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又是郭艾倫...

2022-04-22   優籃球

原標題:慘!又是郭艾倫...

CBA的獎項評選機制,是否有些死板?

打個比方,如今遼寧和廣廈正在打總決賽,雙方決出總冠軍後,一般會從勝者隊中選出總決賽MVP,CBA的評選機制是這樣的:

先制定一項名為表現質量值的數據:

表現質量值=得分-2分出手數-0.8×3分出手數-0.3×罰球出手數+0.3×進攻籃板數+0.2×防守籃板數+0.5×助攻數+1.5×搶斷數+0.7×蓋帽數-1.2×失誤數

隨後制定規則:

在總冠軍球隊中,表現質量值場均排名第一的隊員,將自動得到總決賽MVP。

按照這個計算方法,

遼寧隊目前排名前三的球員分別為:付豪(10.5)、郭艾倫(6.9)、莫蘭德(5.7);

廣廈隊目前排名前三的球員分別為:奧卡福(7)、趙嘉仁(5.5)、許鍾豪(4.4)。

換句話說,如果CBA季後賽現在就結束,FMVP將歸屬付豪。

本賽季,付豪的進步有目共睹,在季後賽中為球隊做出的貢獻也多到不可計數,得到嘉獎理所應當。

但換個角度想想,如果遼寧隊真能拿下冠軍,郭艾倫、趙繼偉、莫蘭德這些球員,對團隊做出的貢獻同樣巨大,難道就因為所謂的「表現質量值」數據低一點兒,就自動失去競爭總決賽MVP的機會?這規則是不是多少有點死板了?

很多球迷可能會說,比賽還沒打完呢,咋就開始分FMVP了?

強調一下,這並不是分 FMVP,只是對獎項評選標準提出異議,上邊舉例的遼寧改成廣廈,郭艾倫、趙繼偉、莫蘭德等球員改成奧卡福等球員同樣可以。

不光是總決賽MVP,常規賽MVP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過去多個賽季,郭艾倫發揮優秀,卻回回落選MVP,甚至大多數時候都進不去MVP候選人名單。

之所以進不去候選人名單,是因為MVP競選唯數據論,球星們需要在「公式」中取得好的表現,才能獲得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