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是不看好的,我更希望國漫能夠守住本心,平和的去發展,而不是一味求快,太多的誘惑性因素都是國漫發展的障礙。如今國漫的環境可以說非常好,畫漫畫和做動畫都能掙到錢了,放在以前是很難的。以前國家還相對窮時,國人欠缺對正版的支持,漫畫家好多都是拿著幾百塊工資為了夢想艱難度日。能上電視台播放的動畫,都是有門路的公司製作的,什麼2000多萬製作的《雷鋒的故事》這玩意。也有製作還好的,可大體環境那個樣,好多動畫公司就為了湊時長騙國家補貼,補貼是按照動畫時長給的。沒有草根製作團隊的機會。
現在就不同了,你只要夠優秀,在沒有門路限制,網際網路時代,太多的平台可以投放動漫作品。這幾年動畫電影的成功,好多人都看到幾十億的票房,有羨慕的努力去做的更好,有發現商機的轉頭這一航,也有噁心人的,把他們受人利惠,帶有歧視性審丑形象角色搬上熒幕,誰看著都不舒心,這麼對待觀眾,票房上自然也不會舒心。
不拘一格是對的,追求審美多樣性也是對的,我也不希望看到如今的國內動漫行業者都去模仿日漫或者迪士尼,走出自己的風格,大家都是支持的。國漫曾經的起點是很高的,尤其是建國初期那陣,是一批藝術水準很高的人製作動漫,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動畫,拿到日本,個個震撼他們。所以才會有改革開放初期,日本來了一大群動漫屆大佬過來交流,這次交流讓他們有些失望,非常高超的追求藝術的那群製作者都不在行業了,國漫斷代了。
純粹藝術追求的作品叫好不一定叫座,但又不能純粹的追求商業利益,那樣的作品又沒有靈魂,把兩者很好的結合起來是我們所希望的。這些年我們的腰包比以前鼓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也高了,可文化輸出方面卻比日本和美國差得多,文化輸出有書籍,也有影視動漫作品。
動漫對於文化輸出是很重要的一環,因為它更面向青少年,假如國人做一個動漫,又是忍者又是陰陽師什麼的,能說是文化輸出嗎?倒幫著輸入吧。國漫也不是就得仙俠道士不可,不同文化薰陶的價值觀是不同的,美國的個人英雄主義,日本的武士道神道教大和民族文化啥的,都通過動漫輸出不少。我太想看到一部能傳達中國人思想的動漫了。
文:龍騎士謝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c1bf31f83b7c014235490a6a1bb55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