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安妮寶貝說的那樣,我在大雨中抵達的這個高山小鎮,便是墨脫。最先迎接我們的是從公路上慢悠悠划過的一條大黑蛇,它足有3米長。
許多年前因為讀了安妮寶貝的《蓮花》,才第一次知道墨脫。從此墨脫便如一粒種子紮根在心裡,不僅生根發芽,而且肆意生長,以至於我總能聽到它的呼喚,於是在這個夏天再也沒法按耐住內心的期盼,終於奔向了它。
墨脫位於雅魯藏布江下游,喜馬拉雅山脈東段與崗日嘎布山脈的南坡。在2013年10月之前它是中國最後一個沒有通公路的縣,想與它邂逅只能徒步前往,「派墨徒步線」堪稱中國最艱險的徒步線路,能完成它的人都堪稱「勇士」,所以說,那時候去過墨脫的人寥寥無幾。
越是難以見到墨脫,它越是令人嚮往。墨脫在藏語中意為「花朵」,歷史上有「博隅白瑪崗」之稱,藏語意為「隱藏的蓮花」,它隱匿在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中,顯得那般的神秘。
我們在踏上去往墨脫的公路時,一再被詢問油料是否夠往返之用,因為那幾日縣城裡的油站由於運輸困難而油料不足,這也預示著儘管公路修建得很不錯了,但是道路依然崎嶇艱險。
這條墨脫公路,歷經50年才修建完成,117公里的公路,直到2013年10月才實現全年通車。即使現在,它依然要不斷經歷雪崩、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考驗。墨脫公路地質條件之差、行車之艱辛、維護之艱難,堪稱世界之最,我們這一路對此深有體會。
墨脫公路從海拔3800米處的嘎隆拉山開始,極速下降至海拔700米。這一路從高寒的雪山、冰川地貌,過渡到寒溫帶針葉林、溫帶針闊葉混交林、亞熱帶落葉闊葉林,直抵山地雨林,真可謂是「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由於一路的陰雨,我並未能如願見到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壘峰,但是,我卻見到了眾多如玉帶般傾瀉而下的瀑布,如獅吼般咆哮的溪流,它們最終一頭扎入雅魯藏布江。
在去往墨脫的路上,我便見到了夢寐以求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最深處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不愧為為世界第一大峽谷,雲霧繚繞之中的它,不得不令人肅然起敬。
墨脫是地球上最北的熱帶氣候區,它哪裡還像西藏,分明就是神秘的熱帶叢林秘境嘛。我們這一路從北極高寒植被帶到熱帶雨林的垂直穿梭,是一種無與倫比的體驗。
當年閱讀安妮寶貝的《蓮花》,便對墨脫的門巴族和珞巴族有些了解,小說中的他們充滿了神秘色彩。因此這一次尋來,對他們的生活狀態充滿了好奇,後來僅是在博物館裡略有了解,仍然沒能近距離地走進他們的生活。
待我遠遠地望見了山巔雲霧裡若隱若現的墨脫縣城時,有些出乎意料。那已然是一座漂亮現代的小城,與小說《蓮花》中的描述截然不同。當我真正置身其中時,又不得不感慨,這是一座我前所未見過的、最美麗的縣城。
後來我遊走在墨脫小城,越發地覺得它令人著迷。儘管未能再尋到文學作品裡那樣古樸、避世的樣子,但是也沒有過多的失落,因為我見到的依然是名副其實的、現代版的世外桃源。有朝一日,您會去墨脫看一看嗎?