷,前阿根廷總統第一夫人艾薇塔·貝隆曾經哀嘆說:「或許永遠也不會被世人所理解。」

而這一個個身份標籤恰好串聯了貝隆夫人的一生,讓她經歷了太多的悲歡離合,太多的大起大落,從天真無邪的女孩,直至出盡風頭的阿根廷第一夫人,這條路到底有多難走,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

當然,阿根廷人民並沒有忘記貝隆夫人為國家所做的一些,因為她總是能給人民帶來激情和希望,並深深緬懷她頑強的意志和永不言敗的精神。

一、做大人物?誰給你的勇氣?

1919年5月7日,艾薇塔·貝隆出生在阿根廷一個名叫洛斯托尓多斯的小山村,母親是一名阿根廷傳統婦女,勤勞樸實,美麗善良,還有一門賴以生存的裁縫手藝。

艾薇塔的童年記憶里,家裡那台老舊縫紉機發出的聲音就從未停歇過,那是母親為了養活幾個孩子,正在日夜不停幹活的緣故。

由於家裡實在太窮,五個兄弟姐妹們經常吃不上飯,餓得頭昏眼花,因為長期營養不良,大家的身體都長得比較瘦弱。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艾薇塔雖然是最小,但大哥大姐會勻一些食物給她,然而身體依然十分虛弱清瘦,因此得到了「小瘦子」的綽號。

每當這個時候,其他幾位兄弟姐妹的做法要麼是哭著走開,要麼是一聲不吭繼續玩耍,久而久之性格變得都有些孤僻自卑。

只有艾薇塔完全不同,個性剛烈,自尊心極強,不但會高聲回罵,有時還會與小夥伴扭打在一起,從來就不會屈服。

而這種要強的性格也貫穿了她的一生,即使在沒有父親的庇護,也走出了完全不一樣的人生道路。

當父親逝世的消息傳來,善良的母親最後還是決定帶上孩子們一起去弔唁,讓他們見上最後一面,即使他不負責任始亂終棄,但畢竟是親生父親。

然而,父親家族的人把他們拒之門外,直接被趕了回來,不僅沒看到父親,還被狠狠羞辱了一頓。

這件事對艾薇塔的思想觸動很大,當時就暗暗發下誓言:「長大以後要當阿根廷的大人物,成為一個不受人欺凌的阿根廷女人。」

但對於一個貧窮家庭出生的小孩來說,艾薇塔的這個想法無異於痴人說夢,當時阿根廷的女性社會地位地下,連投票權都沒有,更別說其它了。

最後,艾薇塔唯一能夠想到的就是成為一名演員,只要有幾分姿色,或許可以受到萬人矚目收穫掌聲鮮花,並有機會得到上流社會人士的青睞。

對此,艾薇塔自然心裡有數,拒絕了同齡男孩的殷勤,因為她太早熟了,已經意識到自己想要什麼,並懂得用什麼方式去得到。

於是,她不惜以身相許,唯一的條件就是奧古斯汀必須帶她離開這裡,看到艾薇塔美麗的身姿,奧古斯汀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不過,艾薇塔天真無邪的想法,很快就遭到了重擊,奧古斯汀已有家室,作為明星更不可能與她長相廝守,不久就無情拋棄了她這個累贅。

是走還是留?這是一個關乎生存的嚴峻問題,艾薇塔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左思右想,最終還是野心和慾望戰勝了所有障礙,她選擇了繼續留下,並從此開始變得不擇手段。

二、我是最適合的你的女人

只要是對艾薇塔那個「要成為大人物」的夢想提供幫助的,諸如酒吧老闆、軍官、攝影師、電影導演等等各種人物,艾薇塔都願意與他們逢場作戲。

20世紀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阿根廷雖然處於南美洲並沒有太多的波及。

1943年6月,阿根廷政權內部發生了驚人的軍事政變,由於在這次行動里表現突出,貝隆上校迅速崛起,成為了阿根廷當時最有聲望的政治新星。

宴會後,艾薇塔主動找到了貝隆,並且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告訴他:

我是最適合你的女人,我的好會讓你吃驚!

貝隆在那一刻驚呆了,望著眼前這個年輕時髦、如花似玉的舞女,一時竟然說不出話來,看到艾薇塔那堅毅的眼神,還是答應了與她交往。

1944年1月,49歲的貝隆上校與25歲的明星艾薇塔相戀的消息,傳遍了整個布宜諾斯艾利斯,在這個城市的上流社會圈子引起了強烈的震動。

當時社會輿論的焦點是貝隆為何會選擇一個舞女當自己的伴侶,

(當時的貝隆喪偶,處於單身漢的狀態),

而不是年輕的艾薇塔為什麼會愛上一個與自己父親年齡相仿的戀人!

因為在大家看來,艾薇塔是個貧賤私生女,不過是不擇手段想要躋身上流社會的放蕩女人,根本就配不上貝隆上校。

上流社會人士無論如何都無法面對這個事實,貝隆和艾薇塔的結合對阿根廷的傳統權貴集團無疑是一種挑釁和破壞。

更加讓他們擔心的是,貝隆似乎對這個名叫艾薇塔的女人言聽計從,絲毫不理會任何冷嘲熱諷,固執的堅持自己的選擇。

他不僅經常帶著艾薇塔出席各種社交場合,與社會上層人士相談,參加各種允許女性參與的會議和各類活動。

而且還允許艾薇塔經常走到阿根廷的基層,參與各種各樣的公益活動,並親切地與弱勢群體握手交談,還很快得到了阿根廷公眾的認同與愛戴。

因此,他們的結合無疑破壞了原本阿根廷國內陳舊腐朽的政治生態鏈,這是絕不允許的。

所以,許多權貴人士開始聯合起來,對他們展開了一場殘酷的政治針對,其嚴重性大到完全超出了他們倆的想像

三、玫瑰綻放一刻,亦是迷倒眾生之時

隨著貝隆的那一套所謂的「貝隆主義」理論推廣以後,國內人氣直線上升,自然引起了許多與他政見相左人士的不滿和反對。

阿根廷國內時局動盪,社會不斷的發生暴亂和革命,反對派經過設局謀劃,最後成功以「煽動罪」將貝隆上校送進了監獄。

對此,貝隆感到十分沮喪,身心俱疲,認為自己從此後將永遠離開阿根廷政壇,再也沒有任何希望,甚至一度想要放棄事業,產生了與艾薇塔一起歸隱山野的念頭。

但是,艾薇塔沒有放棄,一邊安慰貝隆要堅持自己的事業,一邊開始到全國各地宣講「貝隆主義」平等民主思想,並展現了她驚人的演講才能。

艾薇塔

最著名的一段演講就是:

「你們的苦楚和貧困,我都親身經歷過,貝隆會支持和愛護窮人,他救過我,也會救大家,否則他怎會對我寵愛有加?!」

許多阿根廷民眾紛紛扛著標語,義無反顧地走向了街頭,高呼「貝隆上校」的名字,要求當局釋放貝隆上校,而且遊行抗議隊伍越來越壯大,並迅速在全國各地開始蔓延。

當人們知道貝隆重獲自由後,數以萬計的群眾趕去迎接,貝隆望著看不到盡頭的喜慶人群,眼含熱淚一邊不停揮手,一邊嘴裡大聲說著:「感謝人民,感謝艾薇塔!」

1945年,貝隆或許是明白了當初見面時,艾薇塔告訴他「她是最適合的人,會令他吃驚」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於是,貝隆開始鄭重其事地向艾薇塔求婚。而這一刻艾薇塔也期盼已久,兩人很快就舉行了婚禮,成為了當時阿根廷國內少有的「政治伴侶」。

婚後的貝隆夫婦在政治主張高度一致,兩人經常乘坐專列在阿根廷各地宣傳他們的「貝隆主義」,逐漸成為了阿根廷的貧苦大眾代言人。

1946年,似乎一切都在不出所料,貝隆的民眾支持率居高不下,隨後順利正式當選為阿根廷總統,而艾薇塔也成為了阿根廷第一夫人。

那一年艾薇塔只有26歲,那一天她一直站在貝隆的身旁,揮著手向歡呼的人們打招呼,笑得像一朵綻放的玫瑰。

為了兌現當初的承諾,艾薇塔此後馬不停蹄奔著於工廠、學校、醫院、孤兒院等社會機構,深入了解民生問題,並且開始著手解決阿根廷社會教育、勞動、保障、救濟等問題,獲得了人們更為廣泛的認可和讚譽。

身為女性,艾薇塔對阿根廷女性在社會中遭到的不公深有感觸,並對此深惡痛絕,因而到處呼籲改善女性的環境,並積極維護她們應有的權益,儼然成為了稱職的女性代言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艾薇塔在國內的聲望更上一層樓,甚至一度超過了自己的總統丈夫。

阿根廷許多貧苦民眾都把她視為「人民的救星」,「仁慈的救世主」,許多人的家裡甚至把艾薇塔的畫像,與耶穌的畫像並排貼在家裡最顯眼的位置,把她稱之為「女神」。

這樣的全民偶像崇拜也讓艾薇塔一度迷失了自己,找不著正確的方向,甚至開始覬覦阿根廷副總統的寶座。

當然,這樣的行為立即遭到了阿根廷頑固派利益集團勢力的強烈反對,就連軍方都忍無可忍跳出來表示抗議。

不久後,艾薇塔就策劃了一個長達數月的歐洲之行,並且先後訪問了西班牙、義大利、法國等歐洲國家,並獲得了巨大社會反響。

艾薇塔那迷人的風采,出色的交際才能征服了不少傲慢的歐洲人,當時許多歐洲媒體都對艾薇塔此次出訪給予了極高的讚譽。

有的媒體稱呼艾薇塔為「貝隆手中的王牌」,有的稱她為「苦難的鑽石」「阿根廷的玫瑰」,可以說這讓阿根廷外交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然而,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次歐洲之行最後卻成為了阿根廷總第一夫人的絕唱!

四、阿根廷,別為我哭泣!

艾薇塔在法國進行國事訪問時,一天晚上就餐意外暈倒,隨後緊急送往醫院進行檢查,由於病情嚴重,最後放棄了前往英國的出訪。

由於艾薇塔的身體極度虛弱,呼吸困難,甚至無法乘坐飛機,最後改成乘船才返回了布宜諾斯艾利斯。

1949年底,貝隆上校再次被推選為總統候選人,艾薇塔當時還在療養期間,也沒有忘記支持丈夫的政治事業。

艾薇塔通過廣播發表演講,呼籲阿根廷人民繼續支持貝隆當選總統,希望藉此可以為丈夫獲得更多的投票。

病情稍微有些好轉後,艾薇塔又重新開始了社會活動,並且創辦建立基金會以及救助中心,還資助建立了多所醫院和學校,這讓貝隆夫婦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有一次,艾薇塔在48個小時之內,竟然連續發表了7次演說,隨行的醫生一直不斷的提醒她要注意休息,但艾薇塔卻大聲自豪的回答:「我要為阿根廷人民燃燒自己的生命。」

當阿根廷第一夫人身患癌症的消息傳出後,立即讓國內人民感到巨大的恐慌,人們紛紛走進教堂,為艾薇塔祈福保佑。

因為人們害怕她的離去,阿根廷舉國上下出生的成千上萬的女孩子,都隨她的名字叫「艾薇塔」,希望她可以平安度過這一次劫難。

1951年11月11日,艾薇塔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心裡有些百感交集,在身邊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艱難投下來阿根廷史上第一張屬於女人的選票,這也是艾薇塔和所有阿根廷婦女們共同的勝利。

第二年,艾薇塔已經無法自由行走,但還是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堅持要參加丈夫的總統就職典禮。

艾薇塔

望著那些歡呼雀躍,激情澎拜的擁擠人潮,身體的疼痛卻已經讓她發出自然的微笑,更無法舉起自己的手臂,但是她的眼神卻如從前一樣堅毅果敢,散發著無窮的女性魅力。

1952年7月26日晚八點,艾薇塔迎來了人生的最後一刻,望著早已淚流滿面的丈夫貝隆,想要用手為他擦掉眼角的淚滴,卻發現自己什麼也做不了,最後只好輕輕對貝隆說了一句:「我走了。」然後安詳地閉上了美麗的眼睛。

這一年,艾薇塔只有33歲,從私生女到舞女,從交際花再到總統第一夫人,沒有人問她這一生是怎麼走過來的,也沒有人知道她這一路經歷多少坎坷艱辛,或許在無數個無眠的夜晚,她也會躲在無人的角落裡偷偷哭泣······

當晚,阿根廷國家電台廣播員接到了通知,隨後滿是悲傷,聲音哽咽向全國人民宣布了國家靈魂、精神領袖艾薇塔·貝隆已經溘然長逝的消息。

1955年,貝隆在失去艾薇塔之後,似乎沒有了神奇的魔力,政權被競爭對手強勢推翻,而且自己還被流放到了外地。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說句心底話,我從未離開大家,即便在我狂野不羈的日子裡,我仍遵守承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d90d54c0fcde4fa8986d0e5c73b85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