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所有的瘋批,都被他吊打

2023-12-23   獨立魚電影

原標題:今年所有的瘋批,都被他吊打

寒夜已至,又到了魚叔的奇案時間。

前不久,勞榮枝被執行死刑。

背負7條人命,毀掉6個家庭,潛逃20多年。

對被害人及其家庭來說,這一刻還是來得太晚了。

自2019年勞榮枝落網後,此案歷經漫長的審理。

勞榮枝多次提起上訴,否認殺人指控,聲稱自己是受了法子英的精神控制

最終,都被檢方認定與事實不符,一一駁回。

顯然,「精神控制」只是她試圖洗罪的說辭。

但現實中,確有不少精神控制、教唆殺人的案件。

本期奇案放映室,想分享一部與此相關的經典電影。

導演是恐怖大師黑澤清,主演是新晉坎城影帝役所廣司。

故事靈感源自真實的腦控殺人慘案

一個人動動嘴皮子,就能讓普通人變成殘暴的殺人魔,釀下累累罪行。

很多人看完後,都覺得被「洗腦」「催眠」了。

這麼神?

今天我們不妨一探究竟——

《X聖治》キュア

開場就是一樁慘無人道的兇殺案。

一家旅館裡,一個妓女被殺

生前遭鈍器重擊,頸部兩側動脈都被切斷。

胸口還被利刃刻出一個巨大的「X」

刑警高部(役所廣司 飾)斷定,兇手一定不是普通人。

「如果只是想殺害一個人,不需要殘忍到這個地步。」

但沒想到,很快就被打臉了。

兇手就藏在犯罪現場。

他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嫖客,沒有精神疾病,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只是,找不到任何犯罪動機。

高部不相信這只是一起普通的殺人案件。

因為,類似案件已經接連發生了好幾起。

有男教師殺死妻子。

有一個巡警殺了另一個巡警。

還有女醫生殺了陌生男人

這些兇手個個工作體面,為人和善,沒有任何犯罪記錄,沒有一點作案動機

但作案手法卻都喪心病狂,都是切斷頸部兩側動脈,使被害人失血過多身亡。

女醫生甚至還剝掉了被害人臉部的完整皮膚。

最明顯的是,被害人遺體上都有一樣的「X」標記。

要知道,這些案件從未向媒體公開,不可能被模仿作案。

究竟怎麼回事呢?

深入調查後,終於,高部找到了突破點——

所有兇手都與一個叫的年輕男人有過接觸。

只是,間是個典型的精神障礙者,自己的名字、長相都不清楚。

根本問不出所以然。

高部只能側面了解間宮。

他多方打聽,找到了間宮曾居住的出租屋,從中發現了一個巨大秘密

間宮的房間裡,擺滿了心理學、精神分析學相關的書籍。

其中還包括不少催眠、邪教相關的書。

桌子上放著一沓論文稿,內容是關於心理學實踐。

署名間宮,醫科大學研究生。

浴室里,滿是黑水的浴缸旁,掛著一個駭人的猴子標本。

猴子的四肢被扭曲成「X」型,正如那些受害者屍體上刻的字母。

這一切指向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間宮鑽研心理學和催眠術,並憑此精神控制別人,教唆殺人。

但最終目的是,散布邪教儀式。

兇手比想像中更可怕,也更難辦。

教唆殺人罪難以取證,何況間宮又有精神疾病。

一味嚴刑逼供,警察也面臨被洗腦的風險

高部和間宮還沒說幾句,就精神錯亂,出現幻覺。

一回家,居然看到自己的妻子上吊自殺。

但鏡頭一轉,妻子好端端站在餐桌前。

醫生告訴他不能再和間宮交流,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但不久後,醫生自己也被控制,不知何時在牆上畫出巨大的X。

半夜抑制不住殺人慾望,選擇用手銬銬住自己後自殺。

間宮到底是如何催眠殺人的呢?

電影正面呈現了這一點。

飄忽的火苗、漫瀉的水流,甚至是隔著樓層敲擊出的咚咚的管道聲……

只要人們將注意力凝聚其間,就會瞬間發怔。

趁著人們意識放空時,間宮會誘其交心。

他對自己的事三緘其口,用失憶作幌子。

但對別人的事都刨根問底,逼他們倒出內心深處的秘密。

「說說你的故事吧。」

「你是誰?」

「你到底是誰?」

即使被警察當眾盤問,間宮也能反客為主。

這使得間宮即使身處監牢,也照樣不斷釀造著血案。

高部的偵破工作陷入了僵局。

眼見受害人數越來越多,他急躁無比,對間宮恨之入骨。

最後,他終於抑制不住,在對方又一次試圖催眠時,果斷開槍

這下想起來了嗎?全部想起來了嗎?

是嗎?這麼一來你的人生也結束了。

但,一切仍舊沒有結束。

結尾突然反轉。

高部又成了傳播邪教的人,他偽裝成普通人,混跡在人群中。

一家餐廳里,隨著高部手中香煙的明滅,背後一個服務員拿起一把刀快速走過……

此片被譽為日本最強心理驚悚片,整個觀影過程都有種被「催眠」的感覺。

主要原因在於影片新穎的敘事策略。

重點不在質疑和推翻邪術,反而給人一種站在犯罪者立場,「洗白」邪教的感覺。

沒有批判幕後真兇,而是略帶同情地呈現了他的生活處境

間宮半工半讀,在住所附近的垃圾回收廠打工。

背部有一塊大面積燒傷的疤痕,來自回收廠的大渦旋機。

影片一開始,精神科醫生就表示,雖然存在催眠術,但它無法改變一個人的本性。

言下之意,倒是將矛頭指向了被催眠的受害者。

片名的「聖治」「cure」,更是將間宮的所作所為釋為救贖之道。

片中,那些人之所以被催眠、被教唆殺人,是因為他們的生活本就存在裂隙。

有的夫妻關係存在問題。

比如男主高部,他在外高強度工作,在家還要照顧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

夫妻表面恩愛和睦,還約定結案後一起外出旅遊。

但家中壓抑的氛圍,兀自空轉的洗衣機和忘記煮的生牛排,已經暗示了一切。

高部之所以看到妻子上吊的幻覺,是因為他心底早就將妻子視為累贅。

還有同事關係

兩個巡警,一個恪盡職守,一個圓滑世故。

在逼仄的辦公室里,長期朝夕相處,心底早已互看不順眼。

以及女性的職場處境

女醫生從前渴望做外科醫生,但因為性別,一直備受打壓。

最後退而求其次,在小醫院做內科大夫。

在間宮的反覆挑撥下,她釋放出了對男性壓抑已久的恨意。

才選擇到男廁殺死一個陌生男人,剝去對方的臉皮,使其看不出性別。

幾個犯罪動機,竟都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深有所感的情緒。

沒有刻意營造恐懼,反而以簡潔樸素的鏡頭語言,讓畫面無限接近現實世界。

這使其完全與一般驚悚片、犯罪片區別開。

越寫實,反而越讓人覺得恐懼。

當然,影片並非真的為邪教背書,而只是藉此挖掘複雜的社會癥結。

電影拍攝於90年代,當時日本經濟蕭條,走投無路的個人企圖用各種方式尋找救贖之道,造成秩序崩壞,邪教猖獗。

1995年,邪教奧姆真理教教主,洗腦多名教徒,發動東京地鐵沙林毒氣襲擊,造成13人死亡,至少5510人受傷。

壓抑、惡劣的社會氛圍滋生了源源不斷的惡意。

1997年的「酒鬼薔薇聖斗事件」,2人死亡,3人重傷,被害者皆為小學生

兇手殘忍狂妄,猥褻屍體、分屍,寄送密信挑釁警方。

還和電影中一樣,會在死者身上留下獨特標誌。

然而兇手的真實身份竟是一個年僅14歲的小男孩。

影片拍出了被難以名狀的恐懼感籠罩的社會情緒。

像落地版的《河邊的錯誤》,正常人和瘋子失去了清晰的邊界

普通人的生活被毀滅,仿佛就在一瞬間。

影片試圖以辯證思維深度理解現實,具象化現代社會的迷思。

既反思病態的社會對個體的壓抑。

又意識到自我的過度膨脹,亦會加重個體的空心和迷惘,加速社會崩壞。

夾縫中的個體,無論傾向哪一邊,都一樣會被黑暗吞噬。

一個巨大的X,橫亘在無數人的生活中。

這種共情本身,就是一種療治。

電影中瀰漫著的緊張、割裂的時代情緒,至今還在現實中上演。

一方面,「反派」被推崇。

比如,影視作品中惡女形象出圈。

現實生活中,也開始流行給自己立「反派人設」。

另一方面,人們又活在無孔不入的恐慌之中。

性騷擾的陰影,就業、買房、婚育的焦慮,對疾病、死亡、意外的恐懼……

類似話題,時不時就衝上熱搜,引發爭論。

人們經常會發出「是我病了,還是社會病了」的感慨。

這其實正是驚悚、恐怖類型電影的存在價值之一,在奇詭陰森的想像和高能的視聽刺激中,將我們短暫帶離現實,妥放我們無處安放的恐懼。

但除此之外,這部電影其實更讓我們看到——

好的恐怖片不僅是對時代情緒的釋放,更是一種超越。

不止於狂亂和顛覆,亦能在清醒中療愈一切。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