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常見的食物,卻是「止血聖藥」,很多人經常吃,可能都不知道

2023-08-02   醫者榮耀

原標題:這種常見的食物,卻是「止血聖藥」,很多人經常吃,可能都不知道

記得幾年前,有一個遠房親戚,原本高高興興的去相親,但卻垂頭喪氣的回來。問他為什麼這麼一副表情?他說,那個女生各方面都不錯,既溫柔又賢惠,可是他感覺她很嫌棄他,我們追問,他卻三緘其口,這也讓我們一度很蒙圈。

後來經過反覆「套話」,他才說出了他的判斷。我們一聽,差點笑得前仰後合。原來,他們聊得還可以,於是就一起去吃飯。結果,那女生一個勁兒給他夾藕,還一個勁兒地叫他吃。那個親戚覺得這個女生是在嫌棄他,原因在於「吃藕『丑』啊」!

於是我們就「狠狠」地批評了他,說他這是「葫蘆僧判斷葫蘆案」,並開導他說,她一直給你夾藕,「夾藕佳偶」啊!你怎麼知道她不是在稱讚你?經這一番點撥,他突然開竅了,經歷一番狂熱追求之後,後來他們終於成了「佳偶」,過上了人們艷羨的生活。

別小看藕這種食物,它其實大有來頭,可能人們都只看到「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卻忽視了這個長期「潛伏」在淤泥中的藕。藕從淤泥里挖出來的時候,如果沒有清洗乾淨,單看外表,的確很醜,但是洗凈切片後,你會發現,它就是「外表很醜,內心很溫柔」的傑出代表。

要說到蓮藕,還真是奇妙的很,首先蓮藕的地上部分,包括但不限於蓮花、荷葉、荷梗、蓮蓬、蓮子、蓮子心等都是可供入藥的,而且每一種都各有各的妙用,真是感嘆稱奇。不僅如此,就連蓮藕的地下部分,也是不遑多讓,從《本草綱目》中得知,蓮藕的地下部分,可入藥的就主要有藕、藕蔤和藕節

而藕的藥用歷史其實十分悠久,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記載的有「藕實莖」,「味甘平」,「主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疾」,「久服輕身耐老,不飢延年」。當代本草學者王德群先生指出,「神農命名本草重於用,稱『藕』不稱『蓮』」,「藕之實莖,生於水中,長於夏季,冬天休眠水下泥土中。甘平能補,主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病;適於食療,久服則輕身耐老,不飢延年」[1]。

《神農本草經》中將蓮藕的入藥部分鎖定在地下部分,但後世醫家逐漸發現蓮藕地下地上各個部位都可入藥。作為蓮藕的地下部分,雖然主要分為藕、藕蔤和藕節,但是重點還是在於藕和藕節。對於藕,它不僅可以入藥,還是一種美食。在《本草綱目》中的附方中記載了藕及藕汁的臨床妙用,可用於治療時氣煩渴,傷寒口乾,霍亂煩渴,霍亂吐利,上焦痰熱,產後悶亂,小便熱淋,墜馬血瘀,食蟹中毒,凍腳裂坼,塵芒入目等疾病。

對於藕的功效主治,自《神農本草經》以來,歷代醫家及本草典籍也有相關的論述。《名醫別錄》記載,藕「熱渴,散留血,生肌」,「久服令人心歡」。而唐代醫學家陳藏器指出,藕「止怒止泄,消食解酒毒,及病後乾渴」。《日華子本草》中對藕的作用有了更為深入的研究,搗汁服用,「止渴悶除煩開胃,治霍亂,破產後血悶」;將藕搗膏,「罯金瘡並折傷,止暴痛」,蒸熟食之,「大能開胃」。唐代醫學家孟詵認為,藕生食,「治霍亂後虛渴」;蒸食,「甚補五臟,實下焦」,與蜜同食,「令人腹髒肥,不生諸蟲,亦可休糧」。

而這個藕蔤,其實就是比較細小的藕,宋代醫學家蘇頌指出,藕蔤生食「主霍亂後虛煩不能食,解酒食毒」;明代醫學家汪穎指出,藕蔤可以「解煩毒,下瘀血」。明代醫學家李時珍認為,藕蔤的功效主治「功與藕同」。的確,無論是又粗又長的藕,還是又瘦又細的藕,它都是藕,所以,它們的功效大體上應當是差不多的。

不過對於藕的入藥部位,在現代來說,藕基本上已經進入了食物體系,唯有藕節,還在中藥體系里。對於藕節的作用,《藥性賦》中是這麼說的,「藕節消瘀血而止吐衄」。意思就是說,藕節的作用,主要集中在收斂止血,涼血散瘀。明代醫學家李時珍說,藕節「能止咳血唾血,血淋溺血,下血血痢血崩」,且在《本草綱目》藕節的附方里,記載了藕節可治鼻衄不止,卒暴吐血,大便下血,遺精白濁,鼻淵腦瀉等病症。

藕雖然現在大部分是作為食材,但是它的藥用功效和養生價值不可忽略,民間流傳著「男不離韭,女不離藕」,「荷蓮一身寶,吃藕最養人」等諺語,足以說明藕的重要作用。總體來說,藕味甘性寒,歸心脾胃經,具有清熱止血,涼血散瘀,生津止渴,健脾開胃,解酒止瀉,可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吐血衄血,熱淋尿血,傷酒積食,泄瀉痢疾等疾病[2]。生藕有通氣利水、養胃生津、疏導關竅的作用,對於防治高血壓有很好的作用[3]。不得不說,蓮藕這種常見的食物,卻是「止血聖藥」,很多人經常吃,可能都不知道。

藕節除了用於各種出血性疾病之外,也有一些其他的臨床妙用。比如有醫者運用藕節及其加減治療嚴重外傷性前房積血[4];鼻息肉、鼻瘡[5];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病[6];頑固性膈肌痙攣[7]等疾病。不難看出,藕節的藥用功效仍有更多可拓展之處。不過,目前比較遺憾的是,對於藕與藕節的現代藥理研究實在太少,這對藕與藕節的藥用價值的發掘,顯得有些不足,希冀未來臨床中,能夠更多藕與藕節的現代研究。

參考文獻

[1]王德群.神農本草經圖考[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

[2]柴可夫,馬綱.食材性味與功效[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4.

[3]佚名.蓮藕藥用功效大,降血壓防中風不妨多吃藕[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科普版),2012,(1):77.

[4]陳錦禮.藕節治癒嚴重外傷性前房積血[J].江蘇中醫雜誌,1987,(7):46.

[5]卜鐵建,謝素珍.藕節、蓮須合用治鼻息肉、鼻瘡效果好[J].中國醫院藥學雜誌,1987,7(8):373.

[6]邢光明.藕節臨床新用[J].新中醫,1993,(7):55.

[7]李向華.卜子藕節湯治療頑固性膈肌痙攣[J].中國民間療法,1999,(1):48.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神希園(全球中醫人士的精神家園,中醫生命科學的博物圖鑑),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