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聲丨讀懂「好乾部」淪為「階下囚」的警示

2024-05-18     大河網

今天讀到一份懺悔書,其中一段話既讓人扼腕、又令人警醒:「我對政治學習習慣於走過場、搞形式,從未入腦入心,以致迷失方向……直至我被留置後,辦案人員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遞給我,帶領我一起學習時,我才知道條例還有2003版、2015版、2018版的區分。」

紀律是管黨治黨的「戒尺」,也是黨員幹部約束自身行為的標準和遵循。但在現實工作生活中,因為一些黨員幹部對黨規黨紀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腦子裡沒有「緊箍咒」,就失去了防微杜漸的警覺,直到從「好乾部」淪為「階下囚」,才幡然醒悟、懊悔不已,為自己付出的慘痛代價而深感不值。

無數案例證明,黨員「破法」,無不始於「破紀」。究其原因,要麼是認為黨紀離自己很遠,把紀法教育當成「耳旁風」,不曉得哪裡有「紅線」、哪裡是「雷區」;要麼是對黨紀缺乏「敬畏感」,總是不拘小節、心存僥倖、走偏越界,以至於防線失守、堤壩崩塌;要麼是長期放鬆政治學習、長期放鬆思想提升、長期放鬆廉潔自律,忘本、忘責、忘廉、忘法,一路狂飆闖紅燈,結果撞得頭破血流,落了個身敗名裂。

進了黨的門,就是黨的人。不管黨齡多長,不論職務高低,身為一名共產黨員,就應該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黨員,就必須做到「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風起於青苹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黨員幹部要以案為鑑、以案為戒、以案明紀、以案示警,不要成了「階下囚」再寫「懺悔書」。

正在開展的黨紀學習教育,把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作為學習重點,就是為了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搞清楚黨的紀律規矩是什麼,弄明白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進一步強化紀律意識、加強自我約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終做到忠誠乾淨擔當。黨員幹部要深化思想認識,潛心學紀、篤悟知紀、立規明紀、知戒守紀,切實將黨紀黨規深烙入腦、銘刻在心、力踐於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條例》先後經歷了3次修訂。新修訂的《條例》共158條,與2018年《條例》相比,新增16條,修改76條,給黨員行為劃出了「紅線」、標出了「禁區」、列出了「負面清單」。黨員幹部要用黨規黨紀約束自己的言行,第一步就是要真正把自己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堅持逐章逐條學、聯繫實際學。不僅要搞清楚為什麼修訂、改了哪些地方、新增了哪些內容,而且還要準確掌握其主旨要義和規定要求,從嚴從實檢身正己,做到知行知止、令行禁止,確保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

「好乾部」淪為「階下囚」的案例,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特徵:最初的淪落,第一道防線的瓦解,大都是從點滴小事開始的,也許是一個紅包、也許是一次吃請、也許是一次僥倖、也許是一次沉迷。但就是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讓他們最終迷失了方向、跌進了「深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守住拒腐防變防線,最緊要的是守住內心,從小事小節上守起。」強調「溫水煮青蛙,前車之鑑不可忘卻,每個人腦子裡要有個『緊箍咒』。」「溫水煮蛙」的故事,講的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道理。黨員幹部要把黨紀學習融入日常、養成習慣、抓在經常,堅持從嚴、從細、從實要求自己,廉潔自律、慎獨慎微,警惕小事、管住小節。堅決做到不沾不義之財、不染不正之風,堅決杜絕思想上的跑冒滴漏、行為上的出軌越界,守牢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

黨規黨紀既是「緊箍咒」,也是「護身符」。黨員幹部要通過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用心學紀錘鍊黨性、準確知紀校正言行、對標明紀自警自勵、嚴格守紀奮發作為,真正把鐵的紀律真正轉化為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始終做到忠誠乾淨擔當。這樣,才能健康成長、行穩致遠,立於時代潮頭、踐行初心使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待與重託。(大河網河聲評論員 李吉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b4fa276745dd192d4ecfb8b8996df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