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營養專家公布9種有"毒"食物:他們不敢吃!你卻常吃?

2019-07-29     贛州南康檢察

來源:江西黨建微平台



導 讀

說起美食,貪嘴愛吃的人不少~但不知道您發現沒有,市面上有一類「食物」,商販們自己敢賣,賣的也是火熱,但自己卻不敢吃一口。這是什麼情況?還有些我們常吃的美食,營養專家們卻不建議吃,這是為啥?下面為您一一揭開!


1. 醉蟹和醉蝦

事件:

6歲的小女孩背上有個比雞蛋還大的腫塊,這個腫塊竟然會遊走,今天在背部下面,明天就游到背中部了,送到醫院確診為肺吸蟲感染,原來是小女孩前不久生吃了醉蟹惹的禍。

解讀:

醉蟹是用活螃蟹加黃酒腌制,隨著醉蟹入口,肺吸蟲也堂而皇之地進入肺里。

二附院胸外科主任醫師魏益平介紹,蝦蟹體內多有肺吸蟲的囊蚴和副溶血性弧菌等,必須煮熟煮透,水開後再煮20分鐘以上,徹底殺死微生物。有數據表明,吃醉蝦肺吸蟲的感染率是55%,生吃蝦肺吸蟲感染率高達71%,同時也更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導致的腸道疾病。

2.太亮的瓜子

如黑珍珠般鋥亮的瓜子不要買。為了提高賣相,有些商販用滑石粉進行拋光處理,會大大提高瓜子的光澤度,抓一把感覺也很滑手。滑石粉是通常被用於醫藥以及食品行業的添加劑,具有慢性毒性,長期食用對肺功能影響較大。

儘量選擇原味瓜子,少吃多味瓜子。因為多味瓜子往往含有較多的糖和鹽,鈉含量過高,干擾了瓜子本身礦物質的平衡,對健康無益。3.紅心的甘蔗

事件:



解讀:

霉變甘蔗中的節菱孢黴菌會產生3-硝基丙酸,0.5克便能讓人產生中毒反應。

如果甘蔗出現輕微紅心,其中含有的3-硝基丙酸較少,但隨著霉變程度加深,含量則會呈幾何倍數增長。3-硝基丙酸屬於神經毒素,如中毒嚴重,即使搶救過來,其對神經系統損傷也是無法逆轉的。

4.沒熟的豆角

事件:

綜藝《嚮往的生活》中,黃磊和宋丹丹為了確定豆角熟沒熟,各自嘗了半根沒熟的豆角,結果食物中毒,出現腹瀉等情況。

解讀:

豆角、扁豆等最適合燜著吃,因為這些鮮豆類蔬菜裡面含有的植物紅細胞凝集素,需要充分受熱方能徹底滅活。如果加熱不充分,食用後容易讓人肚子不舒服,出現腹瀉等中毒症狀。

5.切除霉爛部分的水果

只要肉眼能看到霉變,就意味著有很多病菌已在水果內繁殖生長,雖將霉變部分切除,但有些病菌仍能滲透到其他地方,所以為了安全起見,霉變的水果還是不要吃了。

6.溏心雞蛋

很多人喜歡吃溏心雞蛋,但這種吃法很容易造成沙門氏菌污染,食用後可能造成腹瀉等。避免沙門氏菌污染,煮蛋時中心溫度要達到70℃,溏心雞蛋很難保證,最好不吃。

歐洲人愛吃溏心蛋怎麼沒事呢?原因在於歐洲一些國家的禽蛋幾乎都是經過清潔消毒後上市的,屬於清潔蛋,國內部分超市也有。

7.燒鹼泡的鐵板魷魚

據中國科協《科普中國》報道,很多燒烤攤上的魷魚都是乾貨水發的,為了使魷魚變回原來「鮮嫩」、「透亮」的效果,他們在水中加入了燒鹼、雙氧水、甲醛等化工材料浸泡。

二附院營養科副主任技師馮霽介紹,燒鹼、雙氧水、甲醛等物質都不能使用在食物上,這是我們國家嚴令禁止的。燒鹼對人的咽喉和消化系統有不小的傷害,而雙氧水也同樣具有腐蝕性。至於甲醛,我們就更不用多說了,它又名福馬林,是製作標本、屍體的試劑。

商販們表示,自己在製作時都會穿戴上防腐蝕的手套與雨靴,避免腐蝕皮膚。而他們說:「這些經過泡發的魷魚我們自己從來不吃的」。

8.久泡的木耳

事件:

浙江瑞安的一位消費者曾因食用泡發了三天的黑木耳,導致食物中毒,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一度生命垂危。

解讀:

木耳在泡發過程產生細菌或毒素,微生物毒素的毒性不可小覷,譬如黃麴黴毒素,毒性是砒霜的68倍。夏季溫度高、濕度大,微生物易於生長繁殖,食物容易腐敗變質,食物中毒高發,一定要小心。久泡、久放的食物不要吃,涼拌菜超過4個小時就不要吃了。

9.假沸的豆漿

事件:

王女士聽說原磨豆漿營養更高,於是買了黃豆和手工磨自己磨製豆漿。沒想到卻因為早晨兒子急著上學出門,王女士便把剛「煮沸」的豆漿讓孩子快點喝下,並且又準備了一杯讓孩子帶著課間喝。結果孩子在學校出現噁心、嘔吐、呼吸困難等症狀,因為中毒較重,孩子最終沒有搶救回來。

解讀:

成熟豆子中含有一種叫做「皂甙」的抗營養成分,加熱至100℃後才會被破壞,一旦沒煮熟,就有可能會引起噁心、嘔吐、腹脹等中毒症狀。而當豆漿煮到85 ℃~90 ℃時,皂甙受熱膨脹,會產生一些表層的浮沫,易出現「假沸騰」現象。這時候應該繼續加熱幾分鐘,才能放心食用。

儘管民以食為天,但吃啥不吃啥,

還是要經過審慎選擇,

lh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d3GPGwB8g2yegNDZWO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